古诗词邂逅思维导图

2019-09-10 17:14王海荣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切入点绘制导图

王海荣

【摘要】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兴的思维工具, 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能使人的思维从纷繁的文字表达中解放出来, 从而更注重事物本质的关联, 达到思维的可视化、形象化。将思维导图与初中古诗词的学习加以融合, 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并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为此, 笔者尝试利用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初中古诗词的教学。通过自制、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古诗词的学习与复习的新尝试,并由此引发思考,希望能够更好地提高古诗词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初中古诗词鉴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5-157-02

“思维导图即是能够借助文字、线条、颜色、图片等要素形式,综合运用左右脑全脑思维,将大量繁琐的信息内容转变成形象直观的、高度组织的、便于记忆的一种对发散性思维进行可视化呈现的思维形式。”(引自百度百科)由此我们可知,思维导图其实并不是什么高高在上,难以理解的文化研究,而是普遍的、适用于教学工作的教学方法,只要学习者加以简单的训练和理解,就能轻松的应用思维导图去学习或教学,同时也能培养大脑的发散性思维。

在古诗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思维导图,引领学生返朴归真、感悟古诗词,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学习中产生共鸣,充分感受古诗词的意蕴,为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那么古诗教学的品质将会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之中,更加开放、更有活力,更加精彩和更有成效!

一、思维导图的几种形式

思维导图的绘制首要确定其中心主题,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伸出“触须”。在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中根据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实际情况,利用不同的切入点,例举出以下几种绘制古诗词思维导图的形式:

(一)以作者的写作特点为切入点绘制思维导图

文人进行艺术创作,往往会在其作品中融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这就使其作品有着能够凸显其特点的创作风格,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如王维,他被称为诗佛,作品中常常透露出一种恬静与豁达。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他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读他的诗歌作品,脑海之中自然而然的就会勾勒出一幅幅意境深远的画作。如他的《竹里馆》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因此,可以抓住這个特点绘制思维导图。如图1

(二)以题眼为切入点绘制思维导图

很多的古诗词,题目的关键词往往就能高度概况整首诗词的主要内容。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绘制思维导图。例如杜甫的《望岳》,这是杜甫早期作品,全诗集中在一个“望”字,以此为中心词进行绘制,如图2

(三)以诗词的结构为切入点绘制思维导图

中国古代诗词,尤其是到唐宋时期所盛行的近体诗,诗的格律方面要求更为严格。以律诗为例,每首律诗都是八句四联,起承转合结构鲜明。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绘制,结构清晰。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歌咏早春亮丽风光的名篇。按四联内容来绘制思维导图,使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楚明了。如图3

(四)以表达方式为切入点绘制思维导图

诗词的魅力在于它用其精简的文字,或绘景或叙事或抒情或明理或兼而有之,所以往往在同一首古诗当中,表达方式也呈多样。以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为例,当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坚持革新,路经杭州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如图4

(五)以写作手法为切入点绘制思维导图

文人在创作古诗词时往往会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来达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以李商隐的《贾生》为例。我们通常会运用的写作手法是“先抑后扬”,而李商隐的这首古体诗恰恰反其道而行之,给人印象深刻。如图5

(六)以考点为切入点绘制思维导图

广州市中考语文考纲目前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为读懂诗词,一是能初步鉴赏诗词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能初步评价诗词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参考广州中考指导书)以此考点为依据,将古诗词的赏析以作者、人物形象、景物形象、炼词、写作技巧,思想感情六个部分为标准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如图6

二、课堂教学及应用的思考

1.时间调控自由,节奏把握有度

思维导图在古诗课堂上可用于新授课,亦可用于复习课。新授课上,教师可以据此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凸显重点难点。在复习课上,可以指导学生组织和建立各知识点、考点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上述第六个实例,效果较好。

2.切入点自由多样,提升教与学的效率

除了上述的六个实例外,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有更多的形式,特别是在总结与复习阶段,制作思维导图进行古诗词教学与复习,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回顾古诗词内容。学生自己设计绘制思维导图也便于更好地总结与归纳重点。

同时,若能以此为基础,跳出课本,进行各诗词间的比较鉴赏(如初中送别诗主旨的比较)、同类诗词的比较与总结(如思乡主题诗歌的主要意象与举例)等,将会指导学生更好地适当广州中考对古诗词鉴赏的变革与需求。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2018年度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古诗词邂逅思维导图下的古诗词鉴赏》(立项号:GDXKT17300)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切入点绘制导图
Painting ski maps 绘制滑雪地图
绘制童话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绘制世界地图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神秘的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