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峰
〔内容提要〕脱贫攻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离不开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支持,因为政策性银行具有特殊的属性定位和政策优势。作为国家的银行、支农的银行、补短板的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秉承家国情怀,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立足辽宁贫困地区实际,聚焦贫困人口,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信贷模式、创新扶贫举措,持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为助力辽宁打赢脱贫攻坚战、帮扶贫困群众过上小康生活提供农发行方案,充分发挥了金融扶贫先锋主力模范作用。
〔关键词〕脱贫攻坚政策性金融农发行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决胜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现已进入倒计时。近两年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为助力辽宁打赢脱贫攻坚战、帮扶贫困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9年11月末,全行扶贫贷款余额47.30亿元,其中产业扶贫贷款余额24.67亿元。2019年审批扶贫贷款项目14个,金额43.29亿元;投放18.65亿元,同比增加5.31亿元。目前,全行已累计支持全省12个地市25县(市)扶贫项目58个,服务和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51.43万,金融扶贫先锋主力模范作用凸显。
一、农发行的政策属性和业务优势
(一)属性定位
作为国家的银行,农发行具有特殊的属性定位。
1.政策属性。农发行是由国家单一出资设立的金融机构,具有“一半银行、一半政府”的政策属性。作为国家的银行,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把执行政策放在首位,努力将国家的政策要求转化为优惠便利的金融服务。与商业性银行相比,其政策性特征更为鲜明,可以集中力量、集中信贷资源“办大事”,这是农发行的属性定位。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扶贫困是农发行政策属性使然。
2.“三农”定位。农发行是专司支农职责的银行,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聚焦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贫困地区,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反哺“三农”,全力支持“三农”改革发展。服务“三农”是农发行的立行之本,这是农发行的功能定位。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三农”短板中最突出的短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广大偏远农村,主要对象是贫困地区的广大农民,助力脱贫攻坚是农发行功能定位使然。
3.经营性质。政策性银行本质上也是银行,同样要坚持银行的“三性”原则,实行政策性目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确保风险可控、财务可持续。按银行规律办事,这是农发行的经营定位。扶持贫困主体市场化经营致富,从“输血”到“引血”再到“造血”,激发其内生动力,这一扶贫路径的选择是农发行的经营性质使然。
4.业务引导。作为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具有逆周期调节作用,只要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领域、项目均可全力以赴提供融资融智服务,通过开拓创新、先行先试,逐步完善金融服务举措、探索可复制的信贷支持模式、走出成熟的扶贫路径,引导商业银行介入,形成金融合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政策优势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金融工具和战略支撑手段,农发行具有独特明显的优势。
1.业务范围广。农发行聚焦“三农”领域,形成了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全力服务农业现代化、全力服务城乡发展一体化、全力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力服务扶贫攻坚的全领域发展格局。
2.资金价格低。农发行以保本微利为经营原则,贷款利率一般执行基准利率或低于商业银行同类产品;扶贫类项目还可以使用PSL专项资金,相当于在5年期贷款利率下浮15%;免收财务顾问、咨询顾问费等服务性收费,基本上是全省资金价格最低的银行。
3.资金来源足。农发行资金来源大多由人民银行再贷款或总行发债筹集资金,不吸收当地民众储蓄存款,只“灌溉”而不“抽水”。而辽宁农发行目前全域无不良贷款,资产质量较高,支农效率高,内外部发展环境相对宽松,在資金规模和计划匹配上不受限制,自主决策的空间较大。
4.贷款期限长。可以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也可以发放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一般项目贷款期限在10年左右,最长可达15年,扶贫类固定资产贷款期限根据需要还可更长。
二、发挥扶贫主办行和主力军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加大对脱贫攻坚的金融支持力度,特别是要重视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政策性金融的属性和优势决定了其在实施国家、地方发展战略中的功能和作用。从履行职责使命、完成政治任务角度看,发挥好扶贫攻坚主办行、主力军作用农发行责无旁贷。
(一)聚焦重点区域
围绕省政府指定的1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8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下功夫,用好政策性银行及地方政府差异化支持政策,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县、乡、村脱贫致富。要重点做好贫困地区粮油政策性和市场化收购信贷资金供应,大力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和全产业链发展。
(二)突出产业扶贫
产业是贫困地区脱贫的依托,产业兴旺才能脱贫致富。一是围绕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引导更多的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入。二是综合区域条件、实际情况,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突出以支持特色林果、种养殖业、农业产业化、旅游观光业等为重点,打造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产业品牌,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三)强化专项扶贫
除大力支持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外,还要和地方政府紧密配合,采取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支持农业科技扶贫、电商扶贫、网络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贫困村提升工程、致富带头人扶贫等专项行动,切实提升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创新信贷产品
脱贫攻坚啃的都是硬骨头,常规方法难以奏效,必须坚持创新思维、创新驱动,有效推进金融扶贫理念、产品和机制创新,打通金融扶贫供需管道,解决好“桥”和“船”的问题。一是围绕贫困地区实际需要,创新推出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等信贷产品。二是给予扶贫贷款放宽新客户准入门槛、办贷和信贷规模“双优先”、期限和利率“双优惠”。三是聚焦贫困地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研究“支农转贷款”“扶贫过桥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保险+扶贫”等融资模式,创新扶贫贷款支持路径。
(五)加强扶贫引导
一是确定以产业扶贫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为主和以易地直接帮扶无劳动能力贫困户脱贫为补充的信贷脱贫支持政策。二是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专项考核,加大考核结果权重比例,传导压力,压实责任。三是实行市、县行投放精准扶贫贷款专项奖励制度,引导各行切实加大对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
(六)推动政府增信
地方政府是脱贫攻坚政策制定、发展规划、资源整合的主体和实施者。对金融机构而言,地方政府在组织协调、市场主体综合管理、信用环境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为银行信贷资金提供可靠的信用保障。地方政府增信是推动金融机构支持脱贫、补齐短板,有效防控风险、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深化银政企合作合力支持脱贫的重要制度安排。农发行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探索产业扶贫信用风险补偿基金、信用保证保险、财政贴息等举措,加大对扶贫项目、扶贫产业、小微企业的增信支持,发挥好政府增信“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实施精准扶贫攻坚的辽宁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农发行辽宁省分行立足辽宁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实际,充分履行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作用,抓住重点、精准帮扶、差别施策,促进扶贫信贷政策在辽宁省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
(一)突出产业扶贫支持重点
坚持精准施策,突出产业扶贫重点。通过摸清摸透村情、乡情、县情,全面掌握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容量、上下游产业等因素,与地方党政充分沟通,了解信贷需求,协调政策落地,使扶贫产业真正根植于区域资源优势。一是向建昌县光伏一、二期项目累计发放贷款2.44亿元,项目全部实现并网发电,带动当地130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增收2000元左右。二是支持北票宏发食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由政府牵头、公司运作,建设扶贫农场和合作社发展产业项目,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9.74亿元,建成扶贫农场建设15个,为80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分配扶贫红利1000余万元。三是近期又审批了盘锦大米(集团)规模化经营及产品提升项目7.5亿元的产业扶贫贷款。
(二)加大基础设施贷款扶贫力度
聚焦贫困地区交通、水利、人居环境、文教卫生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补齐贫困地区公共服务短板,发挥好基础设施建设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带动作用,助力破除发展瓶颈。一是审批建昌县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贷款5亿元,已发放4.3亿元,项目区域内设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29人,有力地推动了省定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二是审批岫岩县标准化高中建设工程项目贷款1.2亿元,是系统首笔审批和发放的精准教育扶贫贷款,项目竣工后每年计划招收建档立卡贫困生占招生总数的13.75%,通过教学条件的改善让贫困家庭子女能够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有效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三是以扶贫过桥方式支持辽宁省北票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搬迁安置B区工程,审批贷款8000万元,投放贷款2900万元,项目搬迁安置居民229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10.26%。
(三)助推东西部协作和“万企帮万村”行动
积极主动促成省农发行、省扶贫办、省工商联、省光彩会共同签订“万企幫万村”四方框架协议,并建立“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项目库,联合推动助力产业扶贫。借助“东西部协作扶贫”“万企帮万村”等政策契机,选择一批具有较强扶贫带动能力的优质客户,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公司+贫困户”等方式,大力支持市场化运作、成效突出、社会认可、成果可期的精准扶贫项目,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目前,协作项目入库5个,审批金额11.95亿元,实现投放2.3亿元;万企帮万村企业12个,审批金额23.13亿元,实现投放5.33亿元。投放贵州佛伦德公司东西部协作扶贫贷款1000万元,支持当地发展樱桃种植产业,将大连的优质大樱桃在贵州开花结果;投放东亚种业扶贫贷款8300万元,支持企业在甘肃、新疆收购种子,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四)坚持融资、融智、融商、融情“四融一体”
在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注重与外部协同合作,广泛汇聚各类要素和各种资源形成帮扶合力。一是全辖选派9名年轻处级干部到深度贫困县挂职副县长,“面对面”提供直接有效的金融服务,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地方做好扶贫融资工作。二是在抚顺新宾县设立“农业政策性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县”,与庄河市政府签订乡村振兴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服务乡村振兴带动脱贫攻坚。三是以支农转贷融资模式向葫芦岛银行审批支农转贷款4.8亿元、投放贷款5283万元,破解了扶贫领域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四是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派出工作队进驻彰武县东六家子镇卧牛山村开展帮扶工作,申请专项资金、协调社会力量,为村里修建道路、清理垃圾、建设广场、改造危房,并促成优质涉农企业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协助贫困人员学习锻炼、入企工作,卧牛山村成为彰武县首批脱贫摘帽村。五是多渠道汇集捐赠资金200万元,建立养牛股份合作社,助力贫困户发展实体经济,变“输血”为“造血”帮扶,已向贫困户分红4.62万元。六是累计向定点帮扶地区捐赠款项28万元,同时全行正在执行向贵州锦屏、吉林大安采购农产品42万元的计划。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