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宜兵
摘 要:单亲家庭通常指父母离异的家庭。但是,在初中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单亲家庭远不止上述这一种情况,其不仅仅是指父母离异的家庭,还包含父母一方身故、父母一方在监狱服刑或强制戒毒、父母一方或双方均在外务工的家庭。可见,初中班主任需要针对班级中单亲家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着力帮助学生从学习、能力、素养、品质与人际交往层面获得全面的进步和成长。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单亲家庭
每一个学生都是家庭的未来,每一个学生都是家庭的希望。但是,部分家庭却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变故——虽然,父母对学生的期许与爱意不变,但是由于长期缺少陪伴和照顾,导致单亲家庭的学生十分容易出现生理、心理、学业与人际关系正面的各种问题。基于此,初中班主任在进行教育引导时需要积极通过了解、关爱、引导、帮助和呵护帮助初中学生突破学习与生活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并借助教学鼓励助力学生的成长。
一、学生基本情况的有效了解
班主任想要高效针对班级中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首先需要对于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把握和了解。只有当班主任针对班级中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进行了详细探知和了解,才能有效分析学生行为特征的产生原因,进而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解决。同时,为了有效了解班级中单亲家庭学生的具体情况,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电访、信访等方式了解班级中单亲家庭的具体情况,并根据班级中单亲家庭学生的具体问题加以针对性分析,进而有效得出学生产生心理、生理、行为、品质与人际交往层面问题的出现原因,最终得出有效的教学引导策略。
其次,班主任需要在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之后加以详细记录,并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引导方法。同時,班主任还需要针对一段时间内学生在班主任引导下出现的行为变化和心理变化加以详细记录,并与学生原有的生理、心理、行为与道德品质问题加以对比和分析,进而针对班级中单亲家庭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加以鼓励、肯定和进一步引导、巩固。
二、班主任教育引导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学生个人成长的意义
对于单亲家庭当中的学生而言,其由于家庭的不完整性往往存在一定的自卑情绪和敏感情绪特征。基于此,如果班主任可以在日常的教育引导过程中高效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家庭状态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被重视、被关爱的情感体验,还能针对学生产生的心理、生理与个人品质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和引导,并逐步帮助学生共同克服不良的生活、学习与行为习惯,并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应对生活中的大事小情。
(二)对于良好班级氛围的意义
如果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能够针对这些在班级中经常造成班级混乱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和培养,则能够显著改善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为班级中的学生营造一个适于学习、适于成长的温馨班级环境。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需要针对班级中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管理,并借此有效帮助班级中的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进而促使全体学生在良好班级氛围中实现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完善。
(三)对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对于中国社会而言,每一个家庭就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最小单位。学生作为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其能力强弱与品性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未来发展。基于此,班主任需要积极通过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引导来完善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并着力帮助学生在班主任的帮助和鼓励下实现生理、心理、学业、人际关系方面的成长和进步。最终,每一个单亲家庭都会因为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收获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氛围,进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添砖加瓦。
三、班主任教育关爱与帮助的形式
(一)知识教育
笔者在针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和引导时,首先通过知识教育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各科基础知识的夯实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因为,学生的天职是学习,而单亲家庭中的学生由于在家庭中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效果差、学习成绩差等问题。基于此,笔者在班级中组织课后学习小组,并借此针对单亲家庭学生中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在课后进行作业完成和知识复习,进而通过这种形式努力提升该部分学生的知识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
(二)能力教育
能力教育主要是从行为能力、实践能力与综合层面加以引导和培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主动将班级中的管理权力下放,请班级中单亲家庭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一起共同承担班级制度的制定、班级制度的监督和班级制度的执行等一系列班级事务,并借助这种教育组织形式有效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最终,单亲家庭的学生将会在笔者的班级事务处理与管理引导下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逐步完善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
(三)心理教育
单亲家庭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生理和心理问题。因而笔者在针对其进行教育培养时,会针对青春期学生的生理特征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理性对待生理现象;对于心理问题,笔者将会借助专业的心理辅导方式来对学生建立共情教育态度,并引导学生在倾诉、心理疏导、提供问题解决建议和定期跟踪回访等不同的心理关注和教育实施过程中切实保证班级中的学生妥善解决了心理问题、实现了心理健康的实现和达成。
四、总结与提升
在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引导和日常管理过程中,笔者的教育行为或许或有所不足。例如,笔者没有过多的教育精力切实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校园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有效掌握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无法保证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是否能够践行笔者的日常引导和教育内容。但是,笔者相信教育的根基源于日常教育中的了解、关爱、引导、帮助,因而笔者将会将自己毕生的教育所得教授给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并积极带领单亲家庭中的学生突破家庭环境与条件的禁锢和束缚,逐渐成为知识全面、能力健全、素养完善的优秀中学生。
参考文献:
[1]冯彩霞.初中班主任对于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引导的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8).
[2]隋艳秀.初中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引导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