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协会动态

2019-09-10 07:22:44
小城镇建设 2019年12期
关键词:委会不端空间规划

规划界期刊携手共建学术诚信

11月22日—23日,“2019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辑出版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年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工委”)主办,《北京规划建设》编辑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辦,共有31家委员期刊参与。

会上,期刊单位代表一致通过了《共建学术诚信规程》。规程分为五个部分,以下为详细内容。

一、原则

尊重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遵循积极引导,预防为先,惩处在后的诚信建设原则,在规划领域倡导学术研究和成果出版的良好风气,推动建设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二、目的

编工委各成员期刊协同行动,发挥媒体优势,加强科研诚信宣传,普及相关知识,预防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发挥期刊的联动机制,在查处学术不端行为中,做到信息互通、调查互助、结果互认。

三、学术诚信宣传

各成员期刊做好自身的学术诚信建设,带头维护良好的学术风气。利用自身媒体资源,以线上宣传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向科研工作者宣传学术诚信相关知识。

四、学术不端处理

学术不端行为界定参照国家相关法规执行,各成员期刊应相互沟通,协同调查,期刊独立处理,处理结果通报。

建议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以下处理:

(1)对未正式发表的文章中存在的学术不端现象,提醒作者进行修改;对于存在严重学术不端的,采取退稿处理,并提醒作者存在学术不端现象;

(2)对已经正式发表的文章中存在的学术不端现象,要求作者自行纠正学术不端行为,并消除不良影响;

(3)对严重学术不端的文章,采取撤销文章、责令作者公开道歉消除不良影响的方式,并通报作者所在单位或学校;

(4)就涉及学术不端的作者,以“友情提示”方式通告各成员期刊;

(5)对蓄意严重学术不端的作者,列入编工委统一的“警示名单”。

五、其他说明

学术不端行为由各成员单位自行调查认定,确定处理方式,期刊的处理决定为最终决定。各成员单位要依法严格界定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充分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认定相关事实,做出合理的决定。

联合响应期刊(以期刊名首字笔画为序):

《人与城市》《人文地理》《人类居住》《上海城市规划》《小城镇建设》《山东城市规划》《山地城乡规划》《云南城市规划》《区域与城市经济》《中国名城》《中国园林》《风景园林》《凤凰品城市》《北京规划建设》《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成都规划》《江苏城市规划》《现代城市研究》《规划师》《规划评论》《规划者》《规划郑州》《国际城市规划》《建筑学报》《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城市》《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城市中国》《城市发展研究》《城市交通》《城市问题》《城市观察》《城市规划(英文版)》《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城市规划信息化》《城市规划通讯》《城市空间设计》《城市情报》《南方建筑》《廊坊规划研究》

上午会议上半场为年会开幕仪式。开幕式由《北京规划建设》主编马良伟主持,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城市规划》执行主编石楠,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施卫良等领导参会并致辞。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在致辞中指出,开展共建学术诚信,抵制学术不端等联合行动意义重大,学会作为学术共同体,应发挥凝聚共识、价值引导、正向激励、坚守底线和监督约束等作用,防止盲目跟风,盲目扩大化,盲目政治化。他表示:“期刊虽是小切口,但后面是大生态,表面是作者、编者、读者的三者关系,实际上与国家的科技、经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期刊发展已经走到集团化、数字化新的阶段,标志着期刊改革走向深水区。希望‘编工委’能够乘势而上,坚持质量优先,坚守诚信底线,积极推进学风道德建设,在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城市规划》执行主编石楠表示:“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推动学风建设是学会的重要工作,是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首当其冲的历史使命。”石楠强调,第一点,学会和各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期刊应有效联合网络媒体,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推动学风建设;第二点,学术期刊应创新工作机制,把规划科普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让更多民众掌握规划知识;第三点,科技期刊应全力配合新的主管部门工作,让学科建设推动引领行业工作。科技期刊应在行业内出现迷茫时发挥作用,通过“编工委”内部的制度建设,推动规划学科科研诚信和良好学风的建设,靠期刊来引领、实现规划学科的提升和发展。

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施卫良院长在致辞中介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得到批复后,进行的一系列城市规划工作,这其中学术期刊在行业引领、学科建设、社会共识和科普宣传上起到重要作用。施卫良院长还结合全媒体时代,着重介绍北京电视台与北京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及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的一系列宣传探索,将规划师参与的一些工作,从价值引领到凝聚共识到怎样参与社会治理和基层工作,通过电视节目的形式展现出来。施院长表示:“借2019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辑出版年会的机会,希望业界同仁提出真知灼见,促进北京各方面的规划工作做的更好。”

《城市规划》杂志社总经理李林代表编工委宣读《共建学术诚信规程》,各成员期刊以热烈的掌声通过规程。

上午会议下半场由《上海城市规划》编辑部副主任王静主持,会议邀请三位专家进行演讲。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黄小茹介绍了科研诚信建设的新形势,并对《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 T174—2019)》进行了详细解读。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段永朝以《认知重启 数字时代的思想重塑》为题,讲述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变革以及多媒体融合的全球化走势;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赵红仕从著作权法角度,解读了著作权的核心内容和期刊管理工作常见的版权问题。演讲过后,各位专家还就各委员期刊对学术诚信、著作权、版权所属等问题进行解答,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当天下午,编工委召开工作会议,会议由《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执行主编曾卫主持,《城市规划》杂志社总经理李林代表编工委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对2018—2019年度编工委工作进行了回顾,编工委2019年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制定了编工委共建学术诚信行动规程,联合委员期刊共同宣传学术诚信知识,为委员单位提供服务。报告还提出了2019—2020年度的工作设想,期望更多期刊单位利用好编工委的组织优势,互相学习、协同行动、共同发展。

《城市规划》执行主编石楠在会中分享了期刊学术不端行为个案,案例给予各期刊委员单位几点启示:第一,期刊应重视基金项目论文授权、署名规范;第二,期刊应重视学位论文改写小论文的署名规范;第三,加强编工委内部信息沟通;第四期刊应提醒作者及作者所在单位增强版权意识。

《北京规划建设》副主编周雪梅交流期刊办刊特色。她表示《北京规划建设》虽是一本创刊三十多年的“老”期刊,但在2004年进行大改版后,不断创新,力求走在业界前沿期刊立足“多内涵定位、多元素结构封面主题打造、读图时代”几大理念在期刊学术性、创造性、时效性和生动性上给予更多关注,形成《北京规划建设》独一无二的办刊特色。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编辑李芳介绍了《学术不端惩防机制》,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学术不端的界定标准、评价工作机制、行为认定及上报流程和处罚等内容。

与会各期刊单位在听取分享报告后踊跃发言、交流讨论。

石楠秘书长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做期刊杂志最重要的是要立足新时代,新需求,要重新定位各期刊杂志和委员单位的工作,要强调科学家精神和学术诚信建设;要树立良好的网络环境,各专业领域期刊对具有争端的话题应及时发声;各期刊单位要适应主管单位变更的环境将学科体系发展好;应明晰基本法律和政策界限,从正面提倡反对学术不端的行为。

会议最后进行了年会承办权交接仪式,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辑出版年会由《城市规划学刊》承办(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供稿)

“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2019年会在益阳召开

12月7日上午,在“益山、益水、益美”的益阳市,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湖南城市学院承办、《小城镇建设》杂志协办的“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学术研讨会暨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2019年会在湖南城市学院顺利召开。

来自国家相关部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及国内知名专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院校师生等共计400余人,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当前小城镇发展理念创新与规划工作体系变革的方向和路径。会议为期两天,12月7日上午为开幕式及主旨报告,下午为三个平行论坛及学术研讨,晚上为学委会工作会议。12月8日上午为主题论坛及高峰论坛,下午为会议调研。

开幕式由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主持。何兴华副理事长、黄立副厅长、胡安邦副市长、罗成翼书记分别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益阳市人民政府、湖南城市学院致欢迎辞,热烈欢迎各位领导、专家莅临“丽都”益阳,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收获丰盛。

开幕式之后,学委会分别邀请了来自自然资源部空间规划局的专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何兴华、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政策研究部副处长魏劭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赵鹏军及小城镇规划学委会秘书长张立作大会主旨报告。

自然资源部空间规划局专家的报告《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发展与乡镇规划再认识》系统性地介绍了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其特点,并结合工作经验,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当前工作和重点问题,最后针对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提出几点思考。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何兴华的报告《论小城镇规划与乡村规划》基于小城镇规划与乡村规划的有关概念及其来龙去脉探讨小城镇规划和乡村规划的关系,并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乡村规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政策研究部副处长魏劭琨的报告《从龙港设市看乡镇行政区划改革方向》从龙港强镇设市的角度出发,对近年来全国乡镇变化、小城镇政策演变进行了解读,并分享了自己对小城镇发展未来趋势的三点判断。

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赵鹏军的报告《中国小城镇的生活生产特征及其空间机制》基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下的2016年全国121镇调查研究结果,具体描述了现阶段我国小城镇生活、生产空间及其运作模式的特征,并提出未来规划过程中的统筹考虑因素。

小城镇规划学委会秘书长、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干部培训中心执行主任张立的报告《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定位与重点内容》从乡镇总体规划的尴尬处境、空间规划改革对乡镇层面的要求、我国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定位特征和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对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定位与重点内容的思考与见解。

12月7日下午的会议分为三个平行论坛同时召开。平行论坛一围绕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和镇村规划主题展开,平行论坛二围绕小城镇发展展望与规划技术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主题展开,平行论坛三重点关注小城镇的生态保护与历史文化、小城镇的设施提升与风貌优化等主题,共有24位论文作者宣讲了各自的学术研究或实践探索成果,22位学委会专家与宣讲人及参会代表通过论坛研讨的形式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小城镇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镇村融合发展、美好人居环境的创造等话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12月7日晚上召开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2019年度工作会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何兴华出席会议,共有30余位委员参加了本次工作会议。会议议程分为五个部分:一是学委会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报告;二是宣布增补委员名单及颁证仪式;三是学委会日常工作介绍及学委会会刊《小城镇建设》杂志介绍;四是学委会委员工作交流;五是学会领导讲话。

12月8日上午的会议为主题论坛,包括主题报告和高峰论坛两个环节,分别由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游宏滔和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赵辉担任现场主持。学委会分别邀请了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曾志伟作题为《中部地区小城镇空间规划思考:以湖南省为例》主题报告,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曾鹏作题为《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的村镇发展路径转型与创新》主题报告,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陈志强作题为《城乡融合视角下小城镇转型与重构——以甘肃省为例》主题报告,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院长肖勇作题为《基于地域特色的湖南省村镇规划探索》主题报告,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副教授周学红作题为《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核心要素特征研究——以西昌市乡村振兴规划为例》主题报告。

在随后进行的高峰论坛中,学委会特别邀请了小城镇规划学委会主任委员彭震伟,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温春阳,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游宏滔,小城镇规划学委会秘书长张立,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小城鎮建设》杂志执行主编王明田,湖南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汤放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曾鹏,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文超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赵亮,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院长张伟,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院长肖勇,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副教授周学红等学委会领导及委员在主席台就坐各位专家针对小城镇发展与国家政策环境、小城镇在国家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小城镇规划内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地讨论,还与台下参会代表进行提问互动。

12月8日下午,会议安排参会代表对位于益阳东部新区的鱼形山特色小镇进行调研。

调研结束后,本次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2019年会圆满落幕,会议期间交流的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空间规划实践案例,对当前规划工作体系变革过程中小城镇转型发展和规划方向与路径的探讨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供稿)

猜你喜欢
委会不端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再认识
规范科学技术活动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河北地质(2021年4期)2021-03-08 01:59:20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空间规划的海外经验探讨
新形势下检委会改革的路径思考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30:06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思考与展望
中韩渔委会就2017年相互入渔安排达成协议
中国水产(2017年2期)2017-02-27 10:46:22
标委会召开2014年全体会议暨标准审查会
《肝胆胰外科杂志》来稿中常见的学术不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