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本研修成为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2019-09-10 07:22鲍丽斌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9年12期

鲍丽斌

【摘要】校本研修是一种新型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也是整个教科研实践的重要板块。基层学校,教科研可以因地制宜,多尝试一些“土方子”,激发一线教师的科研热情,从而促进科研的真研实效。

【关键词】化整为零 以课为本 分步推进 激励到位

教育研究是指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校本教研,即学校层面的教育科学研究。

目前的教科研工作大致有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市县级层面和学校层面。前三个层面都有专门的教育科研机构和专业的科研人员,主要以科研为主要任务;而学校科研则不同,参与者是广大一线教师,他们每天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烦琐工作,很多时候,由于缺乏理论支撑和对实验样本的研究,教科研变成了一种“业余工作”,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学校科研作为整个教科研体系的毛细血管,它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担负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的重要任务,关系到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教研不同于其他各级的教科研,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同样对于教师而言,适合的教研才是最好的教研。

如何构建一套具有校本特色,能够让一线教师看得懂、够得到、学得上、做得成的教研体系呢?其价值尤为重要。《人民教育》2018年第二期专门刊登了关于探讨学校教研创新的一组文章,各地学校都在有效、高效教科研的道路上进行着摸索。结合本校实践,笔者以为,校本教研,不妨多一些实用的“土方子”,这样可以更接地气。

一、化整为零,让理论学习成为突破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理论支撑必不可少。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没有理论上的成长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笔者认为,教师在理论上的成长意味着思考问题是由研究现象到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本质,全面、系统、辩证地思考问题,不再片面、浅层次地思考;理论上的成长还意味着想得深、想得透,行动起来就会取得实际效果,从而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线教师科研理论的获得,一般是以个人阅读专业书籍为起点,途中既要有专家引领的“阳春白雪”,也需要一般教师在课堂中生成的“下里巴人”。一线教师的科研理论的提升,决不能简单地以长时间的统一培训来实现,化整为零,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一是教师积极参与一些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在这些会议或者活动上,教师可以接触到教育理论的最前沿,一般一学年有一到两次足矣。參与活动以后,一定要让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这样可以督促教师吸收内化,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自身能力得到提升。二是组建学校的理论学习“共同体”。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教师共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并定期举行教师读书分享会,让所有的教师真正地参与其中,学期末则将教师们的读后感编辑成册。几年的时间,教师们共同读完了《给教师的建议》《假如我当老师》《一线表扬学》《致教师》等12本教育专著,形成了15本、近150万字的教师读书文集。三是给教师“搭台子”。教师有了一些理论的认识之后,学校就要想方设法“搭台子”,让更多的教师产生理论知识的碰撞,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思辨,让理论能够内化成为教师们自身的理解。学校开展“课改大家谈”沙龙、“让学引思我来说”主题演讲、“我的小妙招”教学兵法大比拼等活动,让教师的教科研理论成果在活动中延伸。四是鼓励教师参与网络研讨。教育信息化已经从互联互通的3.0时代迈进以“教育智慧化”为特征的4.0时代,校校通、班班通让教师跨越时间和空间获取理论成为现实,我们鼓励教师加入各级教育学会、各级名师工作室、《小学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报》教师QQ群、凤凰语文论坛等网络教研组织,通过网络覆盖面广、可参与人数多、共享度高等特点为教师打开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拓宽了教师的教研方式。

二、以课为本,让教学研讨成为切入点

学校的教科研,其终点是为教学服务,所以学校教研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完全走“专业理论”的路子,应该围绕课堂教学展开,通过常态课、年级循环课、校级公开课、各级赛课来实现知行合一。

常态课堂是教学最基础的部分,如果每位教师积极对常态课堂进行调研和研讨,理论联系实际,可以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真正地把各种课改的理论、研究的精髓落实到一线常态课堂中,才能检验出改革的可行性,总结出真正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正是因为数十年如一日地实践思考,才诞生了他的大教育理论。

公开课是学校教研最寻常的组成部分,一般由学科组组织备课,集众人智慧,由一人展示,再在全校研讨。学校的公开课要注重“过程”的收集。一次备课,通常都会几易其稿,每一次为什么改?目标指向是什么?实施效果如何?公开课展示之后,不同年级的教师的评价有什么不同?每一次修改过后学生的达成率如何?都会成为教师们研究的重要材料和方向。

各级赛课同样是教师群体提升的大好时机,组建备课组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将老中青相结合,老同志引领,中年骨干主战,年轻教师是后备力量,让每个层次的教师都到赛课的熔炉里体会一次。经过了数轮的磨课到成品课的出炉,各个层次的教师都会有较大的进步,年轻教师也能在教学思想、设计思路、大赛心理承受力方面都有质的飞跃。

三、分步推进,让课题论文成为延伸点

“写作烦、写作难,写到论文就发寒”是很多一线教师的真实写照。为了让教师不再畏惧写作,降低写作的难度,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就给教师下发“论文撰写推进表”,推进表以月为单位,把一篇论文的撰写细分到每个月来完成。

第一个月,全体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科组进行研讨交流,相互碰撞、汇聚众人的智慧,拟定论文题目。第二个月,教师个人草拟论文提纲,构思论文的板块结构,年级组研讨提升。第三个月,教师在学习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践,撰写论文草稿。第四个月,年级学科组中的教师相互学习、相互批改论文,精心打磨。第五个月,教师个人邀请专家学者帮助审阅、指点,最终定稿。这样,一篇论文的撰写经历了再三打磨、众人推动,教师们在不断的实践思考中,撰写的论文自然就言之有物了。

课题研究亦是如此,根据教师不同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把教师分为骨干教师、成熟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承担省市区级课题,研究组成员必须包含前文三种类型的教师;成熟教师有独立课题,可以邀请骨干教师作指导;青年教师必须完成校级课题的研究。校级课题,则完全来源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可以是一个知识点的突破和思考,可以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实践和探索,也可以是针对某一个学生成长的记录与反思。这样,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课题研究中的“最近发展区”,有所思、有所为、有所得。他们把看似不容易完成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循序推进的、人人参与的系统工程,其效果显而易见,在这种方法的推动下,近年学校获得了3项省级教科研成果奖,30多项各级规划课题研究。

四、激励到位,让教育科研成为生长点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一所学校要搞好教科研,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学校的制度建设必须跟上。我们学校,每学期开学之初就会向教师们提出教科研“八个一”的要求:(1)阅读一本教育专著;(2)发表一篇论文或撰写的论文获奖;(3)写一篇读书感悟;(4)作一次专题讲座或中心发言;(5)出一份高质量的练习卷;(6)参与一次高层次的教研活动;(7)开设一节校级以上公开课;(8)主持或参与一个课题研究。我们用具体的任务推动教师抱团前进,实现教师团队的整体成长。这“八个一”的落实,将贯穿于整个学年的教学工作之中,与教师教科研奖的评定和绩效工资发放直接挂钩。对于在教科研方面取得突破性成绩的教师,学校在工资晋升、职称评定、提优提干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这样,积极参与教科研的教师有位子、有面子、有票子,真正从内需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热情,学校教科研的“春天”才会更加灿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校创建仅五年,先后走出了省级特级教师2人,市级以上教学骨干16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42人。“土方子”的校本研修体系正在助力教师实现专业成长之梦,也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