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的“为”与“不为”

2019-09-10 07:22刘波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

刘波

摘要:在对社会新闻及热点的把握上,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对新闻事件的选题与报道,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要三思而后行,不能一味“抢热点”、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在采访中,应该掌握好什么时候贴近新闻现场,什么时候保持“法理、人伦、道德”的安全距离;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时应身体力行,体现出社会主义社会更高的人文素养,使我们的作品体现出人文关怀,不但对社会主义风尚起到正面的宣传引导作用,而且要在人民群众中形成一種积极向上的力量。

关键词:新闻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思想舆论阵地的主战场。在宣传工作中,我们要“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将弘扬社会主义风尚,宣传中华传统美德作为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社会新闻及热点的把握上,要更加突出这一要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对新闻事件的选题与报道,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要三思而后行,不能一味“抢热点”、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在采访中,应该掌握好什么时候贴近新闻现场,什么时候应该“法理、人伦、道德”的安全距离;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时应身体力行,体现出社会主义社会更高的人文素养,使我们的作品体现出人文关怀,不但对社会主义风尚起到正面的宣传引导作用,而且要在人民群众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作为媒体人,心中一定要清楚,自己手中掌握着话筒与镜头,在对一些新闻事件的曝光过程中,随着新闻事件在社会中引起广泛的关注,我们的一举一动对事件的报道和呈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中的“为”字,就是说媒体人在报道过程中一定要对新闻事件做到正向推动,让舆论朝着正向的方面发展,或可以解决社会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设身处地解决人民的实际困难。只有把人民真正装在心中,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才能创造出无愧于人民的新闻作品。

而“有所不为”,则是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宣传工作中心中一直保持“法理、人伦、道德”的界限和准绳。在选题策划中,首先以社会效益为第一原则,在采访报道中尤其在涉及到一些专业的领域时,要首先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我们的采访与报道在法律的框架内;二是,不可只顾“抢新闻”而罔顾新闻当事人的隐私权,不计后果地进行“曝光”,片面追求轰动效应,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在我们的日常采访报道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试从工作实际中的一些做法来阐述我们如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2019年11月5日,新疆广播电视台城市服务节目中心929城市广播收到了来自新疆普瑞眼科医院一份非常特别的求助:2019年11月2日,49岁的玛纳斯女法官李雪红病逝,临终时她要求捐献了自己的角膜。但移植手术因病人的原因临时取消。角膜最佳保存、最佳手术的时间仅有7天,这时已过去了4天,但角膜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受体。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和时间赛跑,紧急找寻符合条件的角膜移植对象!

“有了捐献的眼膜,却没有人接受手术”,这种情况在国内国外应该是非常罕见的,在接到线索之后,我们首先深入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判断这是否是企业的炒作,以防止成为炒作的传声筒。

经过了解,新疆的眼角膜库在2018年成立,此时距成立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有关角膜受体和患者的资料共享网络并不完善,由于患者临时改变想法,造成了李雪红法官的其中一只眼角膜目前只有三天的时间进行手术移植。在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我们意识到作为广播媒体有义务也有责任对这起新闻事件进行正面推动,尽我们所能,尽快找到受捐的病人,让光明延续。

在此背景下,我们成立特别报道小组,精心策划,在早间高峰时段《生活全接触》中开辟专门时段,打破节目常规,推出了特别节目《十万火急 光明接力》,呼吁全社会的关注,完成李雪红法官的愿望,让光明得以延续。

2019年11月6日,经过精心准备,多方联络,连夜撰稿并修改沟通。第一期为时60分钟的特别节目《十万火急 光明接力》正式播出,当天,929城市广播在节目中连线采访了新疆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副主任吕海峰、自治区红十字会眼组织库主任、普瑞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李宏,详细解释了寻找到移植对象的紧迫性,什么样的眼病患者适合做角膜移植手术,节目中在听众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929微信平台后台达到了刷屏的效果,留言数百条。

在特别节目推出之前,我们的报道小组还专门联络了专业人士,咨询了遗体捐赠时的报道注意事项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得到亲属同意之后,节目中采访了李雪红法官的女儿李思宇,她在广播中说:“我希望私下里见到他(她),再看一眼妈妈的眼睛……” 李思宇的这句话,不但让主持人、记者、编辑深受感动,更触动了诸多听众的内心,很多听众留言说,“听了思宇的这句话,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为时60分钟的第一期节目《十万火急 光明接力》及时、专业、感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同时,普瑞眼科医院的微信也收到150万的浏览量。节目当天,眼组织库就接到来自全国全疆的上百个咨询电话,来到普瑞眼科接受检查的病患达到38位,其中,有八位患者达到了移植条件,另外,医院还发现当中有多名青光眼患者查出眼压过高等症状,进行了紧急处理。在这些患者当中,医院选择了两位病人免费实施角膜移植手术。

2019年11月7日、8日,929城市广播继续在早高峰时段推出了《十万火急 光明接力》的第二期、第三期,不断关注事件的进展、术前检查的过程、手术全过程以及两位患者复明的激动时刻。

在连续的特殊节目中,我们将报道内容不断推向深入,对李雪红法官同事的采访使李雪红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听众的留言更是从“提供移植线索”到“我要成为一名捐献者”再到“什么才是生命的意义”。内容与主题不断升华,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力量。

听众留言:

@随心所欲:一位共产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法官病逝,愿您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痛苦……

@西西里:捐献者,是奉献着巨爱,永放光芒。致敬所有的器官捐献者。

一个普通的人,虽然生命短暂,却让生命的火焰延续着不平凡,向这位女法官致敬,愿她的心愿得以实现,愿她一路走好!

@习惯了习惯:同为共产党员的我热泪盈眶,战友走好!

@盖:一早听见这温暖的事情,真的很感动!人间大爱,好法官一路走好!

在本起新闻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我们本着“有所为”的原则,与时间赛跑,尽力寻找眼角膜受捐者,并取得了成功。同时,这起事件引起的轰动效应在新疆掀起了向李雪红法官学习的热潮,有大学生集体报名成为捐献角膜志愿者,使社会上的正能量得到了弘扬、义务捐献的行为得到了鼓励与赞赏。同时,针对这起事件,当地的红十字眼角膜库也迅速完善了网络,搭建起受捐者与捐献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同时,在整起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我们也本着“有所不为”的原则,提前咨询了专业人士,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社会公德,“在手术前不打扰受捐者,不采访受捐者家属,不批露受捐者身份”,记者与受捐患者在合适的时间保持了合适的“安全距离”。同时,在手术结束后,留给患者足够的休息与恢复的时间,在得到医院方面的确认后,才与患者见面进行采访。避免因媒体过度贴近而影响病人、患者家属的情绪和决定。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媒体的公益形象和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
浅析利用新媒体技术改进企业工会新闻报道工作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新媒体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策略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新闻报道中“正能量”的传递方式分析
“欧洲杯”有哪些新闻报道技术创新
新形势下区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方法探究
故事细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