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丹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爱上语文课堂。
1小组合作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相和》是人教版五年级的一篇课文,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学习过大量写人叙事的文章,因此通过文本体会人物形象不是难事,但是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和评价往往容易出现“标签化”现象,而不是对文本真正地读透和理解。尤其对于这篇文章而言,故事本身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只有让学生很好地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更深入地体会人物形象。比如通过查找地图可以了解到秦国当时势力强大,兵力雄厚,疆土面积辽阔,是“战国七雄”里最强大的一个。而赵国国土面积要比秦国小许多,并且紧邻秦国。这些历史资料的了解对于学生理解蔺相如以死捍卫国家尊严的人物形象是很有帮助的。再比如文章当中提到过“缶”和“瑟”两种乐器,这对学生而言是相当陌生的,而背景资料的搜集和查找不仅能够锻炼学生阅读、整合的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细节的感悟。因此笔者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头查找历史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整合,在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学习收获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不同资料的补充和共享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吃透文本,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愉悦性的提升。
2提出具有争议性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
对学生来说,激发其学习动机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笔者在课堂伊始提出“蔺相如能够完成一项项艰巨的任务是不是像廉颇所说就靠一张嘴?”这种能够引起学生争议的话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其乐于主动地从文本中寻找答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研读文本的过程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讲授过程中,学生对这一问题发表了不同观点,有的学生认为蔺相如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善于言辞,“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两个故事中蔺相如对秦王所说的话都能体现出蔺相如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也有学生发表了不同见解,认为蔺相如能够完成一项项艰巨的任务不仅仅是“只靠一张嘴”,还有他在秦王面前不畏强势的勇气和一颗爱国的心。对于这种具有开放性、争议性的问题非常适合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给学生营造出有利于畅所欲言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3通过积极评价提高学生自信心
《将相和》是一篇传统课文,在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出现过,耳熟能详,脍炙人口。课文篇幅较长,是由三个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小故事构成。其中第二个故事是“渑池会见”,故事中有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为赵王击缶的情节,于是我在讲授过程中提出问题:两国这次会见是否打成了平手?有的小组认为两国打成了平手,有的小组认为不是。对于两种不同的观点我都给出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双方的表达都是符合逻辑的,表达清楚明白,能够明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都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对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是极为重要的。尤其对于平时怯于发言的学生,教师更要保护其发言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教师的认可和评价往往会左右学生的听课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是不能忽视的,不妨在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发言都进行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评价,使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够树立起自信,思维更加活跃,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模拟课本剧表演深入体会人物形象
由于故事发生的时代距现今较为久远,因此学生对“负荆请罪”所蕴含的意义理解并不深刻。对于这种故事性强的文章,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很适合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学习。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的分工和排练,然后进行全班的汇报展示。学生的学习潜力是需要靠外界的新奇因素和教師的引导来激发的,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要比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大得多,一旦具备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便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课本剧表演,学生把课堂当成了舞台,每个学生都具有相当高的热情,跃跃欲试。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而传统的语文课程很难让学生有机会施展自己的特长。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舞台,擅长表演的学生当演员,擅长文笔的学生当编剧,擅长领导的学生当导演,擅长绘画的学生负责布景,擅长表达的学生当评委……学生的特长在合作准备课本剧的过程中得到发挥。课本剧表演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既能让学生想象人物当时可能会说出的语言,从而更为贴近人物内心,再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能够通过课本剧的合作学习形式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愉悦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学习方面更具有优势。合作学习可以削弱学生语文学习的无助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提升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不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给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对不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或是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