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骅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在教育界中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新型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大体而言,这些新型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主要表现在教育重心的转移——即由原来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灌输式教育逐步转化为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生本性教育。作为这些新型教育理念当中的一份子,让学引思教育模式的提出符合了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潮流。本文将以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具体阐述让学引思思想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和专业能力方面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让学引思;阅读教学;中学语文
一、让学引思思想的内涵及优势
想要借助让学引思理念,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那么首先要对让学引思思想做到深入的了解。关于上学隐私的基本内涵及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让学引思思想指的是,学习目标和学习问题由学生自己确定自己提出;学习中所遇到的活动及文章的相关规律,让学生自己制作,自己寻找;并且作为教师要让学生讲对学习的收获,以及做好课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上引导学生互动性学习课后,引导学生灵活学习。可以说让学引思的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学生自己揣摩、自己探索最后达到自我提高的一个学习过程。其次,通过让学引思教育模式的内涵,我们不难发现该模式对于学生所具备的优势:第一,让学引思模式主要就是让学生进行自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强化,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让学引思模式的推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的备课强度与授课压力,尽可能的保留教师的讲课精力,从而使得教师把自己的讲课精力集中在所学知识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上,从而提高教师的讲课效果与学生的吸收效果。
二、利用让学引思思想,提升學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中学语文很重要的一个板块,学生阅读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在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在学业上为学生提供帮助,在日常生活里也会为学生观察阅读周围事物提供一份助力。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新型教育理念之下,采用让学引思思想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措施。关于这部分的措施实行细节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贯彻让学引思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的能力是需要通过教师的传授从而提高的,但是阅读的素养与阅读习惯却是学生需要自己培养起来。教师可以借助让学引思思想,先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与阅读兴趣。比如在苏科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旅鼠之谜》一课的学习过程当中,鉴于该篇文章是说明文,文章理解难度较小,主旨的挖掘难度也较低。作为教师就可以把这篇课文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在文章当中找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并加以解答。假设有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文章运用大量的数据来反映旅鼠的繁殖,他的意图是什么?”并且自己给出了答案“通过运用大量的数据来增加说明文章的真实性与科学性”这个时候作为任课教师就要肯定学生的阅读成果并且鼓励其继续保持,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第二,教师要做好辅助的工作。在学生依照让学引思的理念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受自身认知视野以及文化基础内涵的限制,对于某些文章的挖掘不够彻底,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就应当点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忽略掉的重点。比如在苏科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喂—出来》一课中,由于该文是小说,所以理解难度要略大。在文章的收尾处提到了天上掉下来一颗螺丝钉,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发现这一点,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把这个点提出来,并告知学生:“这里的螺丝钉与文章前边部分形成了呼应,最终暗喻了人类肆无忌惮丢弃的垃圾最终还会回到人的身边这一中心思想。”从而让学生掌握自己在自主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掌握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
三、让学引思思想在阅读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就像真理的存在是有条件性一样,让学引思思想虽然是一种科学积极的教育理念,但是也只有在这种理念被合理应用时,它才能发挥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在让学引思思想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教师要定位好并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虽然让学引思思想,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导的学习模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采用放任自由的教学思路。对于学生在自我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必须要加以纠正并且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路。比如在苏科版语文教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阅读学习中,如果有学生对于文章主旨的归纳是“仅仅介绍了罗布泊的消亡状况”暂时作为教师,就要补充学生没有想到的主旨大意“该篇文章介绍罗布泊变迁的同时也在号召大家保护环境”。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其次,教师要多聆听学生的声音。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多多听取学生的意见看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对于自主学习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优化,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耀斌.运用“让学引思”启迪学生主体思维[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4):43.
[2]胡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让学引思”[J].江苏教育研究,2019(0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