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凤君
摘要:语文教学作为国家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所有学科的重要基础。而小学是学习语文的黄金时期,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奇特的想象力等特质,都是学习语文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着力让学生从小形成“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的思维习惯,重视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积极把课堂知识和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感知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和奥妙多彩,从而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已经紧跟新课改政策,积极做出了教学方面的调整,转变了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和主观能动性,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部分教师依然固守陈规,造成了学生对语文和生活之间的联系缺乏认知,在生活中感悟语文的能力偏低,在语文课堂中延伸生活实际的思维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大力倡导下,积极转变教学思路,把语文课堂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创新教学方案,全方位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本人结合自己多年语文教学工作,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一、转变课堂角色,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想象力,使其充分地参与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来,创设生活情境,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节,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适时进行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角色,让学生在身份转换的情境当中,体会语文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讲授文章的故事梗概,大概描写了一个身世可怜的小女孩,依靠卖火柴为生,在寒冷的夜里,没有一个人买她的火柴,最后冻死街头的凄惨故事,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相关课件,通过视频模拟真实的卖火柴场景,通过图片色彩渲染,来营造小女孩周围的寒冷环境,和人们的冷漠心理,使学生深刻体会那个环境下,小女孩孤独无助的感觉,最后引导学生上台演讲,完成课堂知识内容的输出和情境再现,使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笔下描述的人情冷漠的现实社会,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生活化意识。
二、引入生活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在板书写字,讲授课本知识内容,学生负责听课做笔记,这样的教学环境,常常导致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听课效果比较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不全面,部分学生甚至产生疲倦心理,大大降低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引入生活教学,把传统课堂变成一个生活现场,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时,教师通过教学大纲要求,先让学生认读文中的生字生词,如:“翡翠、万象更新、张灯结彩、灯火通宵、有声有光”等词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社会与生活,拓宽孩子认字的渠道,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事先准备好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这些实物的名字,然后教师结合课本上对应的汉字,进行认读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师从板书写字到认读的固定教学模式,把课堂演变为生活中的实物呈现,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物来进行语文学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拓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感知力
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在教室里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促使学生学习本堂课内容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小学生缺乏主动观察的能力,教师应当在这方面积极引导,增加课外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让孩子充分意识到社会也是课堂。
例如,在学习《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段,体会作者借物喻人,用种树人的种树之道,引发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告诉我们人生就是要经历诸多考验与磨练,才能在生活中練就独立自主的心,才能够顽强地面对生活与人生,教师在完成课堂知识讲解之后,可以利用剩余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观察树木的特点,让学生在自然中体会语文课本上的知识,把生活中的发现与语文联系起来,提高学生感悟语文的能力。
总而言之,生活就是教育讲堂,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来源和土壤都是生活,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牢牢抓住这个切入点,就能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当在新课标内容的基础上,开发多种多样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创设情境课堂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语文的感知能力,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广泛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巩固语文课堂知识内容,使语文的学习不再枯燥,为语文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平台。
参考文献:
[1]许海燕.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61+64.
[2]吴雪玉.浅议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