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云
摘 要:语感,指的是人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包括人们对语言、语音、语意等的感受,是人们掌握语文能力的基础,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语言学习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挖掘更多的语文学习潜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成了广大一线教师思考的难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语文语感;有效培养
农村小学相对于城市的小学来说,在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硬件、软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细来帮助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注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技巧的培养,语文思维的构建。学生只有获得了语言、语音、语意等方面的成长,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语感。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后,发现立足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创设情境、使用思维导图等,能够推动农村小学生语文语感的有效培养。
一、围绕生活——培养学生节奏掌握能力
生活,是学生接触语文知识、理解语文知识的基础,对学生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注重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借助生活来帮助学生领悟语文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以此来激发学生开口,培养学生对词句节奏的掌握能力。
例如,在学习《伯牙绝弦》这篇课文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课文来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为学生播放了《伯牙绝弦》这篇课文的朗诵,接着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友情的理解。学生聆听《伯牙绝弦》这篇课文的朗诵后,对这个故事的大概有了清晰的认识,感受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知己之情,分享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趣事。同时,学生也在聆听的过程中,对词句的节奏、韵律等有了深刻的印象。趁此机会,笔者组织学生共同朗诵《伯牙绝弦》这篇课文,推动学生朗诵节奏的把握。学生在反复朗诵声中,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朗诵风格,能够清晰地讲述出伯牙绝弦的故事,形成了良好的朗读习惯。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对朗读有了初步的认识,拥有了节奏掌握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
情境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教学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段之一,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都有着推动意义,教师培养学生语感亦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作者与闰土之间深厚的情谊,让学生抓住文中对人物进行语言、动作等描写的特点,能够通过分析人物的特点来理解人物形象,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情境,让学生与同桌合作,围绕闰土与作者交流的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表演,对文中描写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的句子进行了朗读和分析,掌握了闰土的想象特点。在朗读表演中,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在开口后投入了不同的情感,体现了朗读的音律性。同時,学生还对字词的准确发音进行了修正,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作者形成了思想上的共鸣。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得了更加动态活泼的语文课堂,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情感。
三、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联想能力
思维导图是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的一项思维发散的过程,人们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联想更多的事物,获得更深层次的进步。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使学生形成思维联想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头脑。
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笔者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使学生体会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感受小女孩的悲惨辛酸,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在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了指导,鼓励学生围绕《卖火柴的小女孩》进行思维联想,丰富学生的课堂认知。学生为了有效填充思维导图,对课文进行了细致阅读,通过分析文中的语句,感受到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了作者的创作内涵,为思维导图的完成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填充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结合课本对思维导图进行了扩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提升了语文素养。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唤起了学生朗读课文的热情,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获得了联想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力。
总之,本文立足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创设情境、使用思维导图等,对如何在农村小学中培养小学生生语文语感进行了探索,获得了适宜本土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能够为其他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林玉萍.“感”缘“语”而生,语异则不同——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几个策略[J].新教师,2018(12):38-39.
[2]李玲.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语感能力[A]. .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