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
现如今的社会,推崇着高效、快速,什么事情都在“赶”,这种急躁的心情也影响到了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老师在赶进度,学生在赶作业,老师埋怨学生跟不上,学生埋怨老师走太快。
但身为语文老师也对古诗词教学有着很多疑惑,恰巧陈友勤老师在公开示范课中给了我一些启示,我将其总结成一些方法,并结合沪教版中的《春之古韵》加以阐释,以供今后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之用。
漫谈“韵”
《春之古韵》备课之际,我仅仅是把三首诗歌作为重点备了课,而把“春之古韵”这个标题遗忘了。这一忘,可能把古诗教学中重要的一环给遗忘了。“春”容易理解,三首诗都写春天,而“古韵”就未必这么好解释了。“韵”在字典上说是和谐悦耳的声音,“古韵”就是字面上的含义就是古代的和谐悦耳的声音,这里指的是这三首唐诗。唐诗称得上“和谐悦耳”就与古诗中的押韵不无关系。在古诗教学中,我常常避开押韵的规则,一则担心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二则这些“古代汉语”知识繁琐,我担心自己也未必能解释清楚。
古诗词课堂上要不要讲“韵”,陈友勤老师在古诗教学课中做了示范。陈老师的课堂中都没有避免押韵、古风、律诗等概念,用简单明确的解释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古诗之所以读上去朗朗上口、悦耳动听,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押韵。押韵是指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是用韵母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统一,使朗诵或者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面对六年级的学生,陈老师没有与学生讲解概念,只是让学生写出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的拼音,读一读,找出韵母一致的,就是押何韵。
这种认识押韵的方法简单可行。想到之前《春之古韵》中《钱塘湖春行》各个诗句的最后一个字分别是“西”、“低”、“树”、“泥”、“眼”、“蹄”、“足”、“堤”标上拼音后,通过朗读学生不难发现“低”、“泥”、“蹄”、“堤”的韵母是一致的,押i韵。学生研究其中的规律,如果能总结说出分别是二、四、六、八句的最末字押韵,这也就明白了律诗在格律诗上的规则之一。教师再总结律诗最重要的规则是全诗一韵到底,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至此,学生的认识就能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慢读诗
古诗教学首先离不开对“韵”的理解。古诗词朗读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种“韵”律之美。准备《春夜喜雨》教案时,我对诵读做了三个层次的要求:“一读准字音”、“二读出节奏”、“三读出感情。”课堂中,遇到学生读得不对,我责怪他预习没查字典,然后就在黑板上写上了正确读音。陈老师课中也遇到了相似的问题,诗中有一个字是多音字,学生读错了,他缓了一缓,说这个字读音我可能和你想法有些不同,你们回去查查字典下节课再来和我讨论吧。这让我想到了《春夜喜雨》中的“花重锦官城”中的“重”,是读chóng还是zhòng,历来也有争论,我却没有放手让学生回家查查资料,再来一起讨论。我思考后发现这种“慢”教学的做法非常巧妙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好胜心强,有了这种心理,他更愿意去查资料证明自己的结论,这样一来尝到了甜果后,学生自然爱上古诗词。如果批评他们,连字典都不查,学生从心理上不自觉地对这个字产生抗拒的心理,更是记不住。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于是,大家都认识到“没有琅琅的读书声算不上一节好的阅读课。”但是由于对朗读教学的目的不明,对各年级朗读教学的要求不清,只好采取随意性的“滥读”。有的是为了朗读而朗读,有的是朗读走过场,有的是只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朗读与阅读是两张皮,各自为阵,朗读教学没有真正促进阅读教学的展开①我也常常这么做,并且在学生读不出节奏,我立刻范读,我以为只要我读出节奏,学生就能照葫芦画瓢地读出节奏。听了陈老师的课,我反思自己,我所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终点是学生学会了读古诗的方法,还是他们模仿或者变成了我。当学生始终无法放慢语速去读诗时,陈老师说,同学们,古人生活节奏可是很慢的,我们慢慢地读,我来起个头,你们再试着跟着我的速度读。于是,陈老师缓慢悠扬地读完了诗歌的标题,接下来又交给学生了。学生很快领悟到了老师的意思,原来老师说的“慢”是这种速度地“慢”。而后的读,还是交还给学生自己发挥,三十几个学生就有三十几种读法。老师的教,只是告诉学生,钥匙在这里,门你们自己去开。而且陈老师很注重学生个人的“读”,而不是全班一起又整齐又响亮地读。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体味的情感也不同,如果一味地齐读,自然没有情感,没了体悟。
慢品言
至于诗歌情感的把握,我的教学目标上写得是“找出诗歌中的关键字词,体会作者情感”。陈老师曾问我,你指的“關键字词”是哪些字。我说是帮助理解诗歌感情的字词。陈老师又问我,你找这些字词的根据是什么。我想说是我阅读经验,但还是忍住没作声。我想我教学思路肯定有问题,就问应该如何确定关键字词。陈老师给我的回答依旧是慢慢想,别着急。
闭门造车无果,给我启发的依旧是陈老师的诗歌教学公开课。他在教《宿建德江》的时候问学生,如果每行删一个字,不影响诗歌内容,你会删去哪个字。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而往往这个被学生狠心删去的字,就是我们老师在教案中的“关键词”,在“一删”和“一比”中,学生很快领悟了古诗中的“情”“景”之意。
这个删字法很有效果。我就想,如果放到《春之古韵》中的三首诗歌里去呢?“好雨知时节”,删“好”变成“雨知时节”也不影响诗歌内容。但这个“好”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呢?为什么作者把“好”形容雨?又如“当春乃发生”,改成“当春发生”也可以。学生不得不把目光注意到这个虚词“乃”上面,“乃”在这个语境是什么意思,应该也会引发一点思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变成了“随风入夜,润物无声”也说得通,但“潜”和“细”字就自然被放大了。“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也可以变成“野径云黑,江船火明”,那么“俱”和“独”就会变成被关注的对象。这么一想,不禁拍案叫绝,我给学生设定好的关键词,竟然通过这种方法自己跳出来了。
学生在对比有了这个词和没有这个词的差异,例如“云黑”描写的夜晚云的颜色是黑色的。而“云俱黑”描写的是夜晚所有的云都是黑压压的,乌云密布的样子。“火明”描写的是江中有船,船上有光。而“火独明”把“云俱黑”这个夜晚的背景衬托地更加黑暗,只留下江上船中的点点灯光。在比较之中,学生会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夜晚乌云密布、独有舟火独明的画面。再如,“好雨知时节”和“雨知时节”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春雨的态度,首联就称这雨是“好雨”,作者“喜雨”之情溢于言表。
引导学生关注品味每句诗中的一个字,这个字往往不会改变这个诗句的意思,但是却是影响这诗歌意境的关键词。找到了关键的字词,加以恰当的想象描绘出诗中呈现的一幅或者多幅画面,最终从画面的细节处寻找诗人或隐或现的情感态度。这种古诗阅读的方法在阅读经验并不丰富的六年级学生中十分适用。
让语文诗词教学慢下来,快节奏的学习中寻找一片栖息地。
参考文献:
[1]罗正芝.浅谈朗读教学存在的状况及改进对策[J]教育教学研究.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