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启龙 岳赵寒
摘 要: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农业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信息化的推广得力于网络传媒,网络传媒对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农业产品的快速流通、实现农民创收、促进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1 农业信息化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高效地向农民传递农业相关信息,现在的网络信息技术是农业信息化推广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它实现了对农民意愿的充分尊重,通过它可以极大满足农民的需求,为农民群众及时提供准确的农业政策和生产供需信息,保证农民群众的农产品畅销无阻。农业信息化的推广还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具体的农资供应信息,更好地引导农民合理购买和使用农资产品。
通过农业信息化,政府能及时掌握农作物生长和虫害的动态,根据动态信息要求农业技术部门制定防治措施,再通过农业信息化网络组织联合防治,控制农作物灾害损失,提升农产品的生产安全工作。因此,农业信息化的普及和推广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架起了科技和农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1]。
2 农业信息化推广面临的挑战
2.1 政府未完全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协调有待提升
在农业信息化推广网络建设中,政府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既要发挥人才、资金的投资作用,又要起到规划协调管理的作用。然而,中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而且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资金和人才未得到强有力的注入,同时还缺乏合理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导致农业信息资源网络建设进展缓慢,无法对现代农业信息化起到促进作用[2]。
2.2 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
信息的高速传输依赖于连接良好的网络。由于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推广建设尚未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很多管理人员思想相对保守,还停留在传统的农耕思维上,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力度以及资金注入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就目前而言,要对基层的县域注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比较困难,除非管理部门能够保证资金投入或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招商引资,这样才能加快我国的农业信息化进程。
2.3 农业信息传播迟滞,信息意识未深入人心
推广农业信息化的直接接受群体是广大农民,但在广大农村基层仍然主要依靠会议、广播等方式传达信息。传播方式决定了农民在科学技术的普及过程中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致使劳动人民缺乏热情和主动。农业信息的传播呈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和低效率的特征,使得农民群众无法及时接触新技术、了解新成果,从而降低了农业信息的转换和利用。同时,广大农民群众淡薄的信息意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速度。特别是经济文化基础的局限性,导致农民无法正确理解信息的作用。网络技术是最重要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农业推广信息化的重要方法,然而大多数农民没有意识到重要性,无法及时通过互联网获取有效的信息[3]。
2.4 基础设施落后,相关人才匮乏
相对于欧美国家而言,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程度不低,农业信息化人才更是极其匮乏。农业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网络技术人才和经济专业人才,需要他们及时地进行农产品信息收集、整理,同时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解决网络用户对实时农业信息的疑惑。因此,需要提高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重视,加强投入和培养力度,提升农业信息化发展速度[4]。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政府职能
政府需要对农业信息化推广工作引起高度重视,树立牢固的农业信息观念,以长远的发展眼光从根源上认知信息资源,以及信息资源能够带来的巨大财富。将农业信息化建设列为新时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施行各级领导督办制度,逐步完善农业信息化推广建设。政府部门需要从政策上对以下两个问题予以重视:一是强化政府关于农业信息化的相关工作。发挥政府的领导和组织作用,实行统一规划管理,调动各职能部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顺利实现农业信息化全面推广。二是加强农业信息化管理和监测。实现农业信息规范化管理,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高效利用信息资源,杜绝信息污染事件和网络信息误导现象发生[5]。
3.2 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
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需要大力增加农业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增强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准,为全面推广农业信息化铺平道路。作为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政府必须对网络建设给予充分投入,增加信息发展和信息系统运维的费用,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快速发展,带领农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3.3 加快网络建设步伐,充实农业信息数据
建立以网络为媒介的农业技术信息推广体系,普及實用的农业科学和技术知识。对现有的数据库进行扩容,扩大农业信息采集、丰富数据内容,逐步构建能够满足不同需求对象的大型综合数据库和网络环境。与此同时,合理运用农业信息化网络建立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从而达到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目标。
3.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全民信息意识
农业信息的人才短缺是我国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建设好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对于农业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通过各级政府开授培训班,建立在线培训和在职培训通道,增强农业信息专业人士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掌握程度。通过专业人士对网络内容进行充实,建立起系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技术信息,实现广大农民在线查找农业信息的功能,增设咨询服务窗口。农民群众可以依靠农业信息,合理将农产品投放到市场,政府可以根据农业信息开展宏观调控。因此,提高农民信息意识,加快农业信息发展利国利民。
参考文献:
[ 1 ] 杨琇涵,李雪,李洋,等.新媒体在农业信息化中的推广和应用[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6):35-36.
[ 2 ] 王博,韩静,臧笑磊.农业信息化在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农业经济,2016(4):19-20.
[ 3 ] 吕进.基层农业推广信息化平台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 4 ] 林志鹏.惠州市农业信息化推广与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 5 ] 石达祺.上海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收稿日期:201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