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体育对培养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

2019-09-10 07:22黄金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9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体育过程

黄金玲

【摘要】体育是学校教育组成部分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中,学校体育实践活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体育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体育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合作与竞争等行为都会转移到日常生活,学习以及社会活动中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调整自己各种状态来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从而提升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访谈各科目老师、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和家长,深入了解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质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校体育;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对学习、生活 以及工作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教育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不断进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教育部门在2003年颁布的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提出了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2011年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五个目标领域中也提出了社会适应的目标领域,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研究目的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从而对人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来适应千奇万变的社会环境,随之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本文从学校体育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竞赛等方面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的体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在图书馆查看相关书籍,通过中国知识网、中国期刊网等网站查阅相关的论文和期刊10余篇。从各个方面深入了解学校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与意义的相关知识。

(二)访谈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相关信息,在撰写前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咨询,访问学校的学生。

(三)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各种各样的案例,来研究学校体育活动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果与分析

(一)社会适应能力的含义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人与社会环境在相互摩擦、互相作用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过程就是社会适应。基本表现为个人为了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条件作出的自身改变从而达到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相适相宜的状态。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适应过程实质是个体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它是个体与群体相处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其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过程。

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但两者并没有实质的区别,都是强调想要适应社会当下的环境个人必须要在这过程中积极主动做出改变;两者的观点都认为适应的结果是达到主体与社会的和谐状态。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个体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从而在社会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的状态, 是人与社会互动互作,并且接受社会活动的一个过程。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人在生理 心理和行为上为了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对其作出调整改变,从而与社会环境形成一种和谐关系的一种适应能力。

(二)学校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的作用与意义

1.体育运动的独特性决定了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

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中,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从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中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体育活动的胜利与失败、合作与竞争、求胜欲望与规则限制、兴奋与紧张等强烈的情绪体验和复杂的互动关系,不断要求学生作出改变来适应当下的环境。体育活动自相矛盾的独特性质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体育活动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现今社会,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学習、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 科技的快速发展又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带来很多弊端。如,过度地依赖网络,导致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思想。而体育活动中不同的体育项目有着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规则,体育活动自身的实践性技能性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特点也意味着体育活动中会出现不同的困难与挫折,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学生不断地思考探索创新和提高才能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传授运动技能,还需要注重学生探索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

3.体育教学的教法学法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种社会关系就是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适应的一种基础能力,是人在社会健康活动的需要。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不同项目的特点。如,体操的保护与帮助、球类的竞争与合作、个人练习与集体练习等。通过不同的教法与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体育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维持良好关系的一种媒介。

4.体育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承受压力、抗挫折的能力

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竞争越来越大,人们遇到的挫折越来越多,压力随之变大。人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经受的各种压力与挫折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理调适的过程。社会适应能力其中两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抗压、抗挫折的能力。在体育比赛中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失败,在训练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在承受失败和面临挫折的过程无凝是一种良好的抗挫折的训练。在竞技比赛中学生会面临各方面带来的压力,或多或少要接受失败的结果。这种过程所引起的心理体验也是学生的一次心理磨练,也是心理调适的过程。学生在调适自身的时候也是在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学校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与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有意利用这些教法。如,保护与帮助、竞争与合作、个人练习与集体练习等。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随时会和自己不熟悉的同学组合,进行合作或竞争的练习。在体育活动中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学会互帮互助、团结协助、体验帮助别人与接受别人帮助的情绪。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安排多种多样比赛方式进行练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有同学之间学会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团结合作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在比赛中同学之间互相摩擦、互相适应的过程,无疑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

2.体育活动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体育活动有竞争也有合作,教师可以多安排有教育目的性的小比赛来进行教学。如,接力比赛,使学生形成你追我赶,争强好胜的竞争意识。在这过程中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养成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体育比赛是最直接、最直观的,多开展校园体育比赛,在激烈紧张的氛围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集体项目的比赛,就能体现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比如,各种球赛、接力跑、体育游戏等。在比赛的过程中,同学之间可能会产生意见不合或者一些误解,这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互相理解、团结合作、互相鼓励与支持,教导学生要学会冷静分析,不能互相指责、推卸责任,使学生从思想和行动上认识到团结合作才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3.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要渗透学生遵守各种规则的教育。“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自觉遵守规则成为人适应社会的一项基本内容。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通过各种项目的体育竞赛,让学生组织比赛,制定比赛规则,参与各种角色。如,让学生学会尊重裁判、服从裁判;遵守比赛规则;通过任裁判进一步熟知和内化竞賽规则;做到公平公正,按竞赛规则执行任务。通过上课让学生明白到,不遵守规则不但行不通,还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从而为今后参与社会竞争,遵守社会各种的规则、法规尊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论与建议

学校体育活动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培养现代综合型人才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采用科学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科,张轩,黄向平.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实践与探索,2016.

[2]吴霞光.体育教学解决社会适应问题[M].中国体育报,2007.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体育过程
雷鸟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我们的“体育梦”
沙漠里的精灵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你容易适应新环境吗
雪花的形成过程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