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2019-09-10 23:16:58王锐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5期
关键词:意识教师教学

王锐

善于提问的倾向是一种健康的学习心理现象,也是学生具有探索精神的体现,而提问的能力要从问题意识和提问意识的培养入手,问题意识又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我们人类都有这种问题意识的自然潜能,如果要使它发展起来,就需要依赖教师的积极培养和激发。

一、培养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人们对未知客观事物做出的自觉的心理反应,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当学生有了这种心理状态,就能够推动他们积极思考,不断的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研究表明问题意识与人的智商、知识掌握情况无直接联系,却与人的教育影响密不可分。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质疑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十分的重要。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发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

二、树立学生的提问意识

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有提问意识。现实中,不少教师自己就缺乏较强的提问意识,不能或不善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教学活动中,他们人书一体,成了教材的化身,成了教学参考资料的代言人。教師没有了质疑的习惯和能力,那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也就成了奢谈。所以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教师必须先行一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其次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采取欢迎的态度,鼓励和引导他们多提出好的问题。提出问题,往往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有心人,为了填补心中酿成的“空缺”,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这样才有可能主动构建知识。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而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高度评价了提问的重要性。

许多科学家的自传,从小就提出了很多问题。人们说这些科学家具有寻根究底的脑瓜,也就是他们从小的时候问了很多的问题。“寻根究底的脑瓜”听起来似乎是一种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其实,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发展起来。我们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教他们如何提问。

三、创设提问的机会

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多么高超,提问的方式如何巧妙,训练的都只是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把更多的课堂提问权力交给学生,就是要全面改变这种情况,将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学生发问为主,使学生敢问、善问,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情况,才有望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大力提高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提问动机,善于创造问题情境是关键。教师要创设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强调师生关系的民主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尊重学生,听取学生意见,学生尊重教师,接受教师指导,同时还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问题的产生总是与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的。同时要让学生有提问的时间和机会,在此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教学实践表明,生生互动要比师生互动更容易使学生产生疑问。因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没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得轻松。由于学生对教师的崇拜、信任造成了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和盲目顺从,使学生的求异思维严重受阻。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进行小组讨论等学生之间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给他们创设更多的提出问题的机会。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提问,除了在课堂上提供的提问机会外,可以让学生自己或学习小组采用一些措施,如:头脑风暴法、给自己提问题等。使他们有更多体验提问的机会。

四、营造宽松的提问氛围

营造宽松的提问氛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当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智慧得以显露、行为得以认同时,才能真正形成宽松、和谐的提问氛围。

(一)鼓励质疑

实践证明,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更能保持心情舒畅,从而迅速地进入学习最佳状态,积极思维,敢于在教学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各种问题。要让学生敢于提问,爱提问,就要改变这种:“老师和书本上的话句句是真理”的信念。要设法让学生懂得:老师也会出错,书本也不一定完全是对。面对大胆质疑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随时发问,鼓励他们质疑不到位、出错的地方,让他们相信自己也能行,相信自己的才华,不要过于担心出错误,更不要害怕别人嘲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学习的小主人;同时,教师一定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这种主动性,特别是那些独具匠心的学生,只要他们敢想敢做,就要重视、鼓励他们大胆的猜测和假设,突破传统的做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不断闪现创造的火花。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行为加以鼓励,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一个人如果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就会增加勇气,提高自信,激起更多的追求。俗话说,聪明的人发现问题,普通的人等问题,愚蠢的人没有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就是要培养每个孩子都成为聪明的人

(二)不急传授

德谟克利特说:“宁肯找到一个因果的解释,也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思考给学生带来幸福。在疑虑、困惑面前,如果教师急于给出结论或拿出结论,无形中就堵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通道。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因此,要想学生多提问题,教师就要克服那种迫不及待告诉学生答案的心理。也可以装做自己也有疑虑,和学生一起共同提出问题。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就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学生的提问提供更多的机会,要保护好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到发现问题的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从而增加提问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学会提问、乐于提问,让我们的教学成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生长点。

猜你喜欢
意识教师教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