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华 余丽芸 王宪青 戴凌燕 王艳红 金美华 王彦杰 唐彦君
摘 要:文章介绍了对分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以及在基因工程课程教学中使用蓝墨云班课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情况,最后谈一谈对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对分课堂;蓝墨云班课;基因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4-0105-04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key procedure of PAD class learning model, PAD class and the practice of PAD class learning model in "Genetic Engineering" based on Mosoink. Finally, some experiences were discussed during PDA class learing.
Keywords: PAD; Mosoink; Gene Engineering
一、对分课堂的理论和关键环节
對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发明的一种授课模式。所谓对分课堂就是把课堂时间对分成半,一半给教师讲授,一半给学生讨论。对分课堂的结构是讲授→内化→讨论。对分的讲授原则主要是精讲和留白。对分课堂讲授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课堂中的知识内化吸收、积极思考及课后的扩展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整个教学过程总是以教师教授为开端,讲授之前学生不需要做任何预习准备工作,课后学生进行消化、吸收、反刍、咀嚼,更强调由自我掌控的个体学习。
对分课堂由五个关键环节组成:讲授、独立学习、独立做作业、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教师对知识内容框架、基本概念及重点难点进行讲解;中间一周时间学生阅读课本,对内容吸收、内化及完成作业;学生回到课堂、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及教师总结;以上五环节主要是针对隔堂对分来进行阐述的。
二、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对分课堂在基因工程课程中的应用
本学期对“基因工程”进行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
开课前一周通过学委将蓝墨云班课的邀请码告知同学们,让同学们下载并安装蓝墨云班课进入班级。在这一周内,让同学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尝试:问卷调查(大家是否进行过网课学习、每天花费几个小时学习等);头脑风暴(如果你是江歌事件3人中的任何一人,你会怎么做);在讨论区里开设一个关于最近新热话题,供大家评论、交流,拉近师生沟通的距离;分享一些好文章到资源中,让同学们观看,并把同学们获得的经验值截图到讨论区,让大家熟悉蓝墨云班课的使用及学习记录情况,一周之后,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问卷调查。
本课程利用蓝墨云班课共推送资源110条,包括视频、PPT、网页分享等,共上传610道题,共建活动201次,开展80余次(头脑风暴、投票问卷、讨论答疑、随堂测试、分组任务等),发布消息44余次。
在课下备课时,将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编制成各种活动,上传到蓝墨云班课,在课堂上,当学生没有思路的时候,以不同形式进行发放,引导学生亮考帮活动的进行。学生们的参与性非常高。
学生在大一、大二时从未接触过蓝墨云班课,对于这一新事物,同学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有很高的积极性:上课用手机签到,让学生随心设计签到图案;不需要传统的举手也可以让老师知道我想回答问题;同学们再也不需要担心“答问有风险举手需谨慎”,同学可以随心在讨论区问问题,或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没有人在讨论区指指点点;以头脑风暴形式发布问题,需要同学们回答时,不结束,同学们之间看不到其他人的答案,各抒己见;学生自己随意安排零碎化时间学习教学资源内容;当我第一次让同学们画思维导图时,有的学生竟然利用软件绘制思维导图,确实使我很震惊,从这些行为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很浓。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移动教学助手,记录了每位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行为,实现了每位学生学习进度跟踪和学习成效评价,学期末教师可以得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评估报告,这是一种即时反馈程序,能够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每位教师的好帮手。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体会
对分课堂既保留了教师传统教学的精华,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实践证明,将“对分课堂”应用于基因工程教学中,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的本质,提高了教学效果。
对分课堂门槛低,任何课程均可应用,任何一位教师都可运用,该方法容易推广应用。不过,每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完美的,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2]王华,刘明玲,任雪飞.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对分课堂实践[J].云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2017:180-183.
[3]马建民,韩杰,王金秋.“动物生物化学”蓝墨云班课实验教学设计方案[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08):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