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总腹痛 当心肠道缺血

2019-09-10 07:22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肠系膜动脉血缺血性

赵大娘70多岁,近半年来时常感觉肚子不舒服,特别是饭后,经常腹胀腹痛,人消瘦了不少。这天,赵大娘在吃过早饭后,既想呕吐又想大便。到了晚餐后症状更加严重了,不仅呕吐多次,还便中带血,这可吓坏了家人。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赵大娘,是她的肠道缺了血。

肠道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水的重要器官,而这些活动都要依赖肠系膜上动脉提供的充足血液来完成。缺血性肠病可分为急性、慢性肠系膜缺血及缺血性结肠炎,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是中老年人特有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缺血性肠病的患病率逐步升高。

症状:以腹痛、腹泻、便血为主

缺血性肠病症状多种多样,其中腹痛、腹泻和便血是主要表现。慢性缺血性肠病多由血管狭窄导致,主要表现为腹痛、间断便血、肠排空障碍(表现为腹胀、排便次数减少)。同时由于肠道缺血导致肠功能紊乱,可出现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泻等症状。由于患者进食后腹痛不适,患者常通过减少进食来缓解症状,继而出现消瘦。

急性缺血性肠病常是由于狭窄的肠系膜动脉血管突然被血栓堵塞所引起,發病急、病情重,诊断困难,病死率较高。

治疗:减轻损伤,促进修复

缺血性肠病的治疗应以减轻肠道缺血损伤,促进修复为目的。慢性缺血性肠病的患者,大多可以进行微创介入治疗,主要是用支架撑开狭窄的血管,恢复动脉血流、降低复发机会。急性肠系膜缺血常需要及时进行动脉栓子摘除术、肠系膜动脉血管重建及静脉取栓术等,争取恢复缺血肠管的血运,保留有生机的肠管。尽管如此,急性肠系膜缺血经及时治疗的死亡率仍高达50%至80%。因此,广大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房颤者,如果突发腹痛,要警惕急性缺血性肠病的可能。

(摘自《大众健康报》)

猜你喜欢
肠系膜动脉血缺血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动脉血与静脉血相互转化的演示方法
腹部MR偶然发现的肠系膜脂膜炎影像表现
急诊患者动脉血与静脉血清血钾的相关性分析
“肠系膜淋巴结炎”要治吗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多层螺旋CT对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的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