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朱楼村,村口特地竖了路牌,标示着“朱之文故乡”。每天,全国各地的粉丝涌入这个小村庄,要看看“大衣哥”长什么模样。成名9年,当初那个穿件破旧的军绿色大衣、穷困潦倒的建筑工人朱之文,生活彻底改变了。
4月11日下午4點52分,朱之文决定开院门了。因为从中午开始,门口就已经围满了人。邻居朱三阔给朱之文打电话,“门口停了八辆车了!”大门打开,像流水一样,全部人都挤进来了,填满了院子。人们的镜头跟着朱之文走,他去院子里浇水了、喂鸡了、坐在板凳上洗手了,最夸张的一次,朱之文去上厕所,发现有人跟着要进厕所门。成名把朱之文的清静生活打破了,每天,院子里挤挤攘攘都是人,求助的、合影的、说要给他看腰疼的,委托他上电视的、来“吸粉”的、看热闹的,朱之文心软,哪个都拒绝不了。
每天,邻居朱三阔拍视频的收入少则100、200元,最多的一天,一个视频就挣了350元钱。除了朱三阔,他的儿子、女儿和老婆,一家人操持十多个账号,都跟着在朱之文家里直播。听说搞直播挣钱,村民们纷纷跑来朱之文家里,最小的7岁、最大的74岁,有个63岁的老阿姨,手上推个婴儿车、怀里抱个宝宝,也跟着拍。朱之文的经纪人高贵估计,村里一千多号人,拍朱之文的,“没有100也得有70、80个”。
朱之文觉得,他是名人,不好发作。实在累了,把门一关、上卧室里睡觉。外面敲门的、喊话的、丢东西的,蒙上被子,也就当听不见。有人给他打电话,“快出来看看吧,有个八十多岁的老大娘,就为了看你一眼啊!”他心软,又起来拍照了。
朱之文在许多村民们心中被认为一年赚几十个亿,钱多得花不完,这样的心态下,他的付出被认为理所当然。村支书朱宇诚告诉记者,朱之文刚出名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现在,他想清楚了,就应该“回报家乡”。(摘自《新京报》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