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几点实践反思

2019-09-10 07:22张燕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44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学案环节

张燕玲

近几年来,清远市清新区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一些新课程理念得到推广普及,推出了“先学后导,激活课堂”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提倡将“讲堂”变“学堂”,以学定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等方式,获取新知。在这课改路上,老师们努力地改变着,并践行着,有收获,也有不少困惑,如组内自学、合作、预展不充分,展示的环节有时不尽如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案中当堂达标检测应该是课上完成的环节,可总是感觉时间很紧迫,有时下课了才进入这一环节,只能课后完成,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时即使能完成也是草草结束等。如何能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完成目标任务,提高“导学案”课堂教学效率呢?结合新课改下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提高“导学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从下面这些方面考虑。

一、有效设计“导学案”

课改课堂中恰当应用精心设计的有效的导学案,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也利于提升小组互助学习的效率,进而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1.有效的问题

有效导学案可巧妙地设置一些疑难和悬念,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引发学生的注意和学习乐趣,刺激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要有层次,形式要灵活多样,自主学习的问题尽量设计的简单一些,不要给学生一阅题就不知从何下手的挫败感,根据内容主题及重难点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由浅入深的问题。如在《水的净化》这个课题的教学中,我在学案导学中设计以下一连串的问题:(1)一杯从池塘里获得的泥水能直接饮用吗?(2)我们日常饮用的自来水来自哪?(3)自来水厂经过哪几个步骤来净化水源?每个步骤都有着什么作用呢?(4)净化水的措施有哪些?(5)一些看上去澄清透明的水是否就是純净物了呢?有什么方法可以获得纯净的水呢?然后在这些大问题后又分别设计了过滤、蒸发的操作要点,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的作用等等各个小问题,并以填空的形式呈现,这些问题有层次、有梯度,它步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层层开发学生思维,一连串问题串联起课题的中心内容,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课堂达到了有效教学。

另外,在学案设计中可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在知识回顾、自学新知中以开放性问题形式提出,问题尽可能以学生生活实际为背景,问题体现生活化,教会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把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现象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到新的知识。比如,在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的分子概念时,联系生活实际,我在学案中设计让学生想一想一些日常生活现象中的“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可以闻到花香和酒香?为什么湿衣服在太阳下很快就可以晒干?为什么红墨水会把水染红?为什么把糖放在水里不见了,水却变甜了?为什么1体积的水加1体积的酒精后不等于2体积总和的溶液等等。以此引导学生了解分子的存在及分子的相关性质。这样下来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和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易于、乐于接受和掌握了所学知识,达到有效教学。

2.有效的练习

练习对学生掌握、消化当堂知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案导学”各环节中须设置有效的练习,每份导学案中的练习题题量不能过大,要精选精练,以达到有效教学。学案中练习要针对性强,紧扣当节的重点内容,选题时要注意题量、题型、深广度、有没有体现本节课的精华四点等要素。一般来说,题量不需多,5到6题便可,题型适量,分层次,难度不要过大,多以选择、填空为主。例如在学习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时,我在学案“合作探究”这一环节中设计了如下三个层次的练习(1)CO2、P2O5;(2)NH4NO3、(NH4)2CO3;(3)CuSO4·5H2O,这样层次分明,由浅入深,让学生一步一步完成学习目标。

3.有效的梯度和对比

导学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分析等能力来考虑设计,各环节的设计要由浅到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能够拾级而上,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调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常头疼又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学案中应将知识简单化、明朗化、规律化,通过学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如在《物质组成的表示式-化学式、化学式的意义》的学案设计中,对于解决“化学式的意义”这一知识点,我一开始设计了如下问题表格。

一个班教学并学生小组讨论后,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个表格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去描述填写,这部分内容“卡”了较长时间,课堂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这原因,我更改学案表格如下。

学案根据实际重新设计后,提出的问题变得有梯度有对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得学生易于去讨论、思考、探究,促进了学生发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了提高,教学也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有效使用“导学案”

新课改教学要重视使用导学案。导学案中各环节均设置有效的练习,那如何使导学案达到最大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要做到认真对待,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积极性,落实各个环节,正确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学案中自主学习内容创设相关情境快速导入课题,然后由学生独立思考学案中“合作探究”这一环节的探究问题,后由小组讨论,充分交流后,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学生间质疑,析疑,教师及时针对讨论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提示,引导学生形成探究问题规律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后由学生对点完成“学习致用”,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最后,学生在5-10分钟内独立完成“达标检测”,学生初步交流后由学生代表分别展示,学生提出疑问,学生解说,教师作出适当的点评,指导学生学习解题技巧和归纳解题方法。在课堂检测这一环节中,我常采纳小组比赛展现的方法,让每个小组成员有竞争意识,形成危机感、紧张感,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同学们在课堂中你追我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老师们若能做到认真对待,落实各个环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一定会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能力,成为学会学习的人的,那课堂的有效性也就事半功倍了。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学案环节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
“比例尺(一)”导学案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