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题发挥。
借课堂“插曲”,强化数学表达与倾听
圆的切线这节课,引导学生探索出切线长定理后,我提出对思维更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让圆外一点P在对称轴上动起来,会发生什么?”学生小组交流时,我发现同学小A在努力说服同组同学接受自己的观点,但是本组同学却认为他在答非所问。这让小A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只见他用小拳头边敲着课桌边道:“我说的就是那个意思!”言语中带着被误解的委屈,甚至都用手抹起了眼角。
我看出了他们的观点其实并无本质区别,只是表达的条理性和直观性不足而引发误解。我假装没看到他们的争执,在集体交流时,特意让小A和其他同学各自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小结:我将双方的观点都进行板书并有意识地体现了各自的逻辑关系,分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在表达数学观点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在倾听他人数学观点的时候要有逻辑的梳理。
借学生讲题,让学困生重拾自信
每堂课上,我都会让学生讲解一些题目。此时,我会认真观察学生的听讲状态,一个学生讲完题后统计听懂的人数,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则会让一些同学再复述一遍。
一次,我让小B同学复述一道题的作法,她很坦然地說:“我刚才没听!”
小B因为几次考试成绩低而对数学学习出现了抵触情绪。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给予了她更多的关注。此刻她的表现让我担忧,我对她说:“这道题难度还是很大的,我估计很多人都没听懂,所以请一名听懂的同学再讲一次,然后请小B再帮我们复述一遍,好吗?”出乎同学们的意料,之后小B的复述非常完美。
我借题发挥道:“我发现小B的学习能力特别强,听一遍就懂了。我还特别关注了她在倾听的时候,那种专注状态非常美。如果这种专注能坚持下去,小B可了不得呀!”我边说边伸出了大拇指点赞。在这之后,小B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上课能够认真记笔记,还主动阅读数学教材。再后来,考试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
小结:这次的借题发挥,帮助她建立了自信,成为她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