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艳飞
摘 要:教育应该回归本真,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方法形成和巩固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应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常来说,让课堂活动起来,让学生行动起来,让学习环境适宜起来,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自主学习
一、在生活问题中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的形成除了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也十分重要,只有积极配合教师,并且主动激活思维,积极思考问题,才能在主观意愿下使自我的数学思维逐渐建立并提升。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时,要尽量设计贴近生活,便于思考,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情境。我认为,从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能够有效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的头脑活跃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炼数学知识。
比如,在除法算式中,如果存在除不尽的情况,可以通过“进一法”与“去尾法”解决问题。比如,可以用商的近似值解应用题。取商的近似数的应用题时,先出示题目:小红的爸爸要将3.2千克酒分别盛在几个玻璃器皿中,每个玻璃器皿最多可盛0.5千克,需用几个玻璃器皿?先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答出所需玻璃器皿的数量时,主要是观察3.2千克中有几个0.5千克,教师再让学生猜一猜所需玻璃器皿的个数,然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果。最后所得的数是6.4,再提问学生:“如果用四舍五入法,我们需用6个玻璃器皿可以吗?”学生会说:“不行。”教师再提出问题:“为什么?”学生都回答还需要再准备一个玻璃器皿盛装剩下的0.2千克油,最后得到的答案是需要有7個玻璃器皿方可。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猜测进行验证,老师指出,有些得数是不能四舍五入的,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位,这种方法也称为“进一法”。随后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去尾法”。因为这些例子与我们的生活存在密切的关系,学生很容易理解与掌握,这样学生探求新知,培养思维能力的动机得以引发。
二、在作业设计中培养数学思维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天地,巧妙地利用作业,同样能够起到锻炼他们数学思维的作用。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切不可盲目、随意,要有目的性地设计作业,多角度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首先,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
三、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一)由学生提出问题
周末,秋高气爽,阳光格外妖娆,不舍得浪费任何一寸光阴,我早早地起床了,今天爸爸带着我去外婆家游玩,途经乡村田野,顿时被秋收的喜悦所折服。黄黄的稻穗,压弯了枝头,在劳作者的脸上透出满满的喜悦。但爷爷的一句话顿时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孩子啊,你观察到田间收割稻子的2个人了吗?他们2个人采用不同的路线在割稻子,你说说看,他们2个人采用什么样的行进路线割稻子效率最高啊?”顿时傻眼了,原来简单的割稻子也有这样的学问啊,不禁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二)研究方法
1.画图法:绘制割稻子前进路线图,方便计算。
2.计算法:计算出各条割稻子行进路线的路程,比较各路线的距离。
3.递推法:计算出最短路线。
(三)研究过程
1.简化路线图。对于割稻子行进过程中的最短路线问题,我们把它归结为几种路线图,记得在课堂上,老师曾经说过,两点之间的距离,以垂直线段最短,也就是说我要想知道割稻子过程中行进的最短路线,就要尽量走垂直的路线。
2.计算路途。采用比较法,比较两个图中的路线距离。路线一中的A-1、10-B与路线二中的A-1、2-3相等,路线一中的1-2、3-4、5-6、7-8、9-10与路线二中的1-2相等,路线一中的2-3与路线二中的4-5、9-10相等,路线一中的4-5、8-9与路线二中的3-4、7-8、6-7相等。
经过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路线一中的6-7长度小于路线二中的10-B加8-9的距离。
结论:路线一中的稻子收割行进路线比路线二中的稻子收割行进路线要短,采用路线一中的稻子收割行进路线能够提高稻子收割的效率。
(四)研究结论
对于分析比较法,这种方法的解题步骤为:先画出路线图,找出各点到终点的最短路线,然后通过不同路线图进行比较,求出全过程的最短路线,还可求出图上任一点到终点的最短路线。但是我发现这种方法解决的问题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计算有点麻烦。对于实物演示法,这种方法的解题步骤为:先画出路线图,找出各点到终点的最短路线,然后通过不同路线图进行比较,再用实物细线放置到线条上,最后抽出实物细线进行测量比较。这样的方法简单易懂,容易操作,直观性很强,而且一看就清楚了。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也是新时期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玉荣.基于思维能力提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4):130-131.
[2]卢富娜.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学周刊,2017(19):79-80.
[3]董斐.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3):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