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谱系下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研究

2019-09-10 11:13:53钟才艺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9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现状对策

钟才艺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赣南地区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赣南地区红色文化融入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如何促进红色文化谱系下赣南地区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政府应引导政策支持,打造红色文化发展平台;着力培育企业主体,带动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突出文化继承与再造,增强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新动力。

关键词:红色文化;体育特色小镇;现状;对策;

1 前言

自21世纪提出“红色文化”概念以来,红色文化一直是我国的热门话题。所谓“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赣南红色文化则专指在赣南革命历史上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赣南红色文化也称中央苏区文化,既是始于井冈山的红色文化的全面展开和深入发展,又是后来长征精神和延安红色文化的先河和源头,是中国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形成和发展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体育特色小镇是以体育为载体,聚焦文化、旅游、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明确产业定位与文化内涵的聚集体。[1] 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通知》,明确指出到2020年,在全国扶持建设一批体育特征鲜明、文化气息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生态环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该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红色文化的挖掘与弘扬需要新的平台,而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区域特色文化,因此将红色文化与体育特色小镇相结合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建设红色体育小镇,不仅可以推动赣南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而且可以加强国民革命传统教育,对增强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操,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2]

2 赣南地区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现状

2018年1月江西省政府在发布的《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加强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红色体育文化的整理与研究,开发蕴含红色基因的体育休闲项目,打造红色运动会,发扬红色体育精神。重点支持赣州市大余县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首批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发挥示范性作用。”

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的罗坑体育小镇于2015年起依托江西省体育局授予的全省唯一“山地自行车运动基地”的专业品牌,不断深化“体育+旅游+扶贫”理念,开始着力打造具有山地自行车运动特色的赣南首个体育小镇。其中全省山地自行车运动基地项目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有全国同类基地中面积最大的占地16000平方米的赛事广场,“体育+旅游+扶贫”产业已现雏形。

目前,在赣南地区唯独赣州市大余县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被入选为国家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笔者通过访谈多年致力于丫山体育小镇建设的大余县体育局负责人林菁了解到该小镇总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总投资30.6亿元,小镇的开发创造了近2000个就业机会,2018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收入1.7亿元。小镇先后策划和承办了江西省群众登山健身大会、第六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2017年中国(大余)山地马拉松赛等省内、国内品牌赛事。靠休闲体育搭台,山水人文待客,丫山的绿水青山逐渐变成“金山银山”。

赣南的红色文化资源即是塑造文化赣州的重要名片,又是赣州红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3]将红色文化融入体育元素, 对推动赣南地区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 丰富红色文化资源, 还原革命老区历史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然而,通过走访赣南地区的体育特色小镇, 寻觅不到红色文化与体育特色小镇相结合的踪迹, 体育特色小镇内并没有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特色的标语、条幅、比赛项目等, 当地政府对红色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 致使红色文化融入体育特色小镇的构建发展困难重重。传承红色文化经典, 是赣州等地区加强红色体育文化交流的核心任务, 让红色文化融入体育特色小镇, 才能为体育特色小镇增加新的卖点。[4]

3 促进红色文化谱系下赣南地区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路径

3.1 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打造红色文化发展平台

政府在推动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进行积极的引导,做好管理工作,把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负责到位。政府出台支持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 为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同時要立足历史文化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良好产业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做好规划引领,系统谋划体育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方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 延伸并积极拓展相关产业, 提高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品质。在开展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 要充分参考借鉴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 挖掘自然资源优势, 然后充分利用各类媒体, 扩大小镇的整体影响力, 以特色体育项目为抓手, 大力推动住宿、餐饮以及理疗等相关产业进步, 建立体育、休闲旅游和理疗等契合的新发展业态。[5]

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与体育特色小镇旅游区域间的合作。要确实改变当前红色文化与体育特色小镇各自为阵、资源分散的状态, 实行区域间的配合与联动。

3.2 着力培育企业主体,带动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着力培育企业主体,体育特色小镇应围绕形成整套的建设运营模式,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体系,结合降成本优环境,大力扶持、培育特色小镇多元企业经营主体。比如,可以在体育特色小镇中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采取合作合建、利益共享等方式,先后引入投资企业,打造运动竞赛、探险拓展、健身健美、养生保健等多类运动休闲项目,使产业集聚成“乘数效应”。同时,要带动全产业链的协调发展,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做好市场营销、项目推介等工作,不断提升特色小镇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融合科技元素,强化服务,推动户外运动用品的供应,最终将体育运动与工业、科技、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有效调动多元创业主体能动性,迸发出多彩蓬勃的“双创”新活力。

3.3 突出文化继承与再造,增强小镇发展新动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体育特色小镇的内涵、风情和灵魂也是游客和居民追求的目标。文化享用主要针对的主体是体育特色小镇的原著居民,他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饕餮盛宴”的长期享用者。在体育特色小镇中对其所营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集中展演,以突出体育特色小镇的文化表达。[6]特色小镇,根在文化。在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应注重挖掘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元素的植入、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品牌的塑造,打造独具有文化魅力的体育特色小镇。

参考文献

[1]王鼎,廖萍.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研究回顾与前景展望[J].体育科技,2018,39(02):110-111.

[2]胡继光,姜封庆.“绿色崛起”视角下赣南地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8,39(02):102-106.

[3]邓显超,孙连红.发展红色旅游与提升赣州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农业考古,2008(06):158-160.

[4]刘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红色体育文化传承与产业构建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09):298.

[5]吕晓林,金霞.跨界融合视阈下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05):20-22.

[6]胡昌领.体育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建设理念与精准治理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8,39(03):69-74.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43:49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