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璐
[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缺血性肠病的临床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4月-2019年8月消化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肠病患者56例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经内镜证实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肠道息肉患者共5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后24 h内D-二聚体、炎症指标及凝血指标的差异,并进一步比较在剔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D-二聚体、炎症指标及凝血指标的差异。结果:入院后24 h内检测两组D-二聚体、白细胞计数(WBC)、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值。在去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D-二聚体、白细胞计数(WBC)、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差异仍显著(P<0.05),同样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值。结论:D-二聚体对缺血性肠病具有临床早期诊断价值,可有助于预判缺血性肠病,从而减少漏诊率及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D-二聚体,缺血性肠病,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574;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2-0175-02
缺血性肠病是因小肠或结肠血流减少、灌注不足引起的不同程度肠壁坏死的疾病,可以定义为血流减少以致不足以维持肠壁组织细胞代谢功能的水平。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部分严重病例尤其为急性肠系膜缺血可进展为肠梗死、急性腹膜炎、中毒性结肠炎,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因此,寻找一种简便方便的生物学指标对早期诊断缺血性肠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和D-二聚体对其的诊断意义,旨在早期预判缺血性肠病,提高临床工作对其警惕性及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4月-2019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诊断为缺血性肠病的患者,入院患者年龄≥18岁且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急性病程,临床表现以腹痛、便血为主,便后腹痛缓解,可伴有腹泻、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②CT或CTA主要可见病变肠段肠壁水肿、增厚、异常强化,腹主动脉、腹腔干或肠系膜动脉狭窄、栓塞等。③结肠镜下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血管网消失,可有部分黏膜坏死,病变粘膜与正常肠道分界清楚。并收集我院同期收治的年龄≥18岁并经内镜证实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肠道息肉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除外以下患者:①有以下疾病史:包括大肠癌、炎症性肠病、家族性息肉病、原发性血脂代偿异常疾病、其他器官恶性肿瘤及合并肝、肾、心、肺、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②有以下情况:包括结直肠手术史、肿瘤家族史、具有慢性血管内凝血史、资料不全。其中,观察组男11例,女45例,平均年龄(63.4±11.2)岁;对照组男16例,女40例,平均年齡(60.4±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共35例患者存在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心房颤动、大动脉炎,对照组中共21例患者存在上述基础疾病。将其剔除后,观察组中剩余21例患者,对照组剩余3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研究对象入院24h内抽取肘窝处静脉血,并检测指标包括D-二聚体、白细胞计数(WBC)、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根据人选及排除标准,确定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上述各指标情况。
1.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检验结果对比 观察组中43例患者D-二聚体升高(76.8%),对照组中10例患者D-二聚体升高(17.9%),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值。两组间炎症指标及PT、TT、APTT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中其值仍在正常范围内,详见表1。
2.2两组检验结果对比 观察组*中15例患者D-二聚体升高(71.4%),对照组中*4例患者D-二聚体升高(11.4%),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值。两组间WBC、PT、TT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中其值仍在正常范围内,详见表2。
4讨论
缺血性肠病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其可分为缺血性结肠炎(IC)、急性肠系膜缺血(AMI)和慢性肠系膜缺血(CMI),其中缺血性结肠炎最为常见。本病可发生于小肠及结肠的任何部位,其中急性肠系膜缺血好发于小肠,缺血性结肠炎则以结肠缺血为主。本病多见于左半结肠,尤其以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为主。
缺血性肠病的发病危险因素有很多,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心脑血管疾病史、长期使用相关药物等(强心药、激素等)。缺血性肠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患者通常伴有相关基础疾病,尤其是有血管危险因素的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周围血管疾病。
导致缺血性肠病发病的主要机制包括非血管阻塞性缺血、血栓性动脉闭塞以及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由肠系膜微血管灌注不足引起的非血管阻塞性缺血是缺血性结肠炎最常见的机制,此类型的缺血通常在脾曲和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最为突出。由于内脏和全身动脉系统双重供血,直肠缺血并不常见。血栓性动脉闭塞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常伴有心血管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心房颤动、心脏辦膜病等。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起源于肠系膜静脉阻塞和继发性动脉痉挛,最终致肠道血流灌注不足。
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以腹痛、便血为主,便后腹痛缓解,常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广泛的鉴别诊断、多种疾病并存的非特异性症状以及难以确定缺血性肠病的诱因,增加了诊断的难度,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腹部体征不明显,因此早期正确及时诊疗对于缺血性肠病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缺血性肠病现有的检查方法大多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目前,结肠镜检查已广泛地应用于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它不仅能直观的观察病变,同时能对可疑肠道病变进行活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临床上检查方式虽多,但同时也存在费用较高、技术复杂、操作费时等不足之处,故临床仍需探寻简单便宜的检验检查方式。
目前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已逐渐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交联后再经水解而产生的降解产物,是目前发现的高敏感性早期标志物,但特异性较低。研究表明,D-二聚体通常在动脉或静脉闭塞时升高,而在非阻塞性急性肠缺血时中仍处于正常范围。最近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D-二聚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為0.81,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研究中,观察组入院后24 h内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其值高于正常值,提示D-二聚体对缺血性肠病具有临床早期诊断价值,可有助于预判缺血性肠病,从而减少漏诊率及降低死亡率。在剔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周围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患者后,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且高于正常值。在缺血性肠病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急剧升高的潜在机制可能很复杂。由于肠道血管微血栓形成后,出现微循环障碍后,纤溶系统被激活,从而导致D-二聚体的含量增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纤维血栓形成的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也同样会增加。本研究剔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结果提示D-二聚体的含量仍异常升高。由此说明,D-二聚体升高可作为缺血性肠病的预判依据。观察组与对照组中炎症指标、PT、TT、APTT水平虽然有统计学意义,但其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在临床工作中指导意义不大。
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诊断时,可以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预估相符合的疾病,同时根据D-二聚体水平,预判是否为缺血性肠病,并据此展开有的放矢的检查,由此可降低患者痛苦,提高诊疗效率及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