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学
摘要:“真人秀”节目自在中国兴起后,已经成为在校学生课下讨论的话题和模仿的对象。其中蕴含的以“趣味”“实践”“合作”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正是儿童美术教学“基于学”的追求方向。近年来,我们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为课题,以“翻转课堂”研究为突破口,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美术课堂,进行了许多实践研究。但是,“基于学”和“基于教”这两种理论所产生的矛盾仍然存在,怎样真正激活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中好学、乐学,是信息技术条件下美术课堂教学面临的新挑战。本文通过对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来分析“微课秀”对美术教育构建策略上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趣味 实践 建构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学生们聚在一起讨论着电视“真人秀”节目,如《爸爸去哪儿》《一年级》《奔跑吧兄弟》等。不仅如此,他们也会模仿节目,自编自己的游戏,还用美术的方式制作“名牌”,编画“路线图”等。这些自发的学习让我们感到吃惊:是什么力量能这样吸引学生?为什么“真人秀”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学和模仿能力?我们怎样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翻转呢?
一、模仿“真人秀”,用“微课秀”激活美术课堂
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为儿童的而不是为教师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所以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
近年来,我们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为课题,以“翻转课堂”研究为突破口,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美术课堂,进行了许多实践研究。可是,“基于学”和“基于教”这两种理论所产生的矛盾仍然存在,怎样真正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中好学、乐学,是信息技术条件下美术课堂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1.从“普通学生”到“明星角色”的转换。我们把一台小型摄像机带到班级,给班里的上美术课孩子全程录像,像电视台热播的“真人秀”节目一样,摄制、编辑、合成的节目名称是《我们的快乐课堂》。学生们忽然发现自己成了拍摄记录对象,成了节目的主角,于是充满了学习的兴趣。
2.从“漫不经心”到“临场作战”的转换。挑战、竞赛、乐趣,是“微课秀”的特点,这种真实感、趣味性,非常符合学生青少年时代的心理特点。学生充满“实践”的欲望是最好的学习驱动力。当把摄像机架到班里的时候,学生的确感到了好奇,不过,学生并不知道老师想干什么,接下来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被老师的摄像机记录下来。一个星期后的课堂上,老师不声不响,在喧闹中打开了自己录好的视频,伴着音乐。渐渐地,班里的讲话声小了,小动作停止了,然后是笑声和齐刷刷的目光,场面有点让人震撼。学生们忽然觉得“被什么力量控制着,让他们在后面的课程里必须认真起来,不能落后”。
3.从“漠不关心”到“团结协作”的转换。我们的课堂需要一个“体现学生主体”的媒介,在美术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们从视频里不仅能看到班里同学好笑和开心的一幕,也能看到自己尴尬、无奈的另一幕,这种正面与反面的碰撞,让他们的认识更深刻。许多学生在看完节目后觉察到,美术学习实践经验的获得离不开集体的激励。
美术课堂围绕的“激励”教育、 “精美”设计、“生活”与课堂有机融合、“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是多维的结合,只有依靠学生“内省”动力的激发,才可以激活课堂教学点,让建构成为可能。
二、“微课秀”美术教学为学生提供“秀”的舞台
从孩子们的脸上可以观察到,他们开始学会尊重,开始有所期待,他们仿佛爱上了这档“节目”。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全国研讨会专题报告》中指出:“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我们学校美术工作室于2014年推出学校“微课秀”节目。起初,节目的制作比较简单,拍摄角度比较单一,但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课堂教学的需求使得我们的想法越来越多。
1.“秀”还原真实,让美术教学更加接地气,让课堂更有效。
“秀”有很強的纪实性、人性化、游戏性。一方面学生在美术课堂的一举一动都能视频化,另一方面教师把视频纪实加工课程化。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表现时,对课程的喜爱情绪更加高涨,他们的参与性被调动起来。
(1)“秀”出核心理念。能力目标、态度目标、知识目标在视频的分解、重构、注释下,显得格外清晰,异常直观。上课、下课学生都蜂拥而来,了解、询问他们的表现。有了这样的情境基础,我们的“秀”节目便可以将学生引向更深入的美术课程目标教学上去,而这种真实,是围绕着学生课堂发展,以“生”为核心和根本 “秀”出来的。
(2)“秀”出丰富多彩的创作能力。在编辑视频时,采纳学生建议,在视频画面中穿插图片、漫画、动画等文化元素,融入故事情境、事例情境以及歌曲情境等。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使学生容易领悟有关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美术教学内容中的精髓,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学生在镜头下饶有兴趣地画出、剪贴出、泥捏出合理的景象,他们尽情地创作,展示自我,创作美好的未来,他们毫不造作,因为“秀”营造的是真实课堂。
(3)“秀”出有效的评价方式。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视频的编辑可以实现对每个同学的优点关注,在每次编辑视频时提醒学生相互借鉴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还能经常听到“他画的比以前进步了”“他的颜色涂得好”“我要学”等相互赞美、鼓励的话语。
(4)“秀”出课程方式的拓展和延伸。在视频拍摄中,我们的想法越来越多,学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为了让“秀”的内容鲜活,又体现课程的合理性,我们紧紧围绕课堂三环节——导入、共同探讨、学以致用,最大限度地拓展到课外,拓展到生活实践中。有的需要学生在课下做大量准备,有的需要集体参与共同完成,有的则涉及主题创作,有的是对个人学习效率的长期跟踪。好的教学效果,得益于科学的、以“秀”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安排。
(5)“秀”出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和教师风格。
在“秀”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教师必须以最大的热情和爱心对待所从事的工作,才能在教学中关爱学生、理解学生。我们完全把自己放在“学习的位置”看教学,放在“研究的位置”看教学,放在“伙伴的位置”看教学。我们习惯走进学生中间讲课,与他们一起动手实践,以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份参与活动。因此,情感交流成了教学中的“营养食粮”。
在“秀”为主体的教学中,我们教学的姿势、动作受个人风格、气质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更亲切、谦和,增加了用手势、眼神来暗示,用面部表情来表示赞同和鼓励。“秀”的课堂让我们教师上课时的着装和仪表变得质朴大方、整洁素雅,完全褪去了慵懒和过分修饰。 我们格外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艺术创作。只有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图,才能恰当地提出建议和给予“秀”合理的帮助。我们避免以个人的好恶进行作业评价,为此还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使自己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掌握多元文化艺术知识。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更大的包容心,帮助各类学生发展自己,更好地支撑“秀”的核心。
2.“秀”让课堂反转更彻底
我们需要的素材越来越多,视角不停地在学生中转换。学生也主动要求做“学生作品鉴赏”的视频节目,做“谈美在身边”的视频节目,同时在剪辑中配上有趣的评语。学生也把自己在课堂上的囧像和微怒的表情编在一起做比较,仿佛越来越觉得课堂里发生的一切都是“宝”。“微课秀”节目仿佛变成了一个研究的“平台”,充满魔力般吸引着课堂的一切。
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是美术的学科特点,当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介绍制作方法并录制视频,拍摄成 “秀”的节目时, “翻转式课堂”便彻底转变了教师观、学生观和课堂结构观,转变了美术课堂的操作行为,从而充分体现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秀”把互动合作推向高潮
在“微课秀”节目中,我们注意游戏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情境创设的精彩在于生动,所以我们灵活处理课程内容。最鲜明的表现是,把课程内容设计成一部情景剧或一场关卡任务闯关赛,突出学生体验美、感知美的探究过程。我们不看中个人展示,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身为主角的重要性。我们的镜头一直都处在来回移动中。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不断地享受共同探究的喜悦,学习共同体也渐渐形成,集体感、荣誉感、任务感变成了责任和义务。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逐渐抖出一个个“包袱”,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进行交流、磨炼、碰撞,当在节目中“秀”出风采时,他们得到更多的力量和鼓舞!
三、“微课秀”秀出了更多的文化认同感
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自然和社会、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处处体现美术文化教育的重要,“微课秀”利用的是视频编辑技术,得到的却是对美术文化传播的深刻理解。
我们为学生开展“微课秀”节目,目的是给学生搭建更加有利的美术学习平台,让美术教学的手段能夠串联在一起,形成有机整体(如用视频记录、编辑定期举办的各种校内优秀美术作品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省市区乃至国家级的美术大赛,利用地理优势参观形式多样的大型美术展览,走进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等),使学生在浓郁的美术氛围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并同构到课堂的“秀”节目中,形成资源,变成“微课”,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秀”的存在中获得对美术课的认同感。
四、结语
我们通过“秀”来引发学生交流情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理解自己或者他人,从而把握自己小世界。“真”“秀”“情”“魂”,是“秀”节目核心价值。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之上更好地拓展节目的发展空间和改造余地,不断找到新的亮点,做好美术课程校本化的创新,保持其恒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画报版社,2002.
[2][美]杜威.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刘春梅.为儿童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D].秦皇岛市海港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4]王仲启,叶澜:构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N],社会科学报,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