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兰玲 秦佩剑
摘要:僵化的语文教育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从非智力因素入手,尊重语文的本真,从家庭、课堂、课外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关键词:一袭书香 尊重思维 绿色评价
语文是个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万花筒。刚入学的孩子对她充满了新鲜与好奇,然而,一旦进入语文这个围城后,便争先恐后地想往外逃,再没有原先的激情:日复一日的词句简单操练、篇章的虚空分析、堆积如山的练习再也无法让学生对语文提起精神。如何激活语文,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是一线语文教师的职责,我们在多年的工作中做了以下践行:
一、先“通情”后“达理”
1.教育的触角先向家庭延伸
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使家长对孩子的阅读有了功利性选择,他们给孩子买的书、让孩子读的书都与分数挂钩。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家长会上先深情地对家长说:“生命这本书,要靠孩子自己去写,多读书、读好书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再向家长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高校录取制度的改革。这明确了老师对孩子的读书要求,并指导家长买什么样的书对孩子“开卷有益”。在老师的鼓动下,许多家长认真研读课本,上网查询资料,给孩子买了一些对学习和成长大有裨益的书,并督促指导孩子阅读。
2.带一袭书香进课堂
人容易受到濡染,所以才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自幼爱读书的我深懂读书之奥妙,于是我搜集了大量的经典名著、科普读物等摆在图书角里,抱着“板凳宁坐十年”的精神,在布置得温馨可人的教室里,带着些许惬意,老师和学生深深地陶醉在这淡淡的书香里,师生一起或读或写或议,时间过得充盈而飞快,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并能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调动这些储备。我们带领学生走进遥远的历史、迷人的文学、火热的时代、深邃的生命世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其乐融融。
二、感受成功的快乐
小学生的兴趣具有不稳定性,而读书又是个长期行为,要使他们读书的兴趣具有持久性,必须先激发动机,只有激发动机,才有继续前进的动力和勇气。为了让他们获得积极动机,我们从一点一滴上找契机:我们的板报从不摘抄,完完全全是孩子们自己的东西。我们有自己的“箴言栏”,里面的每句话都是我们学生在阅读过别人的东西后内化成自己的感悟,要言不烦、精辟感人。老师在每一句感悟前面给他们加上一个鲜红的星子符,孩子们激动万分。看着一句句闪光的语言,我们也很激动。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当我们议论小女孩冻僵的脸上浮现出的笑容时,李伟同学感慨地说了一句“人靠希望活着”。课后,我让他把这句话写进箴言栏里。在学习《穷人》时,我根据实际情况配读了《诫子书》和《中外名人佚事》里的文章。孩子们知道了“俭以养德”,了解了李嘉诚 、比尔·盖茨的节俭操行,张雷同学深有感触地写道:“人家能富日子穷过,我们绝不能打肿脸充胖子。”诸如此类的“箴言”,启迪着每一个孩子,净化着教室的角角落落。每一期的板报,箴言栏里的每一句话都聚焦着孩子们熠熠生辉的眼神,这眼神慢慢转化成一种豪情,使他们以一种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孩子总是有差异的,对不优秀的孩子我们依然有夸他们的理由,如在朗读时,可以这样鼓励他们:“到目前为止,你是读得最出色的人”,“这个句子读得多好听呀,再读一遍,让大家仔细听听”,“你读得最响亮,站起来就要这样大大方方”, “你读得最好听,如能加上表情就更好了……”这样的表扬与评价,使学生如沐春风,对其他孩子也是一种教育和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劲头更足了,渐渐地由阅读变成了“悦读”。
成功的感觉是美妙的,她带来的魔力是无穷的,她使孩子的思想在瞬间升华了,她使孩子的能力在无形中提高了。
三、尊重孩子的个性思维
我们要杜绝“唯美”的教学。教学提倡人文性,但人文性不是个虚幻的口号,它渗透在教学的细枝末节中,不是把课“秀”得花枝招展,为情造情,对教材的过度开挖,这只能使学生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并没有学到多少东西。课备得再好,不适宜学生就不能用,不要把自己的观点或权威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应该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及相关的课外书,查工具书,自己去体悟,老师从旁指导,哪里有“死扣”,就带着学生一起去解;哪里有风景,就陪学生多驻足一会儿,一起议议这个单元围绕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谈谈对每一课的感受,对学生争议较多的地方挑出来理一理,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允许孩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为学生寻找源头“活水”
我们常听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还有的说教师要有一缸水,或说成教师应是个水塔等,总之是讲教师要知识渊博,而我却觉得教师有多少“水”不是很重要,能给学生多少“水”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拥有源头“活水”。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如何为学生寻找源头活水呢?
1.不打擦边球,教学生如何发力
教师要对文本有自觉的敏感,能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明白哪些词句能对全文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哪些词句最能反映作者的或这个时代的特色。如指导学生读鲁迅的《秋夜》,开头一句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我先让学生分析这句话。学生感到很费解:一代大文豪鲁迅和那么多编者怎么能容许出现这么啰唆的句子?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查找有关作品的背景资料,学生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着眼点是要传达出一种扰人心烦的单调之感和寂寞之情,为全文奠定了基调。再如读李白的诗,可以通过讲解“三千尺、三千丈、高百尺、深千尺、天上来、日边来”这些看似简单的字词,使学生读懂李白的浪漫与夸张。
2.走近作者,培养一颗细读精思的慧心
有的教师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形象思维,因此阅读教学便用了大量的图解,大片制作般地采用了多媒体展示的方式。课堂气氛看起来很好,殊不知这些东西妨碍了学生走进语文,尤其在高年级,抹杀了学生对语文的敏感。而有的教师则喜好分析,滔滔不绝地讲,把课文肢解得不忍目睹。其实,文章是人写出来的,要想走近它,就必须细读精思,跨越时空走近作者,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我们应重点从“写什么、为什么写、作者这样谋篇构段的原因是什么”等方面去引导,以读导思,在读和思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吾之心”。
3.设计绿色作业,进行绿色评价
国家三令五申倡导减负,可孩子还是天天和睡眠不足做斗争。孩子“有负”就能学好吗?我看未必,对课后习题大批量复制、粘贴,这些重复的操练有意义吗?这样做或许能取得一时高分,但禁锢的却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可塑性很强的头脑。对习题模式化的训练等同于守株待兔。在布置作业上我们不妨多一些文化方面的构建:让学生唱一唱(诗词)、演一演、画一画,多背几个自己喜欢的段落,多摘抄一些精妙的词句,不限文体、字数地写一写自己的所见所感…… 在评价上,我们本着呵护学生阅读和习作的热情这一宗旨,不使用灰色评语和刺激性符号,评语体现最多的是鼓励和期待,错的给他点个“· ”,对的给他勾个大大的“√ ”。這些绿色的作业、绿色的评价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诗意与幸福。
要说语文教学,还真是大道无言,但要明确一个目标——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更重要的是要点化生命。
参考文献:
[1]张文质,窦桂梅.小学语文名师同课异教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孙素英,李英杰,张娜.小学语文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