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玲 李豫萍 刘佳
摘 要:学风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一线实施者,在学风建设中起到推动实施、桥梁纽带、示范引领的作用。辅导员要切实利用自身岗位优势,通过教育引导、稳固学生专业思想、完善制度规范、优化宿舍软环境等加强学风建设,营造优良学风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辅导员;学风建设;作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8-0194-03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requir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yle of study, which is the basic foundation of colleges, and also the foundation of development. Counselors who stand on the front li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yle of study because they serve as the promoters, the communicators, demonstration leaders. Counselors should make the most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ir post, and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style of study by means of educational guidance, the education of stable specialty thought, the improvement of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the improvement of soft dorm environment with the aim to build fine environment of the style of study and promote undergraduates' growth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counselor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yle of study; roles; countermeasures
教技〔2011〕1号文指出高校要将学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完整的工作体系,将学风建设工作常规化。学风建设是高校落實“树人”任务的内在要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辅导员是贯彻学校教育思想的一线工作人员,是创建优良学风的关键人员,对高校学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推动作用。本文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学风现状调查为基础,探讨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学风是指高校师生在教学学习的过程中呈现的一种精神风貌,是师生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在治学求学上的集中体现。本文所探讨的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的等的外在表现。
一、广西中医药大学学风现状
(一)研究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研究于2018年12月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在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634份,回收629份,回收率99.2%,可利用率99.2%。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问卷 调查,采取个别谈话了解学风建设现状。然后,笔者根据问卷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二)学风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有85.49%的学生认为我校学风处于“还可以”以上水平,14.51%的学生认为处于“较差”及以下水平。总体上,我校学风状况还可以。同时,笔者从学生的学习目的、专业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宿舍氛围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发现一些问题,如有44.48%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60.41%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兴趣一般,69.5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一般,22.56%的学生找不到学习方法,57.41%的学生认为宿舍氛围较好但还需加强管理,并表示宿舍氛围对自己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这些都是学生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辅导员只有对这些问题准确把脉,才能明晰从何入手抓好学风。
(三)学风成因分析
1. 专业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保持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内在持续的学习动力。数据显示,54.1%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专业的兴趣一般,6.31%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仅有7.89%的学生表示课余时间会用来学习专业知识。从数据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兴趣确实不浓厚。
2. 学习自觉性较差
80.6%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自觉性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60.88%的学生明确完善自身,为今后就业做准备的学习动力,但自制力较差、自律性不足成为我校学生普遍的学习状态。
3. 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方法欠缺
仅有10.57%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勤奋刻苦,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91.64%的学生认为学风的好坏取决于自身因素,笔者认为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原因取决于学生自身不正确的学习观及自我约束力不强,71.14%以上的学生选择考前突击复习以应对期末考试,59.31%的学生认为“自我控制力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仅有47.95%的学生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半数以上学生缺乏学习方法,不懂得如何学习、找不到学习方法是影响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又一大重要因素。
4. 宿舍氛围有待进一步加强
宿舍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环境因素,大学生一天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22.08%的学生认为宿舍氛围很好,是个适合读书的好地方,然而有57.41%的学生认为宿舍氛围总体较好,但仍需加强建设和管理,29.18%的学生觉得宿舍氛围对自己影响很大,60.41%的学生认为宿舍氛围对自己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宿舍是学生学习、休息的场所,对学生学习有重要影响,是学风的缩影,因此,搞好学风建设要重视宿舍软环境建设。
二、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一)在学风建设中起到推动实施作用
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三全育人”的育人理念下,高校为强化学风建设采取了各种有效且全方位的措施,如学风思政进专业课堂,但多数任课老师仍旧只是起到知识传授的作用,仅有少数责任感较强的老师完成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同时,班级主任由于个人教学、科研任务的压力,加之非思政人员,学生管理工作技能欠缺,对学风建设过程中的很多活动和相应措施无时无力组织应对。因此,学风建设主要依靠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来推动实施,如班风建设、思想教育、学生手册的贯彻实施等。辅导员通过对挂科、逃课、重兼职轻学习等学生一对一的谈话谈心,帮助学生明确大学期间的重任,转变学生学习态度;辅导员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知识竞赛和学习讨论活动,组织班级晨读、自习,营造学习氛围,强化学风建设;辅导员通过深入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熏陶,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促进校风建设。
(二)在学风建设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辅导员是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与纽带,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无不通过辅导员来实现。学风建设是高校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辅导员作为教育管理学生的一线人员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只有辅导员能准确把脉学风现状,知道学风存在的问题,明晰如何加强学风建设,并向学校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学风建设中,辅导员的桥梁纽带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三)在学风建设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毛泽东曾说:“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身正为范,自觉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身处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应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为学生树立一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做到遵守科学道德,恪守科研诚信,明师道,扬师风,带动和促进学风、校风建设。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知识的学习,准确把握学生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提高工作的专业性,做好做扎实常规工作,善于应对突发情况,用专业赢得学生的信赖,用专业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三、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具体对策
(一)坚持教育引导,做好生涯规划
习总书记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辅导员要适时给予教育引导,纠正學生“学习功利化”、“知识无用论”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珍惜大学时光,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增加知识储备,自觉培养终生学习的习惯,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生涯规划是学风建设的原生动力,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每个学期。辅导员要根据我校学生专业成长规律,结合生涯规划基本理论,开展不同主题的生涯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确立学业目标,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激发学习内驱力,触发优良学风的自动引擎。
(二)树立专业自信,稳固专业思想
专业自信即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及对未来专业理想的认同,是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重要动力因素。调查显示有6.47%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很感兴趣,33.12%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对专业感兴趣的学生人数比例相对较低。通过个别谈话,学生反馈专业前景不明确,专业自信心不足。辅导员要利用好大一学年学生思想未固化的时机,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开好专业思想教育,如邀请专业教授讲解专业发展前景,邀请知名校友分享工作经历,邀请高年级优秀学生传授学习方法,组织学生去对口企业就业参观、见习等,帮助学生逐渐建立专业自信心,稳固专业思想,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只有具有专业自信才能在专业领域更加精进,才能提升学习效果,进而优化班风、学风、校风风貌。
(三)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管理
大学的学习生活主要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由于这一时期的青年大学生自主意识不强,自我管理能力偏低,需要辅之以规章制度进行教育管理。辅导员要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细化上课出勤、课堂纪律、早操出勤、考风考纪、请销假、宿舍卫生等方面的制度,发挥班级党员、学干的作用,制定班级班规,规范班级学生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四)深入学生宿舍,优化学风软环境
宿舍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生活场所,占据学生一天中二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推动学风建设,不仅停留在课堂,更应深入宿舍,走进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积极引导。调查显示,22.08%的学生认为宿舍是个读书的好地方,29.18%的学生指出宿舍学习氛围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可见,良好的宿舍氛围对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辅导员应根据学校规章,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宿舍管理制度,认真选拔宿舍长,从宿舍卫生、作息、文化等方面对宿舍进行建设,优化学风软环境,推动学风建设。
(五)携手班级主任,加强班风建设
班级主任一般是学院从专业教师中选聘,由相应专业教师担任。较之辅导员,班主任在学业规划、专业认知、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专业方向选择等方面能给学生较好的指导,对于非相关专业的辅导员来说,可以很好地弥补辅导员在这一方面的“短板”。辅导员应加强同班级主任的沟通交流,充分利用好班级主任所特有的优势,各展所长,各有侧重,协同配合,对班级学生管理、班风建设做到无缝对接、不留死角。辅导员要明晰班级主任是协助辅导员工作,不是其工作的复制和延伸,班级工作不能放任不管,全权交给班级主任,要承担起班级党团建设、心理预防、奖助学金评定等方面的责任,牢牢把握学生思想教育主动权,携手班级主任做好学生专业教育、专业思想稳定等方面的工作,互相补缺,共同做好班级建设,加强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魏建徽.高校辅导员做好学风建设工作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8(9):52-53.
[2]韩延明.学风建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3):19-24.
[3]沈自友.以辅导员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引领高校学风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100-111.
[4]张贺祥,葛巍,王秀林.基于宿舍单元视角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2):42-44.
[5]王会霞,杨洒.研究生学风调查与建设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8(3):99-104.
[6]何慧星,張爱萍,孙桂香.论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230-233.
[7]李晓诗,王嘉莹,罗军.高校学风建设调查分析报告——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创业人才与教育,2017(1):89-92.
[8]林静华.高校学风状况调查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152):74+77.
[9]雷世富.高校班级导师工作的现状及保障[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9(6):8-10.
[10]王业,岳登晓.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选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41-44.
[11]王淑珍,翟立.高校辅导员学风建设途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8):83-84.
[12]刘静.辅导员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184-185.
[13]杨毅.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88-189.
[14]李宏伟.如何发挥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高等教育,2017:134-135.
[15]李南.辅导员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实践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5):22-24.
[16]庄海茹.学生干部在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现代交际,2017(0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