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福州表示,希望“科技向善”成为未来腾讯愿景与使命的一部分,希望腾讯和业界一起来思考与探索,构建数字时代正确的价值理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共建一个健康包容、可信赖、可持续的智慧社会。
马化腾表示,他相信科技能够造福人类;人类应该善用科技,避免滥用,杜绝恶用;科技应该努力去解决自身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马化腾半年多次提及“科技向善”
锌刻度记者注意到,马化腾是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进行了上述表态。据悉,马化腾出席了本次峰会并在主论坛及电子政务分论坛发言。
“中国门类齐全、种类丰富的传统产业体系,最有优势借助数字化技术,率先打通从消费到生产的智慧连接(即C2B),打造多样性、个性化、高品质的‘国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发言中,马化腾称,“腾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数字化助手’的角色,与各行各业探索产业互联网,共建数字生态。”
不过,与“各行各业探索产业互联网”、“数字政府”相比,马化腾将更大的关注点放在了“科技向善”上。马化腾表示,希望“科技向善”成为未来腾讯愿景与使命的一部分。他说,我们相信科技能够造福人类;人类应该善用科技,避免滥用,杜绝恶用;科技应该努力去解决自身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马化腾举例称,腾讯和福建警方合作的“牵挂你”寻人平台,利用了腾讯优图人脸识别能力,帮助寻找走失人员。两年来,已经有超过一千个家庭通过这个平台找到了走失的家人。
这是马化腾几天之内第二次提到“科技向善”。近日,马化腾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腾讯优图突破“跨年龄人脸识别”,助力警方寻回被拐十年儿童》一文时表示:“科技向善,我们新的愿景与使命。”
在此之前,马化腾对“科技向善”也多有提及。今年2月,马化腾在《财经》杂志撰文发表《科技向善》。在文中,马化腾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通过科技缓解人们的苦楚,帮助到有需要的人群?”
在文中,马化腾提及了近几年腾讯在公益科技上所作出的努力。比如四年前,腾讯便尝试通过互联网连接人和公益机构,开始了中国第一个开放性的大型网上捐献活动,让社交网络微信(海外版服务为WeChat)用户通过手机支付直接捐款给指定的公益机构或项目,同时监察其进展。至今“9·9”公益日(每年9月9日举行,因此得名)累计筹款近21亿元人民币(约3.09亿美元),4951万人次共襄善举,支持全国超过7300家公益机构的发展。
在文章中,马化腾表示这项活动获得巨大反响,他认为结合科技可把公益做到日常生活里,让公益变得更创新、更有趣,成为触达全民的活动。比如,腾讯推出了捐步计划,让微信用户兑换步数并由参与的企业进行配捐至指定的慈善机构。
今年3月3日,马化腾曾在接受央视财经专访时表示:科技像一个工具,好人用得好是好事情,如果说坏人拿高科技作恶的话,危害是非常大的,监管需引导“科技向善”。
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表明了国家对前沿科技领域的伦理建设的高度重视。几天后,马化腾向全国人大提交了7份建议案,其中就包括《关于加强科技伦理建设 ,践行科技向善理念的建议》。
在两会提案里,马化腾认为,科技创新是手段,科技伦理是保障,科技向善是目的,三者相互配合协调,缺一不可。他呼吁在全社会、全行业积极倡导“科技向善”、“负责任创新”、“创新与伦理并重”等理念。
具体来说,他建议加强科技伦理的制度化建设,针对相关新技术制定伦理准则并积极参与、推动新技术领域的全球治理;加快研究数据、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领域的法律规则问题;加强科技伦理的教育宣传并鼓励全社会践行“科技向善”理念。
人是技术的尺度
2018年1月20日,腾讯研究院在北京751D·park举办T-Meet 大会,正式启动Tech for Social Good(科技向善)项目。《经济学人》中文版主编吴晨、清华大学人因学教授饶培伦和腾讯创始人之一、前 CTO张志东等出席了会议。
相关资料显示,科技向善(Tech for Social Good)是一个多方共建的研究、对话与行动平台。这一计划希望针对大众所面对的技术演进带来的重大问题,邀请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大众与媒体一起,对新技术带来的一切变化保持觉察,让社会各方真正意识到科技给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寻求最大范围内的共识与解决方案,并引导技术和产品放大人性之善,实现良性发展,用科技来缓解数字化社会的阵痛。
这背后的背景是,互联网发展20余年,为人类社会带来高效、有趣与便利。与此同时,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开始浮现:信息爆炸让人们焦虑不安;网络互动挤占亲密关系的空间;数据权属与隐私变得复杂不明;老年人被新技术抛在身后;O2O繁荣带来包装过度、生态破坏,等等。
可以说,在当下发生的一切事物当中,技术成为其中最大的变量,带来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各种新景观。而这些将在下一步人工智能技术爆发后更加显著。
“一方面,大科技时代,技术将取得一个又一个巨大突破,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力量;另一方面,大科技时代也会给社会带来巨大冲击,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张志东表示,“科技向善不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能力。在技术迅速更迭的年代,个体幸福与社会良性发展应该始终是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衡量标准。”
此后,在“科技向善”理念的指引下,腾讯有越来越多与此一脉相承的技术与产品创新不断涌现。例如,“企鹅爱地球”项目在微信和QQ平台中设立入口,鼓励用户举报网络平台中隐藏的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已经成为打击网络犯罪的一支重要力量;“腾讯觅影·AI影像”和“腾讯觅影·AI辅诊”两大产品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90%,是腾讯将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成功打造出的智能化产品,截至去年5月,已经在全国100多家三甲医院落地。
当然,还包括马化腾转发朋友圈提到的案例——文章里提到的“小耗子”,被拐时才3岁,孩子十年成长过程中容貌变化巨大,寻找孩子的难度与日俱增!与千千万万被拐儿童的父母一样,“小耗子”的父亲桂宏正除了靠着“一张嘴两条腿”走遍全国各地不断寻找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找回自己的孩子。但十年间,父母和警方从未放弃过寻找,最后依靠人脸识别功能,寻回被拐十年的儿童。
当然,这一切的背后,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只不过,在騰讯看来,在人工智能时代,技术背后的“人”更为重要。在人性之善的引导下, “科技向善”,或者说“AI向善”,将帮助人类提升生活品质,为社会发展创造新的可能。
这种观点,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也表示认同,他表示:技术始终是一个工具,技术带来的问题,最后一定要由技术来解决,因为技术本身就是规则体系;把技术规则体系纳入到由法律、伦理所构建的社会规则体系中,就是科技向善的过程。“一个好的产品、好的技术,一定会受到法律、人类伦理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当科技突破这一切的时候,即便在技术标准上有再好的表现,跑分再高,也不是一个好的产品,因为产品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