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飞 刘永娇
摘要:随着城乡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防洪的安全对社会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城乡防洪规划对城市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晋宁区城乡防洪规划,从晋宁区城乡防洪现状分析,研究了晋宁区城乡防洪形势,为指导城乡防洪体系构建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乡防洪;防汛成因;晋宁区防洪形势
晋宁区位于昆明市西南部,分属长江、珠江和红河流域,国土面积1336km2,晋宁区地形狭长,东西横距66km,南北纵距33km,地形为南高北低,河流大多由南向北汇入滇池。随着晋宁撤县划区后,规划区内的防洪任务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改变,为适应晋宁区域乡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确保城乡的防洪、排涝安全,需要适时的对晋宁区城乡防洪形势做分析,为指导城乡防洪体系构建提供依据。
1 防汛成因分析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天气气候形势复杂多变、大气环流调整加剧、海温变化更趋异常,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更加突出,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往往是多灾并发、重灾频发、旱涝急转,灾害影响日益加剧,安全威胁更趋严重。
规划区气象受影响极端天气增多,洪旱灾害频繁,强暴雨极易发生,而且历时较长,加之区域内河道、沟渠防洪标准普遍偏低;堤埂损毁年久失修;部分区域随意设置障碍物,侵占河道行洪断面等诸多因素,导致规划区内的河道遭遇大暴雨时极易造成洪涝灾害。根据分析,规划区内的防汛主要成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内河道、沟渠防洪标准普遍偏低。晋宁区位于昆明市南端,区内水系分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红河流域元江水系。区域内河道、沟渠大多防洪标准普遍偏低。
(2)筑堤修坝,改变了原有的泄洪区,造成防汛安全隐患。随着晋宁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大,征占地需求逐渐加大,加之连年干旱的影响,部分地方把原来的水塘、池泽改造成耕地,新修筑的堤坝断面较小、安全稳定性较差,不仅造成了原有的泄洪缓冲区域面积减少,同时为防汛安全埋下了隐患。
(3)沟渠清淤除障不彻底,堤埂损毁年久失修,造成防汛安全隐患。由于入滇区域土地肥沃,在滇池水环境综合整治之前,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区域内沟渠水系众多,有排灌灌区、泄洪沟渠和灌溉沟渠,水流状况较为复杂,排灌站众多,分别担负着不同的排灌任务。近年来,随着产业种植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发生较大变化,诸多沟渠、支流清淤除障不彻底,河床抬升,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悬河,随意设置障碍物,侵占河道等诸多的因素,导致河道沟渠行洪断面锐减,河道沟渠行洪能力降低,给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
(4)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设施被填堵、侵占、迁改等,改变了原有的河流水系现状,造成防汛安全隐患。重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用、填堵、迁改等违法行为,改变了原有的河道、沟渠水系,造成沟渠、河道排水不畅,会造成周边的农田、村庄出现内涝,不但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造成损失,同时影响社会稳定。
(5)受滇池蓄水水位上升顶托影响,造成防汛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滇池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推进和提升,滇池蓄水水位标准提高,导致与滇池相连的沟渠水位上升,形成海水倒灌。
2 防汛重点区域
近几年来,晋宁区加大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综合整治、城区防汛排涝体系的规划建设力度,但从防大汛、抗大旱的要求衡量,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部分区域排水设施泄洪能力较低。基于以上分析,汛期发生洪涝灾害和存在安全隐患可能性比较大的地区主要为以下范围:
(1)在建水利工程。目前,全区水源工程、病险水库工程、河道综合整治等在建水利工程较多,这些在建工程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严重后果,这对防汛工作是个极大的挑战。
(2)小(2)型以下水库坝塘。全区大部分小(2)型以下水库坝塘是在缺乏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的情况下修建的土坝,修建标准低、质量差、隐患多,无溢洪道、无通信设施等,普遍存在管理粗放、不到位、不规范、监管不力等问题,一旦遭遇单点暴雨水位陡涨陡落,极易导致大坝险情发生,直接威胁下游村庄和建筑物。
(3)昆枢铁路、园区基地、古滇王国建设等重点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河道、村庄、农田。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变部分河道的排泄流向,存在侵占、填埋、迁改排洪沟渠,田间排水沟渠严重堵塞,不能满足泄洪要求,一旦遇到较大洪水、持续大暴雨,易出现洪涝灾害,导致民房、农作物、道路被淹没的安全隐患。
(4)街道办和部分小区低洼地段。根据多年来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一旦出现突发性强降雨或者降雨历时长雨量大极易导致区城排洪河、道路、小区低洼地段形成内涝,抓好排洪河清淤除障、低洼道路、低洼小区地段是今年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
(5)滇池沿岸区域。近年来,随着滇池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滇池水环境综合整治采取了滇池防浪埂拆除、入滇河道治理、湿地建设、生态埂修建和四退三环等措施,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十分显著。由于滇池蓄水水位上升,大部分入滇河道、沟渠水位上涨,导致滇池沿线防汛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6)山洪灾害防治区及危险区。根据2014年开展的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全区山洪灾害防治区面积为741.9km2,涉及18个小流域7个乡镇79个村委会223个自然村11万人;山洪灾害危险区涉及18个小流域7个乡镇156个自然村0.83万人。全区山洪灾害危险区内存在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山洪沟治理滞后,易受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侵袭等问题。
3 防汛薄弱環节
根据晋宁区防汛抗旱隐患区域的排查情况,结合全区气象特点、河流水系分布、库(塘)蓄水等情况进行分析,晋宁区的防汛隐患点、薄弱环节按照城镇和城乡分类主要是以下几点:
(1)城镇防洪薄弱环节。昆阳区城内涝及水淹点主要是:中保段、邮政局段、郑和路与永乐大街交叉段、南门环岛;南村、堡子村、东门小区;和璟路下穿、永乐大街下穿、环湖路(兴隆下穿段);安居家园、晋宁一中片区。晋城镇主要是:五里东干渠、青年沟、映山塘水库排洪沟。宝峰主要是:古城至八街子排管沟。
(2)城乡防汛薄弱环节。工业园区管委会基地建设(青山基地、乌龙基地、宝峰基地、上蒜基地、晋城基地、二街基地)未开展专项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工作,导致园区基地上下游存在度汛全隐患,出现农田被淹、民房进水等灾情;古滇王国项目建设存在先建设后开展专项洪水影响评价,大围、团山等片区种植结构调整后,存在度汛安全隐患;昆阳街道古城,双河乡荒川、双河营,夕阳乡下保安,上蒜镇科地小河、宝兴中沟、牛恋、河泊所,六街镇龙王潭,晋城富有等片区存在淹积水、内涝等度汛安全隐患;小(2)型以下水库坝塘存在度汛安全隐患。
4 城乡防洪形势评价
晋宁区范围内,水库工程大多完成除险加固工程,水闸工程大多完成除险加固工程,河道大多完成了水环境综合整治或河道治理工程,区域内主要防洪问题为城区部分河道的防洪排涝断面不足,淹水点需要整治,需要对不满足行洪要求的管渠进行整治,对存在问题的泵站加以改造,对没有抽排能力的淹水点增设泵站,以提高区域防洪能力。
参考文献
[1]防洪规划编制规程(SL 669-2014).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4
[2]昆明市晋宁区城乡防洪规划报告. 昆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7
[3]晋宁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3~2030). 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