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垃圾挑战,你敢接受吗?

2019-09-10 07:22袁庆峰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冰桶垃圾挑战

袁庆峰

聚焦热点

在国外的社交网站上,出现了一个由一张图片引起的新挑战:Trash Challenge(垃圾挑战)!

照片中,上面是一个穿着整洁的男生坐在一片布满垃圾的土地上;而下面则是被他清理过后重回整洁的同一个地方。图片的配词,则是号召大家秀出和他“一样的”照片。

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描述,这张照片本身就已经让人感到足够振奋:

如果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类似的挑战,在打发自己无聊时间的同时,给我们生活的环境带来一点点好的改变,那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于是,这张照片很快就随着网友的转发,在网上火了起来。

多维解读

1.让捡垃圾挑战的参与度再高起来

所有献出爱心、关心环保的行为都应当被肯定。同样,“捡垃圾挑战”活动用心良苦,值得点赞。感谢发起人,也感谢所有的参与者。正是这些人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环保,力所能及地做出自己的贡献。这说明,慈善和爱心未必非得打悲情牌,也不必歇斯底里地道德绑架。在轻松愉快的“起哄”中,在欢呼雀跃的期待中,在观看他人参与的过程中,再借助网络让他人观看自己参与的过程中,也可以普及环保精神,完成慈善行动。因此可以说,“捡垃圾挑战”接力,丰富了环保形式,点燃了无数人的环保热情,堪称一项环保创举。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人积极参与。

2.一个自媒体时代环保创意的成功营销

“捡垃圾挑战”本身更多表现为游戏气氛,但宣传“环保”,刺激环保意愿,这些严肃的目的仍然得到了实现。看起来,这只是新媒体时代特有的传播现象,但新媒体时代可以放大无聊、低俗,也可以激发创意,可以让慈善“病毒式”传播,而这一切根本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真实活力和创造力。

3.捡垃圾挑战别忘了环保初衷

让“捡垃圾挑战”不走样,关键是要让形式为内容服务,要让更多人关注内容,而不单是形式。绝不能为了轰动而制造轰动,为了娱乐而制造娱乐,为了消遣而制造消遣。要做到这一点,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和评论者,都要不违初衷,并坚守始终。具体来说,就是要摆正心态,明确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在活动中充满爱、传播环保理念。

4.比行动更重要的是关注和传播

什么是参与环保公益?以往的认识是付出了具体的行动才是参与环保公益,没有行动就没有话语权。而民众大多认为行动之后就算完成了爱心,而很少想到行动之外还能做什么。实际上,比行动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与传播,因为单纯的行动只是个体行为,而真正的参与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继续参与到公益环保之中。这种新的环保参与意识或许可以用以往微博上的一句话“围观改变中国,关注就是力量”来形容。在这捡垃圾挑战的公益活动中,撿垃圾是一种参与,发照片是一种参与,对其他人完成挑战的情况进行转发评论同样也是参与。

青年视角

这张照片之所以在网上热传,无疑是因为捡垃圾挑战的活动形式非常新奇,并且和当下的环保大趋势极其吻合。这自然会带来一批年轻人的模仿并得到各界的支持与点赞。可是,这样的挑战能否持续下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众多事实表明,这样的活动大多会在赚足了群众的关注而火热一时后慢慢归于沉寂。自然,通过这样的形式获得的实际效果也常常是杯水车薪,虽然会在当下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对环保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最终会归于平淡。

(作者:王鑫羽)

捡垃圾挑战是利用人们内心普遍存在的“好战”冲动,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来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的一种新颖做法。相比于默默无闻为环保做贡献,这种挑战在吸引人们眼球的同时,收到了较好的环保宣传效果。图片中的对比更能触动人心。这是在人们心里日益强化起来的环保理念同现代技术的时代结合。是啊,科技在创新,环保永不变。

(作者:吴顺熙)

这场挑战赛的走红并非偶然,它反映的是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挑战这种崭新的呼吁元素,更能激发年轻人好胜的心理。与干巴巴的呼喊口号相比,发起者或者接力者的示范引领作用,更能让人充分感受到个人对环保的巨大影响力!这场挑战赛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你在无聊的时候,不要只低头看手机里的蓝天碧水,你本人其实就可以美化一方净土。

(作者:刘允琪)

时评文章

捡垃圾挑战能否火起来

美国网友布瑞安·罗曼近日晒出两张照片,引发了一股“捡垃圾挑战”的风潮。在第一张照片中,罗曼坐在满是垃圾的空地上;在第二张照片中,他捡完了垃圾,9个绿色的垃圾袋整齐地摆放在他面前。罗曼称,捡垃圾挑战“对于那些无所事事的青少年来说或许是件好事”。目前,他的原帖转发已经超过30万次。

在人们的记忆中,从网络流行并推向全球的挑战有很多,例如冰桶挑战(为理解和支持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光头行动”挑战(剃光头和白血病患者在一起)……

在这些挑战中数冰桶挑战最火,风靡全球,而且吸引了很多名人,结果是该项挑战既有名人效应,又有连锁效应或关系场效应,参加的人越来越多。

既然捡垃圾挑战对保护环境有重大意义,理应获得更多的人支持,但迄今为止并没有获得像冰桶挑战那样的效果。只在美国的一些州和城市以及尼泊尔、比利时等国家有年轻人参与这项挑战。

捡垃圾挑战从劳动量、难度、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来看,完全称得上极限挑战,这个挑战也更具吸引力,只是因为一些原因,这一挑战目前还没有在全球流行。

世卫组织披露的全球健康和寿命数据表明,当今全球四分之一的过早死亡和疾病都是人为污染和环境破坏造成的,其中,人类生活和生产制造并遗弃的种种垃圾对环境的破坏首当其冲。人类遗弃的固体垃圾已对人类的饮水、食品和居住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从而造成对人自身的伤害,例如塑料垃圾。

每年全球有超过800万吨塑料被倾倒进大海,全球每1米的海岸就有大约15个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下,这些塑料若要完全分解需要470年。塑料垃圾既伤害海洋生物,又可以形成微塑料颗粒,进入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中,危害人类。因此,无论是捡拾海滩还是陆地上任何地方的垃圾,都意味着是在净化环境,保护自身的健康,并延长人的寿命。

此外,捡垃圾挑战未能像冰桶挑战那样风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为没有获得足够的喝彩、鼓励和夸奖。如今的网络早就产生了夸夸群,无论你是谁、做了什么事,都会被集体猛夸,变着法子夸,而且言语精彩,尽情拔高。当然,这样的夸奖起到的是温暖别人,开心自己的结果。在挑战捡垃圾这件事上,本身就是值得可劲地夸,这样就有可能形成全球风行的一项伟大挑战,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捡垃圾挑战之中。

当捡垃圾前和捡垃圾后的两种、两类照片上传网络后,更能让人们通过对比看到挑战者巨大的工作量和成果,这时的夸奖都会让挑战者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并且感觉生活变得很有意义。

捡垃圾挑战还可以有多种鼓励形式,如物质的和精神的奖励。2015年国内一家户外用品公司举办过“捡垃圾比赛”,最后挑选一名幸运儿赠送户外用品。不过,当时这个挑战没能风行起来,也许是获得奖励的人少了些,也许是奖励的份额也少,这些都可以根据情况来改进。

捡垃圾挑战还应该像冰桶挑战那样,动员和吸引更多有号召力的人,如社会名流、文体明星等加入到捡垃圾挑战中,就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因为,这项挑战的背后还要求每位参与者付出巨大的劳动,而非只是像冰桶挑战那样忍耐一时半会儿的不适,同时参与这一挑战的人越多,就既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越多地广泛传播保护环境的知识。

(摘自《北京青年报》2019年3月18日,作者:张田勘)

猜你喜欢
冰桶垃圾挑战
垃圾去哪了
倒垃圾
“冰”公关“热”传播
Top 10 Chinese Buzzwords of 2014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