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外延对中职生加强工匠精神的实践

2019-09-10 07:22孙慧敏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中职生工匠精神

孙慧敏

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综合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中职教育中,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工匠意识,提高中职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职业规划,是中职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实际,初步提出了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外延实践,从培养、提高中职生对工匠精神的認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适应社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角度,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工匠精神;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2-0077-02

从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工匠精神”开始,工匠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我国在新常态下的技术人才既要在专业技术方面做到精益求精,又要在职业精神、职业素养方面爱岗敬业,并且把个人的职业技术与自身的职业精神融入到创新发展之中。“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在经济全球化、中职教育市场面临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培养工匠精神是中国中职教育成长壮大的必经之路,也是中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中职学校对中职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切实提高中职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以适应人才市场和时代的需求。将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外延,对整个中职生工匠精神培养效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1 提高工匠精神认识

中职学校在培养技术人才的过程中,既要培养中职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也要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精神。中职生个体对工匠精神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和差异,将导致一部分中职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影响自身发展。因此,提高中职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非常必要,从基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理解开始,进而把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潜移默化地转化到中职生的职业素养里,扎根在每个中职生的心里,体现在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上,最后贯穿到中职生的整个职业生涯里。在提高中职生工匠精神认识的过程中,根据中职生实际,从新生入学开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外延,努力做好工匠精神培养的各种宣传、实践工作,提升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教育中职生要始终保持诚实守信,踏实做人,认真严谨、锲而不舍的做事,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不为名利所牵绊,恪守职业道德。坚持对职业技能的执着追求,不断完善自我的职业精神品格,使其成为具备职业素养的职业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文化的根本。

1.1 打好工匠精神思想基础

新生一入校,结合其专业特点带领他们有所选择地参加一些类活动。如聆听专题讲座报告、参观实习场所、企业、专题展览等方式,初步认识职业素养,以及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工匠精神”与“工匠”相比,“坚守”与“传承”是最根本的区别,以及在职业生涯中的正确义利观,首先必须从思想理论上让中职生清楚懂得:什么是新常态下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什么是企业需要的,中职生毕业时处于容易急功近利的状态,容易在思想认识上迷失而自身却浑然不知,打好工匠精神的思想基础,非常重要。

1.2 理清职业要求

工匠精神的思想引导中,对于中职生而言,在理论的说教往往缺少一些信服力,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课程外延,以事实为例证,将高大上的道理落地,使中职生真正认识到该如何做人、做事、做好职业人,理清职业要求。在方法途径上,可以邀请本校优秀毕业生和企业骨干返校为中职生们现身说法,这些“过来人”给新生们很多中肯的意见,并且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他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中职生可以假校友之口了解目前企业与社会的需求与要求,清楚了解职业要求,对比现阶段的自己加强改进。对于新生而言,通过交流、经验介绍和“大数据”展示等渠道,让中职学校中职生清楚自己跟职业要求比差距在哪,认识到良好的职业素养比精湛的技术更加重要,认识到“工匠精神”的可贵。

2 从专业出发,培养中职生热爱工匠精神的情感

专业是立足之本,如果中职生对自己的专业压根不感兴趣,那么很难让其做到‘爱其岗’,“工匠精神”更是无从谈起。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外延并实践,就是让中职生了解自己、了解专业设计的行业领域、了解社会,正确而理性地看待专业、兴趣、能力之间存在的矛盾,并在课余通过组织活动,建立专业自信,走出困惑,培养中职生热爱工匠精神的情感与调整自我状态的能力。

2.1 建立专业自信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为加强中职生的人生规划和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在课程外延实践中积极为中职生创造条件与机会,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去了解自己的专业,从而对自己、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操作上可以提供不同专业优秀毕业生的信息,中职生分组去对优秀毕业生参访;设置社乡土践活动,查找家乡中本专业的可从事的企业有哪些类;围绕问题:企业中什么样的员工受欢迎、就业需要哪些证书、企业最看重哪些职业素养、我们专业毕业都能干什么等问题思考调查,回来统一汇报成果。身边的资源利用好是最强大教育资源,在中职生对专业行业需求认识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工匠精神的初步认识。契机通过事例案例证明:兴趣是可以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的,培养职业兴趣,热爱自己的工作,学会坚持,永不放弃,相信自己可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美好的人生。

2.2 培养工匠精神情感

无论哪一专业,将来身处何岗位,从事哪种职业都是社会的需要,只要爱岗敬业,专业扎实,勇于创新,都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实际上,大量的中职毕业生通过自己的坚持与拚搏,成为了各个行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的情感,是建立在教育和实践的基础上的,只有中职生在知情意行一致的情况下,就会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感。培养工匠精神的情感,将中职生的知行合一,落实到中职生的学习中、工作上、生活里。例如组织饭堂、超市实践,鼓励中职生积极参加实训比赛、技能竞赛等,赴企业参观实训,提倡参加节假日扶贫帮困、“博爱100”活动、义工活动,培养中职生关爱集体、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良好品质,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意志品质。培养中职生对工匠精神的情感,将中职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终身成长需求有机结合,进而规范职业行为,提升职业能力,树立成才观念。在一言一行中努力体现着工匠精神的要求,在以后的职业活动中,牢记工匠精神在何时何地都要坚守,不能有半点松懈。

3 结合中职生管理,形成中职生遵循“工匠精神”的习惯

加强中职生工匠精神的认识培养,中职德育课是主阵地,但必须要在实际中得到应用与加强,从而形成习惯。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中职生在培养工匠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只有经过长期而连续的实践才会成为习惯。[2]为达到这一目的,学校的教育活动自始而终,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外延实践开始,贯穿三年,层层递进,不能间断。从开学初组织中职生参与军事训练、广播操训练和内务整理,到毕业前的识岗、跟岗、顶岗实习,在活动中渗透职业观念、吃苦精神、遵规守纪观念、集体意识。同时通过建立和实施各种规章制度,不断激励表扬品行优秀的中职生,树立标杆,榜样示范,并通过规范个别中职生的不正确行为,培养中职生服从集体、承担责任的意识。鼓励引导中职生参与社会实践,在不断的自我认知中积极探索,通过相关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中职生的职业道德精神,巩固中职生的职业技能,提高中职生的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能力。任何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是在不断工作实践和生活实践运用中得到强化的过程,从对工匠精神认知到理解,从认可再到践行的过程,是中职生在思想上行动上上必须经历的磨练,同时也是工匠精神习惯得以养成并坚持的过程,反复强化中职生已经养成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从而形成中职生遵循工匠精神的习惯。

利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外延实践活动,入学初是最好的契机,通过实践活动可以看出,这是一项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的持久战,中职生通过课堂上的课程学习和课下的各种实际活动,进行反复实践,最后形成稳固的受益终身的工匠精神认知,为后来的由职校生向职业人的真正的质的转变提供实现可能,让每一位中职生在其后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具有竞争力,为其今后从业、创业及终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让中职生认识、认可工匠精神,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践行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春廷,吴中敏.中职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实效性研究——以江苏省车辐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中国培训,2016(20):113+116.

[2]孟凡华.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要突显职教特色[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27):1.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中职生工匠精神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