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文档名词的影响

2019-09-10 22:20丁海斌孙瑞
档案与建设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档

丁海斌 孙瑞

[摘要]宋代是中国文档名词发展史上的繁荣期。这一时期的文档名词涉及十二大族类,文档名词数量共计约192个,总体使用次数高达约21721次,总体出现频次约为8.426,总体使用次数和总体出现频次均位居整个古代的第二位,仅低于清代。我国封建官僚政治制度发展至宋代已较为成熟,政治集权使“文簿”“案卷”等词在原有词义基础上增加了政治性含义;经济繁荣促使反映经济活动的文档名词如“券书”“质剂”及“典契”等被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宋代刻书产业繁荣为这一时期文档名词大量涌现提供了记录工具;受宋代档案管理制度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增名词如“架阁文书”“案牒”“官牍”等。

[关键词]宋代政治经济文化文档名词

[分类号]G270.9

The Influence of Song Dynasty’s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on Document Nouns

Ding Haibin1, Sun Rui2(1.School of Management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Guangxi,530006;2. School of History of 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036)

Abstract: The Song Dynasty was a flourishing perio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ocument nouns. Document nouns in this period involved twelve clans. The total number of document nouns was 192. The total number of usage was about 21721, and the total frequency of usage was about 8.426. The total frequency of usage and occurrence ranked second in the whole ancient times, only lower than the Qing Dynasty. The feudal bureaucratic politic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developed to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 made the words Wenbu and Anjuan add political meanings to the original meanings;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prompted the document nouns reflecting economic activities such as Juanshu, Zhiji, Dianqi to be applied to the actual life of the Song Dynasty. The prosperity of the engraving industry provided a recording tool for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 nouns in this period. In addition, influenced by the fil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Song Dynasty, some new nouns appeared, such as Jiage Files, Andie, Guandu.

Keywords: The Song Dynasty;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Document Nouns

宋代经济繁荣,文化空前进步,政治制度更加成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文书档案工作也有了巨大发展。受以上社会因素影响,宋代是中国文档名词发展史上的繁荣期。

此前,学术界对宋代社会繁荣和宋代档案工作的发展都給予了较多的关注,但对文档语言的影响(主要是对文档名词的影响)关注较少。笔者曾发表《宋代文档名词研究》[1]等文章,对宋代文档名词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尚未较深入地将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与这一时期文档名词的发展演变联系到一起。因此,本文从宋代特殊的历史背景入手,具体阐释宋代社会因素对文档名词发展演变的影响,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

1综论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汉语言文档名词发展的繁荣期。

文档名词的繁荣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紧密相连。政治上,为服务中央集权,实行架阁库制度加强档案管理,催生了“架阁文书”“架阁文字”等新名词的出现;司法制度影响原通用性“卷族”名词,使之带有“司法刑狱案件的卷宗、诉讼档案”之意;经济上,经济活动频繁,文档事物应需而出,如土地买卖活动带动具有土地交易凭证功能的文档事物使用,像“劵书”“典契”等,赋税徭役活动促进了契约类文档名词的使用;“簿族”文档名词中的“官簿”泛指政府行使管理职能的簿书;文化繁荣的背景下,较为完善的刻书系统为文档名词的使用提供了记录与传播工具,以《太平御览》为例,宋代各族类文档名词中的高频词在该书中大量运用,如“法令”“尺牍”“载籍”“文书”“册文”“地图”“典宪”等,这些文档名词被应用至不同的领域。

整体上,宋代文档名词涉及12个族类,重要文档名词约192个,总体使用次数高达约21721次,总体出现频次约为8.426,达到了中国古代的一个高峰。(本文数据来源为国学宝典数据库中的351部宋代文献。本文其他各处相关统计数字皆为此检索范围。)宋代文档名词是对前一时期文档名词的继承与发展。其中,继承表现在对通用性名词如“文书”“文案”“文卷”等和专指性名词如“诏书”“奏牍”“籍记”“六典”“地图”“起居注”等词的继续沿用上;发展表现在各族新增名词如“文引”“架阁文书”“籍图”“典契”“鱼鳞图册”等。

“繁荣”是宋代文档名词的总趋势,但少量文档名词也在这一时期走向萧条,如“文按”“书禀”“牍聿”等词在宋代出现了使用间断,“阙簿”“站簿”“役要”等词在宋代以后走向了灭亡。由于专指性较强,指代特定环境下的文书,且伴随语言学发展,汉字书写主体追求简化,多用常见名词代替复杂名词,这些组合稍复杂的文档名词数量逐渐减少。

总之,宋代文档名词的发展演变与宋代社会的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下对之进行具体分析。

2宋代政治与文档名词

我国封建官僚政治制度伴随封建社会发展而日趋成熟、完备,至宋形成了以三省六部为中枢的决策机关、行政机关与监察机关各自相对独立的中央政治机构新系统,文档名词也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而日趋完备。

2.1宋代“重文抑武”与文档名词

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人跋扈的历史教训,宋代统治者制定了“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其影响贯穿整个宋代。

“重文抑武”作用于文档名词,突出表现便是名词出现次数与使用频次的变化。文官政治背景下的文档名词呈现出以下特点:表示“文”类事务的文档名词数量多,表示“武”类事务文档名词数量少,有明显的数量差距。以“簿族”文档名词中的“文簿”“军簿”和“牍族”文档名词中的“文牍”“军牍”为例,两组名词在宋代的出现次数及使用频次如表1所示。

2.2宋代司法制度与文档名词

宋代是中国封建法制发展的成熟时期,重视立法,建立周密的司法制度以保证法律被严格执行,实施“鞫谳分司”的审判制度、“翻异别勘”的复审制度,以保证司法审判的公正,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受宋代这些制度影响,有司法含义的文档名词数量增加。“文族”中的“文状”最早出现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出现26次,到了宋代,该词总计出现98次,如:“今为铎诉于本郡城隍,奏天治罪,伏蒙取责文状,所供并是诣实”[2]。此处的“文状”一词是指字据、诉状。

“案卷”既有通用性含义,又具备专指性含义。其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虽具备司法刑狱案件的卷宗、诉讼档案之意,但仅在《开元天宝遗事》中出现过1次,即“张九龄累历刑狱之司,无所不察。每有公事,赴本司行勘,胥吏辈未敢讯劾,先取则于九龄,囚于九龄前面分曲直,口撰案卷,囚无轻重,咸当其罪,时人谓之张公口案”[3]。到了宋代,“案卷”共出现30次,其中28处与司法案件有关,如《夷坚志》中载:“信州吏人张显祖,为狱院推级。鞫大辟罪,囚家富,赂以千缗,使方便脱免。会理掾廉明不可罔。张贪厚贿,既不肯舍,且虑其复索取,阴谕狱卒毙之,而告其家曰:‘案卷已尽翻换,无奈暴亡。’囚家置不问”[4]。可见,宋代司法制度推进了相关文档名词的使用。

2.3宋代架阁库与文档名词

宋代出现了架阁库及主管架阁库官,其是档案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宋朝档案数量增长和日趋频繁的档案利用相适应的。《宋史》载:“主管架阁库,掌储帐籍文案以备用。择选人有时望者为之。旧有管干架阁库官,宣和罢之,绍兴十五年复置,吏、户部各差一员,礼、兵部共差一员,刑、工部共差一員,以主管尚书某部架阁库为名,从大理寺丞周楙请也。嘉定八年,又置三省、枢密院架阁官”[5]。从中看出当时还设有专职管理官员即架阁官。关于架阁官的说法,王金玉曾在《南宋六部架阁库研究》一文中表示:“六部架阁官的称谓与北宋略有区别。北宋时称‘管勾六曹架阁文字’,南宋时因避高宗赵构名讳,改称‘主管六部架阁文字’而不称什么‘主管架阁库’或管干架阁库”[6]。“架阁库”的出现除加强了对文书档案的有效管理之外,还催生了新的文档名词的出现,如“架阁文书”“架阁文字”等。

“架阁文书”在宋代总计出现8处,多出自史部文献。作为制度的产物,“架阁文书”最多使用于《庆元条法事类》一书中,总计出现7处。该书为宋宁宗赵扩时的法令汇编,目前残本不足原书之半,仍保存了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刑法等各方面的法令,这为研究中国法制史、文档名词发展史提供了宝贵资料。此外,该词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出现了1处:“诏监察御史里行王祖道罚铜十斤,满中行六斤。以判司农寺舒亶言:‘本寺未了文字二千四百余件,未了帐走千余道,失催罚钱三百九十余千,未架阁文字七万余件,朝廷已送大理寺根究。伏缘建置六察,正以督治官司违慢为职,今并不弹奏。’诏罚祖道,而中行自劾尝权户察故也”[7]。

“架阁文字”在宋代总计出现15次,主要出自史部与子部文献,本身具文档含义,通常与其他具体名词连用表达某一特定文书档案,如《水心集》载:“时天下益劝攻道学,新昌黄文叔名忤要地,御史遂指为魁杰,而君其壻也,罢教授差常州推官,父卒不行,主管吏部架阁文字”[8]。又如“至曾祖宗道犹未能以仕显,至王父复考,松年及公皆中进士第,复为朝奉大夫,松年登太学为博士,而公教授处州,掌刑工部架阁文字”[9]。

3宋代经济与文档名词

3.1宋代赋税徭役与文档名词

赋税和徭役,是历代王朝命脉所系,簿帐是赋役征差的基本依据,是政府日常管理经济事务的重要工具。宋代人们开始意识到:“窃以天下财用,必本于赋税;赋税之法,必总于簿书。簿书虽有司之事,而升降出入,民之利害系焉。多寡虚实,国之强弱系焉。为治者,不可以不察也”[10]。由此,宋政府制定簿帐管理制度,不断予以完善,建立起一套新的簿帐体系。各主管部门都定期或不定期地撰造专门的簿帐,按功能可分为管理类簿书、统计汇总类簿书、审计类簿书;按持有者又可分为私人持有的簿书和官府持有的簿书。赋税徭役促进了文档名词的产生和使用,尤其是“簿族”文档名词。

宋代赋役征差体系下的户籍簿帐主要有五等丁产簿、户帖、砧基簿、丁籍、丁帐。南宋光宗绍熙时,陈傅良曾云:“役法者,五等簿是也;保甲法者,鱼鳞簿是也。五等簿者,以通县计之,自第一至第几,以其户强弱,各自为簿”[11]。这些赋役制度推动了“簿族”文档名词的使用。宋代整个“簿族”共出现了1520个文档名词,唐代共计出现450个,元代共计出现363个,从数量上看,宋代远远超过了前后两个时期。可见,这一时期赋役政策对“簿族”文档名词的影响之大。

3.2宋代商品买卖与文档名词

古代严格管理商品买卖,历代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以维护商品买卖,保障双方权益,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制作法律文书来记录商品买卖活动,如契约。“契约”的内容广泛,除了“契”与“约”外,还包括“书”“剂”“券”等。

买卖文书的要素隋唐五代已具备,如文书制定的时间、买卖双方的姓名、价格、违约责任等。以“契书”为例,该词在隋唐五代时期开始使用,总出现次数为5次。到了宋代,商品经济更为活跃,除了沿用五代时期出台的不动产买卖政策外,对不动产契约文书的制定更加重视,并把它作为所有权的象征。这一时期“契书”总计出现49次,使用次数有明显增加,可见,契约制度规范化促进了具备契约含义的文档名词的使用。《名公书判清明集》:“张七四之说曰:张清过房为其子,张清死于嘉熙四年十月,安礼印契于嘉熙四年十一月,张清当年三月内,委将上件地抵当在安礼处,续于五月内已筭还本利,但未取得契书,所有典契,系安礼逼其已死男张百三伪书。今将县府案卷反复看详,照得张清陆地,张七四、朱安礼皆不当得之,只合作绝户产归官”[12]。

契约类文档名词的使用也带动了其他通用性文档名词的使用,如《太平御览》载:“司市,掌市之治教。以量度成贾而征儥(儥,买也。物有定价,则买者来也),以质剂结信而止讼(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以贾民禁伪而除诈(以贾民为之者,知物之情伪与实诈),以刑罚禁虣而去盗,以泉府同货而敛赊。(同者,谓民货不售则为敛而买之,民无货则贯而子之。)凡会同、师役,市司帅贾师而从,治其市政,掌其卖儥之事。儥(儥,买也。会同师旅必市者,大众所在,来物以备之。)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凡卖儥者,质剂焉。大市以质,小市以剂。(郑司农曰:质剂,月平贾也。质,大贾;剂,小贾。玄谓:质剂者,为之券书藏之也。)”[13]

由此可见,宋代文档名词的使用与这一时期经济政策和经济活动联系颇为密切,经济活动带动了记载这些活动的文档事物的使用,同时也带动了相关文档名词的运用。

4宋代文化与文档名词

4.1宋代文学与文档名词

宋代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词的篇幅虽短,文档名词仍可应用其中。

如《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中“石林荦荦森座隅,激水注射成飞渠。寒音琤然落环佩,爽气飒尔生庭除。主人清标自可敌,底处胜概为能如。想君不欲时暂去,其余满案堆文书。”[14]又如《郡斋水阁闲书》:“不报门前宾客,已收案上文书。独坐水边林下,宛如故里闲居。”[15]

较其他文体形式相比,宋词能够达到用简短的语言表述想表达之意,文档名词运用其中,这是宋代文档名词应用通用化、普及化的表现。

4.2宋代语录体与文档名词

语录体作为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诞生于先秦。历史文献总集《尚书》有记录先民言论和上古帝王讲话如《盘庚》《汤誓》等。到了宋代,这种文体更为流行,“仅从书籍名称上看,《四库全书》所收以‘录’字命名的所有书籍,计有215种,其中宋代书籍就有91种(经部1种,史部23种,子部63种,集部4种),占42%以上”[16]。这里“录”的内容包括事件和言论,生動形象地将当时场景记录下来,还有“记闻”等形式。这种语录体可以将口语中流通的文档名词记录下来,贴切地反映这一时期文档名词的使用情况。

如《涑水记闻》。该书是司马光的一部语录体笔记,杂录宋代发生的旧事,起于太祖,迄于神宗,每条皆注其述说之人,故被称为《记闻》。透过该书的语言记录可以一定程度地看到宋代文档名词在口语中的使用情况。如:“于是韩稚圭曰:‘枢密院国家戎事之要,今文书散落如此,不可。’乃命大理寺丞周革编辑之,数年而毕,成千余卷。得杜衍祁公手录誓书一本于废书,其正本不复见”[17]。

又如《朱子语类》。该书是著名大思想家朱熹的谈话记录,经后人编次成书,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使用白话的原貌。该书不仅是宋代理学的重要著作,其语言以白话为特点,也是十分珍贵的宋代白话资料,其中运用了“簿书”“册子”“简牍”“典籍”等各个族类的文档名词。如卷十所载:“莫说道见得了便休。而今看一千遍,见得又别;看一万遍,看得又别。须是无这册子时,许多节目次第都恁地历历落落,在自家肚里,方好”[18]。

4.3宋代刻书系统与文档名词

宋代是我国雕版印刷史上的黄金时代,确立了我国雕版印刷史上的三大刻书系统,即官刻、坊刻、私刻。三大刻书系统的发展对文学流派的形成、文体的演变以及文档名词的使用均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一,官刻系统与文档名词。官刻主要针对政府各机关部门刻印的书籍,是为适应社会对标准读物的迫切需要而产生。官刻本多为御纂、钦定之书,内容上以正经、正史为主。宋代朝廷组织了第一部大藏经《开宝藏》的刻印活动。宋四大部书——《太平御览》《天平广记》《文苑英华》以及《册府元龟》的编刻在反映出宋代官刻发达的同时,间接地体现了文档名词的应用情况。以《太平御览》为例,对该书中高频文档词的出现次数进行统计,除了“卷族”文档名词在该书中出现的次数为0次以外,其它各族类的文档名词均在该书中被使用,其中特殊文档名词、“书族”以及“文族”文档名词在该书的出现次数位居前列,如表2所示。

第二,坊刻系统与文档名词。坊刻本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书坊刊刻的书籍,强调速售牟利,书上多以书商字号为印记,多是为当时科举考生所备的普及本经史等考试用诸子百家、诗文集等,还有大量当时民间通俗读物,如医药、农牧、日用便览、童蒙读物以及戏曲、小说等。各种民间通俗读物的涌现为文档名词应用范围的扩展创造了条件。

第三,私刻系统与文档名词。私刻本也称家刻本,主要是指私人出资校刻的书籍,包括个人、家族和家塾刻本。因私刻书有的是由著名藏书家所刻,其收藏愈丰,内容则更为丰富,除四部皆备外,还涵盖了文集、小说、医书、类书等,其中还包括很多家族文人和私人公文汇编,如《石湖集》《栾城集》以及《梅溪先生文集》等。以《栾城集》为例,该书为北宋苏辙所著的诗文别集,在该书中出现不同族类的名词如“簿族”“文族”“案族”“书族”等文档名词。从下述的例子可看出,各族文档名词在古籍中应用之广泛。

卷四载:“湖山已自随船改,更值阴晴欲雨天。眼看西湖不暂来,簿书无算拨还开。三年屈指浑将尽,记取从今得几回。湖山欲买恨无钱,且尽芳樽对玉盘。”[19]

卷五载:“相逢倾盖间,晤语何旦旦。宦游少娱乐,缠缚苦文案。能于王事余,时作楚词乱。臂如近膏油,未肯忘濯盥。贤豪真勉强,功业畏缭缓。伊余独何为,旧籍西南贯。”[20]

卷六载:“绿竹覆清渠,尘心日日疏。使君遗癖在,苦要读文书。”[21]可见,该书中运用了大量文档名词。

综上所述,宋代三大刻书系统为文档名词的使用提供了载体,文档名词伴随各类文献的涌现被记录下来,并继续被沿用,因此,刻书系统的发展是文档名词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

总之,宋代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繁荣是这一时期文档名词得以繁荣的重要因素;同时,文档名词也是这一时期的政治环境、经济活动以及文化特征的重要反映。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史”(项目号:14BTQ07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丁海斌,董学敏.中国古代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史系列研究论文之六宋代文档名词研究[J].档案,2014(12):5-9.

[2][宋]洪迈.夷坚志·卷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1:330.

[3][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M].北京:中华书局,1985:20.

[4]唐仁,姜明.历代勘案事故选[M].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78.

[5][元]脱脱.宋史·卷一百六十三[M].上海:中华书局,1977:3865.

[6]王金玉.南宋六部架阁库研究[J].档案与建设,2001(6):15.

[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7582.

[8][9][宋]叶适.水心集·卷二十[M].北京:中华书局,1967:379、379.

[10][宋]孔武仲.宗伯集·卷十四[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3.

[11]脱脱.宋史·卷四百三十四卷·陈傅良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886.

[12]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名公书判清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187.

[13][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八二八[M].北京:中华书局,1995:3692.

[14][宋]文同.丹渊集·卷十[M]//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卷一万四千七百九十八[M].台湾世界书局,1985:4.

[15][宋]文同.丹渊集·卷十六[M]//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卷一万四千八百四[M].台湾世界书局,1985:7.

[16]马自力.语录体与宋代诗学[J].北京大学学报,2010(5):61.

[17][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9:205.

[18][宋]黎靖德.朱子語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171.

[19][宋]苏辙.栾城集·卷四[M].长春市:吉林出版社,2005:19.

[20][宋]苏辙.栾城集·卷五[M].长春市:吉林出版社,2005:13.

[21][宋]苏辙.栾城集·卷六[M].长春市:吉林出版社,2005:5.

猜你喜欢
文档
浅谈Matlab与Word文档的应用接口
“民间互助文档”不该局限于民间
三位一体 PDF超强在线处理第一站
样样都行 PDF文档在线处理一条龙
有人一声不吭向你扔了个文档
轻松编辑PDF文档
三道防线保证WpS文档安全
巧用Word替换纠正角标跑偏
Word文档 高效分合有高招
文档表格 版本差异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