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 张海丽
摘要: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已有多年歷史,但新电商时代的人才需求使传统的电商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新的挑战。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电商生产性实训体系,加强政、校、企三方多层次合作,共同育人,以达到学校育人有方、企业有专才可用、政府发展区域电商经济有抓手的三赢效果。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区域经济
“互联网+”发展战略下倡导的新商业模式,带来电商人才需求数量的剧增。一方面发展电商经济出现人才紧缺,电商企业高速发展,倍感人力压力,而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却按部就班,培养出的学生让电商企业感到“眼高手低”、缺乏动手能力。如何解决这一育人与用人的矛盾?本文从电子商务专业与行业企业的特点出发,结合已有的典型经验,提出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观点,以期解决这一矛盾问题。
1、新电商时代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淘宝、天猫、京东等网购平台的快速崛起,开启了一个新电子商务时代,在此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新电商时代需要的是能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开展商务活动的人才,与传统电商专注于开发电子商务技术有很大区别。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78%被调查企业认为人员招聘难度大,有稳定招聘需求和大规模招聘需求的企业比例达到87%。”“71%急需电商运营人才,50%的企业急需推广销售人才(客服、电销、新媒体等),37%的企业急需技术性人才(IT、美工),22%的企业急需综合性高级人才,17%的企业急需供应链管理人才,15%的企业急需产品策划与研发人才。”[1]该报告系统地反应出当前电商企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和素质要求,为高校电商人才培养提供了依据。
2、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体系建设的背景
生产性实训是与企业合作,以企业真实的生产任务为中心,将技能训练融于生产活动中,实现训练、生产一体化。电子商务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易于进行生产性实训的专业,生产性实训可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也是解决当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不足的途径之一。
2.1更新电子商务教学体系的需要
电子商务企业以追逐商务利益为目标,在利益驱动下,行业技术、规则变化快,而一个专业的教育体系有相对稳定性,教材内容的滞后、教学模式的滞后,都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校企合作,完成企业项目,是解决二者矛盾的有效途径。
2.2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高要求
《报告》显示“在高校电商人才培养需要改进方面,被调查企业认为,需要加强实操性教学的占83%”“……高校近年来加大了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比重,但更多的还是为了完成学业和考试而草草了事。”[1]被调查企业反应的问题切实体现了高校电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数量和质量,也只有向企业学习,深化校企合作。
2.3高校教师生产性项目的不足
高校教师的工作性质与电商企业员工的差异,导致高校教师在实践经验上的不足,无法进行针对性的实操教学。学校对接经验丰富的企业,可以由企业给学生提供生产性项目,学生在企业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训项目。
3、电商生产性实训对区域电商发展的促进作用: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3.1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商创业与区域电商经济互动关系
2008起,义乌工商学院将一栋2600平方米的教学楼辟为“创业园”,为网上创业的学生提供了有电子商务、仓储、商务洽谈多功能的创业平台。至2018年,有95%的在校生有过勤工助学的经历,年收入2800余万元,1800余名在校生投身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年收入3500余万元,有的在校生已成为百万富翁。早在2010年,该校被评为“全球最佳网商摇篮”。“创业带动了就业,学院近三年的创业毕业生解决了近3000人的就业。激活了周边地区的经济,目前已形成以学院为中心方圆十里的创业生态圈,集聚了400余家专业配送公司、近百家网络批发公司及12000余家网商”[2]。义乌区域经济的独特性为义乌工商学院学生创业提供了资源,而该学生的创业反过来又带动了区域电商经济的发展。
3.2现象成因分析
1)得天独厚的区域商品资源。义乌是是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信息、展示中心,小商品市场经营16个大类、4202个种类、33217个细类、170万个单,被联合国、世界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为学生淘宝开店、电商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货品来源,拓展了学生商业视野。
2)学校教育管理敢于创新,敢为人先。让学生“创中学”,忙碌于进货、卖货,完全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秩序,如何对学生进行考核?如何进行教学?如何管理?该对这些创业的学生教什么?学校不仅要承担外界对他们的批评与质疑,同时还面临着改革所带着的一系列从无到有的重构,如果学校领导没有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决心和魄力,就不可能在校园内开展淘宝创业。
3.3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人才培养案例的启示
1)义乌工商学院电商人才培养以创业为特色,倡导生产性实训教学。学生从淘宝小店开始、从小卖家开始,实践了电子商务的每一个环节,训练了学生的商品选择、网店管理、网店运营、商务谈判、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财务管理、商业规划等全方位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2)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人才培养的成功不仅使学生的个人受益,更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带动了当地电商经济的发展,为当地电商企业输出人才。这些有实战经验的学生,有的还未走出校门,就已被请去当电商老师,传授实战经验。
3)高校是可以批量培养人才的场所,为区域行业发展培养人才。社会机构的培训是短期的,他所能给予受训者的是单项技能。高校教育对人的教育是更为长期的,是更为系统化、更有层次的、综合性,高校是批量培养人才的场所。各级政府应当重视高校在电商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4、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訓对区域商业资源的依赖
4.1高职校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体系对区域资源的依赖
通过对行业典型岗位设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按商务活动所处阶段可分为:(1)商务前期活动:市场调研、产品分析、商务洽谈;(2)商务中期活动:产品设计、电子商务营销、电商推广、客户服务、电子商务物流、产品储存;(3)商务后期活动:客户关系管理、绩效管理、电子商务活动优化。按传统教学模式,每个项目都有一门课程与之对应,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负责听讲,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练习和软件模拟,与现实商业环境有脱节之嫌。但如果采用生产性实训方式,则可让学生通过一个真实的企业项目,按电商流程操作,在操作中试错、学习。
4.2生产性实训项目对区域商业资源的依赖
1)实训项目来自当地合作企业。合作企业的部分生产项目可以成为学生的实训项目,如企业产品的图像处理、企业的电话推广营销、产品的分销等。为提供满足企业使用的产品或服务,学生必须能分析企业产品、市场、客户等,从而设计出处理图像的方案、推广营销的话语等,工作的成效受到真实商业市场的评价。
2)实训项目来自所在区域的工业、农业生产、流通企业。产地资源、产地优势是商业活动中倍受重视的要素。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构成一个区域的供应链、商品环境,一个地区,如果供应链优势突出,就可能成为电商的聚集地,如福建莆田鞋产业、泉州服装产品、义乌小商品城。这样的中心自然受高校电商专业师生的关注,从中获取生产性实训或创业项目。
3)来自网上的电子商务项目。电子商务时代即全民皆商的时代,各电商平台上的推广、分销项目比比皆是,如猪八戒网的企业任务、淘宝网的淘宝客、网易平台的网易推手等,都可以成为电商专业的生产性项目。
以上三类来源,实训效果存在差异,第一、二种来自合作企业或是当地企业,交流多、学生受到的约束力大,企业给与的指导较多,双方关系紧密,实训效果较好;第三种,面对看不见的商家发布的任务,双方无任务约束关系,对工作成果没有明确的指导意见,所以这类项目虽然也是真实性项目,但实训项目不佳。
鉴于以上对不同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项目来源的实训效果分析可知,电子商务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对区域的商业资环、商业环境,有较强的依赖性。缺少商业氛围、商品资源的地区,电商生产性实训项目可能不大容易实现。
5、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与区域电商协同发展
5.1地方政府在发展区域电商产业时,可把地方高校的电商专业纳入统筹
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电商发展战略、人才培养规划时,可以把地方高校的电商专业纳入统筹范围,把地方高校电商专业师生当作一支促进地方电商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使高校电商专业师生更了解地方电商经济,更多地参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多地联系现实。
5.2地方政府在建设地方电商园区的同时,与地方高校电商专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2016年由义乌市电商办牵头,义乌的30个电商园区,每个对接国内1到3所高校的学生,开展暑期实习实训。2016年,义乌净流入的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达3.3万人,形成了总量超20万的高学历人才队伍。”[3]在国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政策引导下,各地纷纷兴建电子商业园,意在以园区带动本地电商经济的发展,再以电商带动本地的生产企业和就业人口。从2015年至今年年初,全国电商园区数量从500多家增长到一千多家,同比增长越120%,全国30个省已经建成了电商园区,实现了100%的全覆盖。浙江接近200家电商园区,领先全国,广东、南京、山东、福建紧接其后,分别位于第2、3、4名。虽然数量众多的电商园中不乏成功的案例,然而位于一些县市的大部分电商园区并无此幸运,它们建设面积不足5万平方米,企业不足100家,从业人员不到500人,大多企业还处于中等规模。甚至位于偏僻郊区的园区企业不足10家,从业人员不足100人,处于艰难维持中,电商园作为职业院校电商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无疑可以为这类园区增添活力。
5.3地方高校应当主动融入当地电商经济建设,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地方高校的电商专业教师也应主动融人当地电商经济建设中,通过电商企业调研、走访企业以及下企业锻炼等方面,了解企业,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多参加各类学习,掌握前沿动态。主动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掌握电子商务技能,零距零就业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为顺应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需加强生产性实训教学,而生产性实训教学效果的实现又离不开所在地区域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的支持,只有在政、企、校三方相互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高效培养人才、企业满意用人、政府发展地方电商经济的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杭州赢动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编制.2017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EB/OL]. http://www.lOOec.cn/deta11--6444202.html, 2018-4-10.
[2]何淑贞.区域经济对高职院校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2011,14: 72-73.
[3]梁舟怡.成交额81.3亿双11折射义乌电商迅猛势头[EB/OL].http://n.cztv.com/news/12734429.html, 2017-11-16
[4]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义乌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4-2020年)[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