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静兰
【摘要】利用种植及综合活动有机整合,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索欲望和能力,并让幼儿亲身体验播种的乐趣,促进幼儿各方面健康和谐发展。以《幼儿园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为指导思想,本着为了一切孩子的宗旨,让孩子在田园教育特色中收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特色教育;科学探索;收获未来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说过:“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经验,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阳山县第三幼儿园有着地处农村的优势,园内种植面积多达4000平方米,满足了种植需求和种植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科学探索能力和亲身体验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老师的科研能力,也有利于促进田园特色教育。
一、播撒希望的种子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说:“要为孩子创设探索和学习的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种植场地,可以根据场地和幼儿班级进行区域划分,针对季节种植可生长的植物和瓜果蔬菜,并根据年龄特点来选择种植。小班可简单一点。例如,生菜、菜心、白菜、葱等,这些可直接播撒种子,易操作;中班可增加种植难度,比如说,要挖坑的红薯、要移植种的油麦菜等;大班种植难度再加大,比如说,要搭棚的豌豆、要搭架的青瓜等。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们热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田园之地中,体验种植的乐趣,收获快乐的知识经验。
当你望着好奇心满满的孩子们捧着一颗颗希望的小种子,在幼儿们眼中这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带着孩子们的美好憧憬和未来的种子,开心地让它一点一点地拥抱着大地之土,播撒希望之光。
二、探索种植奥秘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说:“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儿喜欢亲近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幼儿看到自己亲手播种的植物,会拥有成就感,会忍不住观察和探索,脑袋里会出现各种奇妙的问题,一个幼儿就好奇种子为什么不发芽:“是不是被虫子吃了?泥土里面是不是有怪兽?种子是不是在睡觉呀?……”激发了幼儿大脑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并产生要挖掘其中奥秘的欲望。
每天可通过散步、户外活动、种植活动等,让幼儿对植物进行观察记录,鼓励幼儿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问题和发现,一起收集资料和验证猜想。
植物在幼儿的美好憧憬中一天天成长,幼儿忍不住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会很惊喜地发现很多奥秘,也会冒出各种奇妙的问题,想要探究答案。有些幼儿可能会问:“为什么青菜长高了?为什么生菜要喝水?为什么茄子要开花?……”让幼儿动手、动脑去思考,从而发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大自然是幼儿的奥秘王国,小草、小蜗牛、小蝴蝶、小蜜蜂、小花、小虫子……都会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究欲望,一条小虫从草丛中爬过,幼儿都会忍不住停下观察和想要触摸;一只小鸟飞进课室,幼儿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小鸟身上,对小鸟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一只小青蛙跳到田地,幼儿也会被它的呱呱声吸引……田园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接触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机会。
三、快樂劳动,劳动快乐
蒙台梭利曾说过:“我听了,我就忘了;我看了,我就知道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通过幼儿亲身体验劳动,帮助植物浇水、拔草、施肥、搭架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关心和责任心,养成爱护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乐于亲近大自然。
记得有一次幼儿园的花生成熟了,对于拔花生,幼儿们也是满脸期待,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绿色的花生地,更是忍不住看一看,摸一摸,跳一跳。抑制不住地开心,听到老师拔花生指令,立马扑向花生地努力地拔花生,有一个幼儿开心地一边拔一边唱:“嘿哟,嘿哟,拔花生……”另一个幼儿说:“我力气很大。”还有个别幼儿拼命喊加油,还有一个幼儿非常得意:“我拔的花生好多……哈哈”可真有趣呀!幼儿们拔花生、拿桶、摘花生,分工明确,共同合作,花生地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快乐劳动画面。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通过拔花生等快乐劳动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体验劳动,知道食物来之不易,让幼儿懂得珍惜食物。幼儿在身体力行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健康成长。
四、健康成长,收获未来
当幼儿们看着自己亲手拔的花生煮熟了,一盘盘花生发出诱人的香味,幼儿们毫不犹豫地拿在手上,剥开一层一层的壳,吃到了美味的花生,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自己劳动的果实永远是最好吃的。
小小的一粒花生种子,是从发芽到苗期、开花期、结果期、成熟期,一步一步地成长收获。幼儿也是一样,从跌跌撞撞到学会成长,卓别林曾说过:“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每一次田园种植活动的开展,教师也从中收获,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研水平,还增强了对种植教育的信心,有效地发掘到种植活动的价值。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治愚。”作为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理应扩展自身的知识面。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整合活动资源,选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让幼儿在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成经验,促进其身心全方面和谐的发展。”田园种植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及兴趣需要,形成了幼儿园的特色教育。
田园种植活动的开展,给了幼儿更多的探索实践机会,解放幼儿的双手,让幼儿拥抱大自然,让幼儿自然而然地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让幼儿敢想敢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静.幼儿园种植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辽宁教育,2014(10).
[2]金瑞云.幼儿园种植农作物系列园本课程初探[J].新课堂,201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