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龑
【摘要】音乐,是有其特殊形象的。它将音高、音准、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整合一体以表达人内在的情感,诠释社会的外在现象。音乐课的价值除了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之外,更在于学生通过音乐学习能够创造美。笔者通过追溯音乐产生的本源、开展形象与思维的对话、重构音乐创作的路径这三方面诠释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通过了解音乐思维、结合音乐形象等方式逐步发展学生的创作能力。
【关键词】音乐思维 音乐形象 思维对话 创造发展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可见,音乐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更应在双基的基础上,让学生对音乐进行感悟与表现,进而能够创造美。现在小学音乐教学往往只停留在音乐知识的传授以及技能的培训,如此并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因而降低了其创作能力。
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是发展学生创作能力的首要前提。所谓音乐思维是指:以乐音的运动形式进行的形象思维。它以独特的听觉思维方式,运用旋律、节奏、音乐和声等基本要素来表达作者对美的本质的领悟和情感体验,并通过曲式思维的方法把握和表达音乐的整体审美体验。当学生能够通过音乐学习与实践等活动,从音乐思维的角度理解音乐作品,那么才有可能通过音乐思维创造美。
一、追溯——基于音乐本源的生活化加工
音乐课堂学习离不开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但音乐教师不能只是教授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课堂应该有生活味。
1.音乐的生活联想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是轻松快乐的,它不只是用唱、记来完成的;也不只是通过玩和听来娱乐的;它应该是生动趣味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进行的。
某教师在解决一年级间奏学习时是这樣做的:
师:老师今天要带同学们去森林学校上课,路上我们会看到红绿灯,红灯时我们要怎么样?
生齐:停。
师:绿灯呢?
生齐:行。
师:对!老师要求同学们在看到绿灯时,跟着音乐拍手,看到红灯时,禁止发出任何声响,仔细听音乐,让我们开始吧。
(播放《动物说话》伴奏,教师有意识地在唱歌词处用绿灯,间奏处用红灯)
反复做了两遍,学生很顺畅地理解了歌曲的唱与“停”,并了解在歌曲演唱过程中出现的伴奏音乐叫作间奏。
音乐的创作来源于生活,音乐的教学也应结合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课堂拥有生活味,让学生知道音乐中有生活,生活中有音乐。
2.音乐的生本化教学
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给“教育”这样定义: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音乐的学习和欣赏都依赖学生个体的感受,音乐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最终就应该是他生命的一部分。音乐的教学要将音乐产生的源泉与学生的感知本位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知觉和思维的觉醒。
音乐教学应注重生本化教学,在音乐教育传承过程中,如何让音乐更有音乐性,是所有音乐教师都应该思考的方向,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对人主体间灵与肉的交流,音乐教育更是如此。音乐是师生间共同交流探讨的话题,这样的音乐课堂才更能引发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探索与思考,这样的音乐课堂才更灵动。
二、遇见——基于音乐形象的思维对话
这里说的音乐形象并非是直观的,而是音乐本身独特的形象:优美的、跳跃的、激进的、热闹的、悲伤的,等等,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构成这些形象的要素正是音高、音色、节奏、节拍、和声、调性等音乐要素的变化与配合。从感性的角度来看,就因人而异了,每个人的思维假定均有差异,而感受到的音乐形象也会有所不同,这便是音乐非语义性的艺术趣味所在。
1.让音乐与形象融合
音乐是听觉艺术,所以常常被冠以“抽象”的艺术,其实不然,音乐是有形象的,它存在于我们的直觉想象中。小学生或许无法直接道明其形象,但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学生便能感知。
教师可以通过科尔文手势帮助低年级的学生解决音高问题,也可以通过律动帮助学生感知音乐情感,更可以通过生活形象使学生感知音乐形象。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的《八只小鹅》时,对于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大哥、二哥、小弟的脚步声来想象感知:
大哥(二分音符)X —
Ta —
二哥(四分音符)X X
Ta Ta
小弟(八分音符)X X X X
T i T i T i T i
学生在明确了大哥、二哥、小弟的脚步声时值的不同,通过大哥、二哥、小弟的出场顺序,准确解决了由四分音符起头的相同乐句“i 5 | 6 5 | 5 4 3 2 | 1 5 | 1 0 |”重复出现两遍后,突然变成二分音符起头的乐句“i — | 5 — | 6 — | 5 — | 5 4 | 3 2 | 1 5 | 1 — |”衔接的演唱问题。
2.在矛盾与对话中思辨
每个个体的生活经历不同,均会产生不同的观念和想法,这就是思维假定。学生们的思维假定绝对没有成人的层次深,所以在理解音乐作品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教师对教材的良好解读以及对学情的正确分析,能尽可能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完成教师自身、教材本身以及学生间的思维对话。
“杏坛杯”课堂教学(技能学科专场)里有一节音乐欣赏课《小猫圆舞曲》,课上教师运用了情境和板块教学:
①从生活中的猫叫引入音乐中的猫叫。
②找片段一中的猫叫声,并感受小提琴滑奏演绎猫叫。
③听辨猫声,利用动物形象猫妈妈和小猫引导聆听,并用道具猫头像图在黑板上出示,将抽象变具体。
④律动感受乐曲片段,并找出与之相似的乐段,简单介绍三段体A B A′。
教师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动物——猫的形象引入音乐的学习,继而层层深入地聆听、感受,对乐曲进行深入剖析,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假定,从抽象的音乐形象联想到具体的动物形象,生动简化了歌曲聆听的难度,在一遍又一遍的聆听过程中,学生不仅对音乐的熟悉度增加了,更加强了对音乐的理解。
三、重塑——基于音乐思维的创造发展
当学生能够从音乐的角度思考音乐形象,理解音乐本质,那么就有可能创作音乐。但小学阶段的学生阅历有限、能力有限,或许并不能完成全曲的创作,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创设歌词创编、节奏创编,甚至是局部的乐段创编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创作中进一步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1.音乐创作从“仿”中起步
教育,是一个教师牵着学生走、望着学生跑的过程。音乐感的生成、音乐课程的学习需要依托模仿,学生在模仿中起步,在实践中适应,这就是音乐成长的过程,也是学生实际的需求。
曾见过某教师执教二年级教材《一对好朋友》,她在环节四中设计了歌曲伴奏。老师说:“听!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妈妈在淘米,准备烧饭,爸爸炒着菜,想为大家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餐。”同时她拿出事先准备的淘米篓,用指尖刮奏出声音,还用响板打击,请学生说说两种声音的特点,并利用身边事物模仿,学生能够说出前者声音连贯,后者声音短促,并想出用拉拉链和摩擦衣服模仿淘米声,用拍手模仿炒菜声。老师采纳了学生的想法,并出示与声音相配的图形,将学生分为两组,请学生直接看图形为歌曲伴奏,学生显得力不从心。
在该环节中,教师设计的活动,本是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开拓学生音乐想象的,可是都因学生没有完全跟上教师的要求而不了了之,那么这两个环节的意义也就没有达成。如果该教师在发现了课堂中的意外惊喜后,能先帮助学生“预热”练习,尝试如何用“拉链”这一新“乐器”为歌曲伴奏,哪怕只尝试一个乐句,然后再跟着音乐,看着图形为歌曲伴奏,那伴奏的效果一定会好很多,学生也更能体会创作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如果课堂缺失了“仿”,就淡化了学生实践音乐的平台。在实践之前,学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教师给学生一个思维的依托,学生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惊喜。
2.音乐创作在“思”中生成
音乐创作的灵感来源可能是一个声音、一个场景、一种心情……但最终都离不开音乐的形象思维,将音符、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建构起来,完成能够表现出个人内在情绪的作品。而如何建构才能诠释呢?离开了思维,绝对无法完成。
在小学音乐课本中有许多由后来的艺术家改编的歌曲,如三年级的《开心里个来》,它本是一首富有浓厚江苏韵味的歌曲,而在歌曲第二乐句之后加入一段数板念白,使得歌曲更富有时代感,更契合歌曲想要表达时代新旧变化的喜悦之情。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创作形式难度过大,教学中往往只有部分的歌词创编或者是伴奏、伴唱的添加更符合初探创作的小学生,更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
学生的创作能力,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定是在了解和认同了音乐本源的东西,找到了音乐形象后,才能引发的音乐思维。作为小学音乐教师的我们须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教材以及自身的思維融合,从而激活学生的创作能力,才有可能展望学生能够以自身的音乐形象思维创作出美的音乐作品,才能让学生在创作中发展其自身潜在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