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曾聚集了一大批中国青年的精英,从这里走出来的学子在“取经”回国之后,陆续成了中国两大政党的风云人物。邓小平及蒋经国就是从这个学校走出来的。多年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邓小平与蒋经国的一段交往则鲜见报端。
两个人的不期而遇
1925年10月,蒋经国赴苏联中山大学留学。
就在蒋经国到达中山大学后不久,当时22岁的邓小平也从千里之外的法国巴黎转道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5年5月30日,“五卅”惨案传到国外,引起海外侨胞的无比愤慨和抗议。时在法国巴黎勤工俭学并担任中共旅欧党团负责人之一的邓小平(时用名邓希贤)是这些活动的积极组织者与参加者,在巴黎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受到巴黎警察的跟踪和监视。正当巴黎当局准备把邓小平驱逐出境之际,中共旅欧支部决定将邓小平、傅钟、李卓然等人派到苏联。
当时邓小平被分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学七班(学校一共分十三个班,每班25~40人)。七班是个很特殊的班级: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被认为最有前途的学生都在这个班。后来这个班私下里被称为“理论家小组”,而邓小平则很快被选为七班的党小组组长。
到中山大学不久就加入共青团的蒋经国就在邓小平为组长的团小组里。
两人的同窗生活
在學校里,邓小平性格爽朗、活泼、说话幽默、富于组织才华和表达能力,蒋经国特别喜欢邓小平,每次蒋经国约邓小平出去郊游或散步时,除了讨论问题,就是请邓小平讲法国勤工俭学时那些惊天动地、带有传奇色彩的革命斗争故事。
蒋经国和邓小平个儿差不多,站队时老站在一起,肩挨着肩。蒋经国钦佩邓小平的经历,在莫斯科留学时,把他看成“大哥”“学长”。邓小平对蒋经国也留下了较好的印象,邓小平曾回忆说,蒋经国在这所大学里“学得不错”。当邓小平与国民党右派同学谷正鼎、谷正纲、邓文仪辩论时,蒋经国往往站在邓小平一边,国民党右派同学为此十分恼怒,常常责问蒋经国:“经国,你是吃国民党的饭,还是吃共产党的饭?”蒋经国毫不犹豫地说:“我是吃苏联的饭!”
蒋经国找邓小平诉苦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策划了“中山舰事件”,逮捕了中共党员、中山舰舰长李之龙,扣留中山舰及其它海军舰只,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驻地和苏联顾问的办事处,拘捕黄埔军校及第一军中共产党员40多人。
“中山舰事件”的消息传到莫斯科,引起了中大学生的无比愤恨。学生们对蒋介石口诛笔伐,蒋经国也成为众矢之的。他感到很委屈,就去找邓小平。邓小平严肃地说:“一、广州‘三·二O’事件,说明你父亲是站在反共、反人民立场上的,是破坏国共合作的严重的政治事件,同学们对他的谴责和声讨是理所当然的;二、我们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重,由于你父亲的缘故,有这个家庭背景,同学们对你有看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三、一个人的出身和家庭是不能选择的,但每个人的路是靠自己走的。今天,你向组织上汇报,说明你是相信组织的,组织上也就认真地告诉你,要和你父亲的错误划清界线,真诚地站在无产阶级一边,用自己的行动向组织和人民作一个满意的回答。”
邓小平的这番谈话,使蒋经国感到,邓小平不但原则性很强,并且很有人情味,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邓小平在1926年年底便奉命回国了。当蒋经国得悉邓小平已归国,根据当时的纪律,他未能给邓小平送行。为此,他感到万分惆怅和无可奈何。
(摘自《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