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文 王玲玲
摘 要:针对贵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进行《土木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从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两方面开展探讨。以使学生由 “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为教学目的,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并围绕课程内容与教学效果,提出多方面综合的考核方式以及具体的成绩评定方法。希望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能力。
关键词:土木建筑材料;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2-0133-03
Abstract: Aiming at undergraduates in civil engineering of Guizhou University, the course reform of civil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 was developed. The course reform was discussed from two views of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evaluation mode. The study mode from the passive acceptance to the active learning was considered as a main teaching aim,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would be explored. Centering on course content and teaching effect, the evaluation mode with multiaspect synthesis was presented and the concret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was provided. As expected,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ivil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 course can promote the course learning effect in order to develop students' analytical skills on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basic knowledge and practice.
Keywords: Civil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 teaching method; evaluation mode
《土木建筑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及必要的基础理论,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检验方法。为结构设计、施工、概预算等专业课奠定建筑材料的知识基础,为后续从事工程实践及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1,2]。
目前,该课程采取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侧重于教师课堂授课,期末集中考试,对学生成绩“一锤定音”,未区分学生的专业与掌握基础知识程度。而且,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内容偏多,教师的讲授方式多为“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在贵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土木建筑材料》课程授课时间为48学时,教师讲授内容时间为46学时左右,剩余2学时用于复习与学生答疑。在该门课程考核方面,考试内容以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为主,达不到基础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目的。因此,学生的课程反馈意见主要为“学非所用”,学习了课程,但不能运用到实际工程中。而且这种考核方式存在一定弊端,部分学生在长达三个月的学习过程中“钻空子”,每次上课都是为了点名签到而已(一般平时成绩占到总评成绩20%),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将就及格。
由于教师授课期间和学生的交流时间有限,导致大部分学生学完该门课程后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更不要谈理论联系实际。如果教师能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不要一味地只是听老师讲课,或许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因此,对于《土木建筑材料》这门课程,应该从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后续工作或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教學模式的确定要结合课程实际情况,并不是一味地采用“高、大、上”的潮流式教学平台就可以改善教学效果,因此根据贵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内容的需求程度,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由原有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打破现有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寻求一些更合理的教学方法。授课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遇到教学内容可以用实际的情况讲授时,可以带领学生就近去到现场讲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课件可采用图标及工程实例图片作为主要部分,文字尽量简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上述理念,本课程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望能达到预期效果。
1. 小班授课:小班教学能够使得任课老师尽可能地兼顾到每个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2. 随堂提问及测试:对学生进行测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必要手段,测试的方式有很多种,如随堂提问及测试、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其中随堂提问及测试是最快、最直接且最有效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掌握情况的手段。
3. 分组教学:除采用小班教学模式外,为保证教学质量及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多数课堂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每组约5-8人。小组所有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成绩评定),集体讨论问题,回答问题,完成课后作业等。小组组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合,从而保证尽可能多的学生进行交流。课堂讨论的流程如图1。
4. 实际工程案例剖析:案例剖析主要针对书本上陈旧的、或理论性比较强的、抽象的内容所产生的教学方法,案例剖析一般由真实的、最新的和相对有代表性的案例来构成。
5. 翻转课堂:规划出翻转课堂时间,上课前布置好学生的知识学习内容,并在课堂师生互动环节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方面[3],以此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职责重点放在理解学生问题与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两个方面。翻转课堂采用的方法如图2。
6. 微信平台:建立班级微信群,用以发布问题,讨论问题及解决问题;并通过此群发布一些关于建筑材料的前沿知识。
在此次课程改革中引入了两种授课方式,翻转课堂和课堂讨论,这两种授课方式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及思考的能力。
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学习效果,不能只是等到期末考试来判断,如果只是课后单纯的布置作业给学生,会限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适当增加课程专题研讨占时比例,让学生针对基础知识与实际问题彼此讨论交流,效果远胜于单纯的上课听讲效率。当然,这个讨论的时间要合理安排,必要时可以在课下为学生提供交流机会与平台。
这样,学生的最终成绩不能只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还看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是包括了学生的到课率、做作业的情况等,如果教师能够综合考虑学生讨论、课后阅读文献等情况,并体现在平时成绩中,这种方式更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因此可将平时成绩提高到总成绩的40%。
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六种考核方式来完成对学生成绩的评定:1.课堂点名(10%);2.随堂提问及测试(20%);3.课后作业(10%);4.期中测试(15%);5.期末考试(30%);6.实验部分(15%)。
为把好《土木建筑材料》的质量关和出口关,改变学生轻轻松松过关的情况。本课程要经常开展阶段性测试和考核,对学生合理“增负”,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任务并有效检查,督促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有效学习,确保学生将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改变课程期末一张试卷决定课程成绩的考核评价方式。以课堂点名与随堂提问及测试为例,开展具体的实施方案讨论如下:1.课堂点名(10%):课堂随机进行点名,共点5次名,每次点名占比2%,有3次或3次以上不到者,取消其考试及相关试验的资格。2.随堂提问及测试(20%):增加随堂提问和测试环节,并将其纳入学生最终的总成绩。随堂提问及测试以小组的形式回答及接受考核,小组的成绩作为小组成员每个人的成绩。每次课堂教学最后5-10分钟用于课堂测试,测试题目由授课老师课前准备,并以卡片的形式发放,下课交回。题目的形式除对本次授课内容进行检查外,还要考察学生对日常生活所见所闻的思考、发散及创新的能力。如,第一堂课结束可以提出的问题有“你日常见到的建筑材料有哪些?”“它们在建筑中起什么作用?”“你还能想到一些其他什么材料以及它们的应用?”等。
三、结束语
《土木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主要建筑材料性能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服务于后续专业课程以及工作需求。該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会影响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建筑材料性能掌握情况,因此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等方面重点建设,争取让学生牢固掌握课程教学内容,同时具备基础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分析能力。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希望达到“土木建筑材料”和工程实践相融合,让学生既做又学,预期达到课时量不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效果。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素质、动手、认知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及创新能力。并借此改革加强本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组成员的团结协作能力,提高了年轻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宝民,赵丽妍,陈廷国.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筑材料”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4.
[2]李想,初梅.基于教学方法创新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50:91-92.
[3]方圆.“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25: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