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风险管控

2019-09-10 22:52李云凤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1期
关键词:类别防控措施法律风险

李云凤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的相关概念及意义,接着分析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的法律风险分析,最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法律意识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法律风险;类别;防控措施

引言

对于企业而言,人力、物理、材料以及技术等四种资源是企业的发展根本,而无论何种资源最后都必须要经过人力资源使其实现最大的价值,人力资源是第一动力。由此可以看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的重要性。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人力资源的管理当中,才能够将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降到最低,使企业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1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的相关概念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律规定、法定程序等导致企业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法律风险无处不在,稍不谨慎,就会落入法律编织的网中。招聘和试用期管理期间、劳动合同管理期间、教育和培训管理期间、员工休息和休假期间;档案管理以及离职管理期间等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需面临的法律风险。任何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一旦出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都会给企业和企业管理带来法律风险。

2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及意义

2.1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含义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是以遵守法律为基础,由电力企业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保证企业未来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内容上,涉及人、财、物、产、供、销、对外投资、转型改制、并购重组等各个层面的法律风险。

2.2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的意义

2.2.1有效防控企业的法律风险,能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当今世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越来越多。企业要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损失的发生。

2.2.2有效防范企业的法律风险,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

企业发展壮大,必须不断积累资产和财富,保障公司团队的法律利益和发展活力,减少因法律风险造成的损失。

2.2.3有效防控企业的法律风险,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地发展

电力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势必影响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反之,则可以有力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只有社会和谐,企业内部团结,发展稳定,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和利好的营收。

3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的法律风险分析

3.1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主要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由于和员工签订合同缺乏考虑,导致合同中出现漏洞和问题。一旦面临法律纠纷,员工有可能针对合同中的漏洞向公司提出不合理赔偿,从而造成公司损失。根据统计,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纠纷大多数都来自于合同,员工和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成为出现纠纷后员工企业间的争夺点,合同风险带来的法律风险比其它风险更高。因此,一些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往往又去违背合同法,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以此逃避风险。那么可以发现,企业又将自己置于一个风险境地中。一旦出现纠纷和问题,如果企业出现企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很有可能承担所有責任,导致更大损失的发生。

3.2内控法律风险

所谓内控法律风险,即企业职工违反相关规定,造成电力企业损失的一种风险。而人员的良好管理可以帮助企业的稳定发展。内控法律风险一般表现在以下方面:员工利用本企业商业秘密牟利、员工非法侵占公司财产、员工滥用职权损害公司利益等等。

3.3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随着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力度的加大,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成为一种常见的法律风险。知识产权虽然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但也是企业盈利的重要资源,是创新发展的表现形式,需要受到法律的保护。

3.4涉税法律风险

所谓企业涉税法律风险,是指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电力企业及其代理人对税务相关法律不了解、理解偏差或主观故意;税务部门因对税务相关法律不了解、理解偏差或主观故意,使企业的涉税行为与法律规定存在偏差,而导致企业承担了不利后果。涉税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包括企业税务管理的法律风险、税款征收的法律风险、税务检查的法律风险和税收筹划的法律风险。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法律意识培养

4.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者法律认知

当前劳动合同法法律法规体系之中主要包含以下几部法律法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工伤保险条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等。除此外,还包含一些本地区内制定并施行的劳动保护法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了解,通过自学和人力资源法律培训活动,树立起法律观念。另外,企业也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制法律认知的培养,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了解劳动法规,通过实际案例能够留下深刻印象,促进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总结经验,提升自身的法律了解程度。

4.2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将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工作上升到体系建设的高度,规范法律风险防控的流程。首先对企业的所有活动进行事前法律风险评估,分析可能面临的风险的源头、程度和可能性等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法律风险防控的措施,确保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低,风险发生时的影响在可控制范围内以及风险结束后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状态。此外,根据每次风险防控的经验,修复和完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各个环节。

4.3将法律制度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法律意识培养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而是要落到实处,从实践中提升劳动保护类法律的应用水平。为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合理应用新的劳动合同法律法规条例,融入到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使其能够符合法律要求。同时,还应当建立起有效的反馈优化机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修改,找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也将不断提升。

4.4完善人力资源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在用工手续办理、劳动合同管理、员工工资的发放、人员离职的处理和员工违规责任的追究等事项应予以合理合法地引导和规范。建立健全人力资源风险防范机制中,应保证以下方面:第一是做好离职人员相关工作,针对不同情况的离职人员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因欠规范和合法导致员工离职产生劳动争议和不必要纠纷的,对企业和个人都不利。其次是对于涉密岗位人员的管理,包括其人、离职法律文书的约定,离职就工资、补偿金额的确定等情况的管理。最后,要处理好劳动仲裁案件,办理仲裁案件制度构建,能加强对违规员工的管控,利于维护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

4.5完善企业诉讼管理

诉讼案件都是由纠纷开始的,纠纷解决过程中要注意书面文书往来,尽量由法律事务机构处理,重大纠纷案件要尽早介入。重大案件可成立专案小组,由该小组负责沟通协调,案件处理完后,整理材料,做好诉讼档案管理,可在企业范围内警示、培训,避免同类案件再次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法律培养对电力企业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只有不断的提升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能够深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会.关于防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的机制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2)

[2]张涛.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控[J].上海企业.2016(08)

[3]王德玉.人力资源管理行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探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4)

(作者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猜你喜欢
类别防控措施法律风险
一起去图书馆吧
简析基于概率预测的网络数学模型建构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选相纸 打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