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志
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都是采用的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时,不仅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还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而问题式教学方法的提出,主要是对教师授课课程的改革,使其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方法,将教学内容具体化,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独立思考的能力,来很好的掌握课本知识和提高学科素养。
教师需积累充足的知识储备量。问题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教学法高,尤其是在知识储备量方面。很多人对问题教学法的认识有一个误区,认为问题教学法坚持的是“学生主体”原则,教师仅仅起到引导与辅助作用。事实上,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在问题法教学中,教师放权不等于放责,相反的是教师需要应对学生各种问题,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无法给予满意的答复,这对一名教师来说是莫大的尴尬。所以,若要实行问题教学法,教师的备课需要更加认真,更加辛苦,更加充实,否则将很难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
教师需要精心备课,精选例题。精选典型例题是实现问题式教学法成功的关键,重点为理清学生思维过程的“惑”去设计尝试性问题;对“难点”进行阶梯式设问,使学生尝试过程中拾梯而上。例如数学学习很多时侯是以题目为载体,意在领悟其中知识与方法。而目前学生在学习中最困扰他们的是“听得懂,做不来”,对老师而言“讲得清,学生却不一定能掌握”。学生会模仿,但缺乏创造性是目前学习中的“瓶颈”。我认为解决之道是:能针对学生之所惑设问,充分暴露题中包含的数学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师需要用心组织课堂。由于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存在课堂混乱或沉闷的可能性。所以,在课堂组织上,教学需要采用弹性方法,即当课堂非常活跃,将要演变成混乱时,教师需要及时控制,采取折中的方式,让多方各让一步;当课堂非常沉闷,参与讨论与交流的学生寥寥无几时,教师需要及时鼓动,采用引导、奖励、甚至提名的方式激励学生参与讨论与交流。因此,在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组织课堂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
教师需要调动学生。问题式教学要求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就某个主题或某些问题进行充分的探究。所以,对成员的搭配要求较一般的分组不同,成员之间最好在性别、性格、气质、知识结构等因素方面是互补型的。分组时须由教师主导,而不能由学生自由组合。竞争机制是问题式教学的助推器。人们天生都有一种比较心理,学生也不例外。在比较心理的驱使下,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希望自己做的比别人好,这样才能显示其价值,或者我们称之为自我实现的展示。根据这一心理特征,我们可以让小组与小组采取竞争方式,建立一个问题式教学学生表现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价,评价结束后进行小组排名,名次靠前的小组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
教师需要适时评价。问题式教学的课堂上,当教师把一个个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后得到的结果,要及時的评价。调查结果表明,恰当的评价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兴奋剂,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目前常用的有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正面的语言激励为主要形式,但激励性评价应具体化。不能都是像“好”“非常好”等概括性的、单一性的语言表达形式,而是针对学生的回答,更加具体化、准确化。如“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你考虑问题比较全面,语言再组织一下就更完美了”等。并不失时机地穿插一些体态语言。例如,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或伸出大拇指表扬等。这样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老师对他的鼓励和关爱。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生”评价宜在合作学习中展开,让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意见不一致或需要解决的问题难度较大时,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辩论(其实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辩论就是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很好的体现),通过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使问题来越明朗,达到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但学生在进行自评和互评时,教师不应做一个旁观者,应该及时给予评价者再评价。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学会评价,还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听别人发言的习惯。比如: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首先让他自我评价,“你认为自己做得怎么样?”,老师在对其进行适当的评价后,然后再让同学对其进行评价,“你从他身上能学到什么?”“其他同学有没有别的想法”“你更欣赏哪一种?” 等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步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当学生回答有错误时,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我批评、相互批评,不但纠正了学生思维的偏差,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思考改正的机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之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问题教学法可以极大程度上克服传统教学法的缺陷,使得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与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健康的人格发挥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