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朴门永续理念下的城市农园设计与建设策略

2019-09-10 07:22凌翔马军山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建设策略

凌翔 马军山

摘要:城市农园建设旨在美化城市风貌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提供便利。笔者参与四叶草堂朴门永续设计课程培训,通过调查与研究,详细介绍上海火车菜园都市朴门PDC示范基地的分区规划和不同区域的项目设计需求,总结和分析基地内植物种植、能源利用、生境培养、户外家居设计等方面的设计理念和成果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设策略,以期为其他城市农园建设和更迭提供好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朴门永续,建设策略,城市农园,火车菜园

DOI:10.3969/j.issn.1672-4925.2019.00.017

我国城市农园起步相对较晚,且研究大多集中在基本概念、理论等方面,而朴门永续理念下城市农园的研究领域涉及相对较少[1]。如今大多已建成的城市农园只被作为功能单一的生产绿地,缺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和管理方法,被当作“公共菜地”进行采摘,市民参与度不足,愈渐荒废,低迷的景观效益成为城市农园建设的一大问题。朴门永续(Permaculture)设计是一门综合、系统的设计方法,融合了东方传统农耕文化及澳洲原住民的生活实践[2],是由Permanent(永久的)、Culture(文化)、agriculture(农业)3个词复合而成,常译为“永续文化”“永续农业”或“朴门永续”[3]。适用于农业、科学、哲学、艺术、教育等各个方面,在城市农园建设当中也可发挥一定的生态、文化以及经济效益。在当下,这种以模仿大自然生态系统运作为理念的设计方法可以为城市农园发展提供新思路。

1 城市农园的定义

城市农业公园是指在城市空间范围的宜农区,将农业生物及生长环境、农业产品及生产过程、农业技术及支撑设施、农业文化及物化形态等塑造成生物景观、生态景观、生产景观、生活景观和文化景观,在进行农业产品和农业景观生产的同时供人们休闲游憩的城市农业园林[4-5]。本文所讨论的城市农园除城市农业公园范畴之外,也泛指在城市小型公共绿地中种植果蔬花草,鼓励市民共同参与生产养护,亲近自然收获快乐,促进市民环境保护意识的社区农园。

2 火车菜园概况

中成智谷火车菜园位于上海市宝山区中成智谷园区东端、老淞沪铁路沿线一处、面积约0.47 hm2的狭长区域,原为防护绿地,因位置偏僻长时间无人打理,逐渐成为建筑垃圾堆放地及附近住民自发种菜的城市边角废弃地。

如今,这片城市边角废弃地已成为一处自然学校,通过四叶草堂与中成智谷近两年的设计改造与生态治理,运用朴门永续设计的理念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即采取雨水收集与净化、植物种植与覆盖、农作物的种植与培育、生态堆肥与生境营造、微生物分解等措施,大大提高了物种的丰富性;同时融人自然教育与一系列特色的社区实践活动,现已基本形成稳定的微生态系统,火车菜园也成为极具野趣的人气聚集地和城市农园建设更新的范本。

近年来,中成智谷火车菜园作为四叶草堂自然学校基地,推崇朴门永续的理念,通过有效的系统分区,聚集中成智谷园区、周边社区以及各类校园人群参与自然教育与实践活动,活动场次和频率不断增加,使曾经荒凉的污染地变为如今热闹的城市农园。

3 朴门永续设计原则和方法

有关朴门永续理念的研究,中国大陆在20世纪末率先由福建省農业科学院以台湾地区的永续农业为研究对象,逐渐认识朴门[6]。2014年江苏大学翻译出版《永续农业概论》,详细介绍澳大利亚学者莫利森基于观察实践对永续农业的总结,而后朴门永续才逐渐推广[7]。近几年,许多生态居住区[8]、景观设计[9]、社区农业[10]、城市农业公园[11]等研究与实践在朴门永续理念的指导下都取得了一些成果。

3.1朴门永续设计原则

朴门永续的初心在于警示人类应当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人类生于自然死于自然,在生命周期中人类应当寻求“合作共赢”的生存方式,对大自然中的能量进行管理与利用、循环与开发,形成一个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12]。“照顾地球,照顾人类,分享剩余[13]”作为朴门永续的设计原则应运而生。

澳大利亚生物学家大卫·霍姆格伦在其著作《朴门永续的本质》中论述了朴门永续的12项原则:观察与互动、收集与保存资源、运用生物资源、自我调节与反哺、珍惜使用可再生资源、能量循环、小规模集约系统、有效率的能源计划、模式到细节设计、整合而非分离、适当配置和运用、重视边界效应[14]。火车菜园管理者在园区中开设对应这12项原则的自然教育课程,涵盖自然生态系统中多种元素。以火车菜园为实践场地创办朴门永续自然教育基地,通过专业PDC认证课程开设和活动组织扩展农园交互功能、丰富农园市民参与度,如社区景观营造课程,亲子自然认知课程,自然材料手工课程等吸引不同人群参与进来,帮助市民了解自然保护,尊重生命个体及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环境。

3.2朴门永续设计方法

朴门永续设计通过观察自然、学习自然、读懂自然寻求可效仿的生态关系。在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观察与互动,灵活运用并回应自然界中水、阳光、地形、气候等变化,在整体上优化细节,在观察后予以行动,让对抗变成合作,使短期维护变成长期效益。致力于“从摇篮到摇篮”的生命周期设计。

火车菜园依照朴门分区规划原理,根据场地使用活力和频度,规划为“0-5”6个分区,场地营造和管理方式从精细过渡为粗放。“0”区为生活区,“1”区为香草菜园区,“2”区为食物森林区,“3”区为大田作物区,“4”区为林产作物区,“5”区为自然保育区(表1)。这些区域共同组成极具野趣和独特魅力的生态场地,为这个自然教育基地各类课程活动的展开提供了优良条件。

火车菜园各区域景观营造都对应朴门永续的设计模式,增加生态效益的同时又带来一定的景观效益,各类创造性组合使美观融入科学当中,丰富了农业本身的文化魅力。

3.2.1植物种植设计

园区根据朴门农法要求设计多种农业技术和园艺课程,分享给上海各社区工作人员和自然爱好者,使参与者能以火车菜园作为实践基地进行学习,同时帮助火车菜园进行建设。如用厚土栽培法将有机材料层层堆叠,从下而上分别为土壤层、绿色层(新鲜果蔬)、土壤层、棕色层(落叶等)、覆盖物(松针等),使土地水肥能力远远高于普通土壤,这样的土壤用于制作一米菜园,供社区家庭、学生等参与者认领照料,认知自然同时也能有所收获;把德式高床设计方法运用于经济作物园,减少维护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其原理是将大块有机物质填充在高床中心,让其不断随时间分解并释放热量,有利于促进种子发芽和作物成长,高床坡度设置大于等于45°,这将有助于保持表面泥土松散,利于植物排水和吸氧;把采摘空间设计成锁孔花园,在圆形菜园中间留有基本规格为直径3m锁孔型工作空间,在中心操作区内所有植物变得触手可及;在中心活动区或厨房外香草园中利用螺旋花园设计模式,充分利用空间,用石块、木桩等简易材料进行建造,利用高低地形进行排水,按日照方向进行分类,适合种植不同类型的香草植物。

3.2.2能源利用设计

能源利用是朴门永续设计的重要命题,火车菜园自然教育基地开设堆肥、水循环、装置制作、光能利用等课程,通过学员参与帮助火车菜园模仿大自然能量循环,从大自然中获取能量再运用到日常生产生活中去,如回收垃圾边角料(草屑、落叶等)、厨余堆肥、环保酵素、雨水回收等,使生态系统多样化[11]。园区内部分垃圾的堆肥自消化可维持一定永续发展。堆肥方式设计也多种多样。除厚土栽培法外,用绿肥作物充当养料,通过豆科植物混合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土中氮含量,达到改良土壤效果;蚯蚓可以松土,其排泄物是非常好的肥料,制作蚯蚓堆肥箱和家庭厨余相结合进行堆肥,产生的营养物质输送给土壤成为养分;还有利用厨余垃圾和含氮量高的绿色肥料加上含碳量高的褐色肥料按比例混合制作三箱式堆肥箱也是产生养分的好方法;不同类型土壤覆盖物在腐烂的过程中也能产生能量,如硬纸板、稻草等,比如芭蕉促进稻草腐烂的小环境在火车菜园里随处可见。除此之外,把糖蜜(黑糖)、厨余、水按1:3:10配比进行发酵制作酵素,可提高蔬果品质,改善土壤环境,减少虫害(果味酵素还可用于养生、日常清洁),这也是能源利用、提高生产效益的有力手段。

在水能源利用方面,朴门永续设计提倡使用循环水、雨水收集和循环水的过滤使用装置在火车菜园内被做成了手工创意的户外景观。太阳能烘干箱则充分利用光能,在装置内侧附以铁皮聚集热量,侧边开小孔增加通风散热功能,在冬天还可作为保温箱使用。

3.2.3生境培养设计

火车菜园的生境通过培养植物和动物互益的稳定状态产生。如设置生态缸,运用连通器原理收集雨水,种植水生植物、养殖鱼类,创造缸中微小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养殖鱼类控制以水为介的蚊虫繁殖;打造苔藓花园,结合场地环境选择明暗潮湿地带进行苔藓及蕨类种植,可与雨水收集或生态缸组合成景等;综合考虑蝙蝠习性、场地温度、光照等情况选择蝙蝠箱合适放置处;结合周边农艺地形打造昆虫箱,最大程度利用边际效益为昆虫提供栖所、吸引更多昆虫等方法丰富场地的生物多样性。这些生态箱全部由火车菜园通过组织活动,由参与者手工DIY而来,富有创造力。

3.2.4户外家具设计

园区内户外家具大多通过组织活动,在组织者带领下使用园区内的自然材料进行创作,用木材打造日常户外家具及景观装置;用黏土混合干稻草做成块状,阴干后成为土砖,用来造型小的家具及构筑物;还可使用装满土的编织袋造型,制作户外小水池。

樸门永续设计是根据原场地环境的不同设计不同的环境系统(表2),所以园区的设计目的是通过朴门永续理念设计一个“自带生活系统”的城市农园。

4 城市农园建设策略

随着城市化土地扩张,许多为满足城市生活需求的城市农园在城市边角缝隙中应运而生,如何使城市农园在满足其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景观生产和提供人们休闲游憩功能的同时赋予其新的功能和内涵,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引入使城市农园发展具有多种可能。

1)资源循环,营造系统。对城市农园系统进行分区,资源归类回收利用,针对不同生态问题创建不同生态系统回应生态变化。

2)生态教育,开放创造。建立自然教室,把自然教育课程引入城市农园。朴门永续理念的引入使城市农园的状态一直处于规划设计的更迭状态,自然教室的引入可以与多种社会关系发生链接。让城市农园主动与外界发生联系,更多生产性、景观性内容可以被参与,不断地互动使农园呈现的内容变得多元化且富有创造力。参与者在维护农园日常生产的同时也在寻找农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程学习解决农园生态问题,通过活动开展为农园创造新景观。

3)社区营造,丰富文化。朴门永续理念强调和谐共生,分享成果。以农园为根据地创建不同社区,使城市农园作为学习自然的载体可以承载更多文化性内涵,除农耕文化的社区展现之外,还可以是生态社区、素食社区、爱心社区、自然艺术社区等,城市农园中心围绕人的精神诉求而展开,其呈现的景观风貌是活化的。

4)主题分明,创建网络。用鲜明主题特色凸显农园环境特征,如火车菜园位于淞沪铁路支线一侧,过去曾经是建筑垃圾堆放池,市民会更加关心火车菜园生态修复问题。链接其他主题的城市农园,创建城市中“食物森林”网络体系,以活动参与的方式使农园景观有机更新。

5 结语

中成智谷火车菜园从开始建设到目前成功运作,以朴门永续设计理念为基础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和社会资源,关心环境系统中所有功能,使园区的自然生态能够自发演替,而不只索求其生产。四叶草堂以火车菜园为实践场地构建都市朴门自然教育基地,与上海其他社区农园一起组建上海食物森林,森林体系用自然教育和社区营造的方式鼓励市民参与到城市农园建设当中,不仅有益于市民自然意识的提升,也能够聚集园区活力,拉动市民对城市农园的关注,发展城市农园经济及相关衍生产品。

如今很多城市边角地带存在无人问津的城市农园,单生态、缺管理、难养护、低效益使它们只能作为少数人的普通菜地,火车菜园朴门永续理念的实践可以为大多数城市农园的发展思路带来启示与借鉴。

致谢:感谢颜嘉成、黎海涛等相关老师以火车菜园为教本,形象生动地介绍了朴门永续设计理念,让笔者得到很大启发,并以此次学习经验与心得体会撰写本篇论文。

参考文献

[1]刘学颖.永续耕作生态村社设计原理及其案例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2]MOLLISON B.Permaculture two: practical design for town andcountry in permanent agriculture[M].New South Wales: Tagar-iPuhlications.1979.

[3]王雅雯,张天新.永续设计理念下的社区农园布局形态[J].规划师,2013,29(7):114-118.

[4]游明伦,杨政水.城市农业公园的内涵、模式及路径[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12):267-272.

[5]郑娟娟.城市农业可持续的空间组织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7,15(1):38-42.

[6]余永跃.永续农业发展模式述评[J]经济问题,2008,82(12):82-85.

[7]比尔·莫利森.永续农业概论[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4.

[8]柳骅,赵秀敏,石坚韧.朴门永续农业在城市生态住区的发展策略与途径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7):188-194.

[9]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3-10.

[10]杨丛余,周建华.基于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城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3):101-106.

[11]李捷,李奋生.朴门永续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4):52-55.

[12]Wikipedia. David Holmgren[EB/OL].[2015-09-03]http://en.wikipedia.org/wiki/david holmgren.

[13]李萍萍.一种生态伦理替代学说:永续农业及其设计中的生态思想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1-78.

[14]袁镔.注重技术、讲究实效、崇尚自然:德国生态村建设的启示[J].世界建筑,2002(12):18-21.

收稿日期:2018-08-30

第一作者:凌翔(1993-),男,硕士,研究方向为园林规划设计。E-mail:624195722@qq.com

通信作者:马军山(1963-),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E-mail:412440526@qq.com

猜你喜欢
建设策略
小学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数字化时代下国有大型企业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策略
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析
乡镇中心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略探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