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家校联系 促进班级发展

2019-09-10 07:22李虎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2期

李虎

摘要:学校教育要想取得最佳效果,必须与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其中,家庭的配合尤为重要,因为学生有相当长的时间生活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马卡连柯曾这样说过:“我们不可以说,家长可以随意教育儿童,我们应当组织家庭教育。而作为国家教育代表者的学校,应当是这种组织的基础。”由此可知,家长工作应当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班主任是代表学校直接与家长联系的纽带。如何做好家长工作,对培养班集体来说,也是一个重要课题。那么,作为班主任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协调好关系。

关键词:培养感情;尊重家长;提高教育素养;信息渠道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2-0030-01

第一,密切家校联系,培养与家长的感情。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想要使家庭与学校联系卓有成效,就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班主任应从接班开始,就通过学生的档案、以往的联系记录、家访等有意识地发现选择和培养一批家长积极分子,让他们就学生的发展概况,结合自己教育子女的经验,在开家长会上进行交流。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让家长积极分子做另外一些家长的工作,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开展全方面的家访,深人家庭细致的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师生感情。作为班主任应当把培养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当作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家长随时保持联系,多交流,多沟通,以求相互理解。

第二,端正与家长联系的动机,尊重家长的感受。班主任首先要明确与家长取得联系不是出于某种偶然的动机,不是为了向家长告状,或由于自己教育无力准备把责任推卸给家长时,才同家长联系。而是为了和家长真诚地交换意见,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取得家长的协助,统一步调,共同把孩子教育好。那种简单的“告状式”的家访,那种推卸责任,甚至为了“泄气”、“解恨”的想法,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还会产生消极影响,使家长对子女丧失信心,或者促使家长以粗暴的打骂代替耐心的说服教育,以至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怨恨情绪,造成师生的对立。同时,在与家长的沟通练习过程中,应该尊重家长,不要伤害他们的感情。教师不能以为自己有较高的知识素养,懂得教育而轻视家长,对家长的意见不屑一顾,甚至流露出厌烦的情绪。这只能加剧教师与家长的矛盾,对教育过程起破坏作用。一个自我要求严格的班主任,在任何时候都能以善意的态度,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即使有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也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应当考虑的因素。在同家长联系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不要对他们的子女进行不负责任的评价和随便指责,更不能使用讽刺、嘲笑、挖苦性的语言和不礼貌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家长。特别对于后进生的家长,尤其要注意,尖刻的语言会严重伤害家长的感情,使他们迁怒于学生。一个具有教育素养的班主任,总是十分注意尊重家长,并且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父母,提高家长在孩子中的威信,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父母,也会激起家长注意自己言行的模范作用,同时家长还会由衷的感谢老师,真诚地支持班级工作。

第三,根据学生和家长的特点,耐心地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如果说以往做个合格的家长不容易,那么当今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就更不容易了,必须具备相当的素质条件,才能胜任家长的角色。教育子女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事情,要有长期的计划和短期的安排,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还要耐心细致,具体周到。当然,家长只有自身的模范行为,才能教育和影响子女进步。如果家长自身品质不端,教育子女就难以奏效。正如著名教育家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对家长不当的教育态度和方式要及时提出意见,帮助他们提高教育的素养。但要注意针对学生和家长的特点,方法要适当。如向他们介绍自己教育学生的体会,或有针对性地通过赞扬某些家长教育子女的长处以弥补他们的不足,还可以邀请他们参加学校的某些活动,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端正教育态度。对家长施加影响的具体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教育技巧,在一个优秀班主任那儿,对自己孩子失望的家长会树立起信心;缺乏教育方法的家长学会了教育子女的艺术;迷信棍棒的家长懂得了说服教育的重要;过分宠爱孩子的家长知道了必须严格要求孩子。通过有效的家校联系,提高家长参与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孩子对集体、家庭的责任,进而在孩子心目中才有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比如亲子共读一本书、亲子运动会、郊游等亲子活动。家长教育观念得到更新,不再过度关注孩子学习成绩,而是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很多家长更乐于承担教育责任,愿意与学校配合,家校形成合力。

第四,把与家長联系,作为获取教育信息的渠道。家校之间的双向交流,鼓励家长对学校发出的信息做出反应,并将他们所了解的情况、关心的问题和心中的所想反馈给学校。这一过程需要双方的互动,从中双方都会获益。一个学生除了睡觉时间,他在学校、班内活动的时间比在家生活的时间更长,他与老师、同学接触的机会比家长接触的机会更多。因此,对于家长来说,他希望对班集体的情况,对孩子在学校、班级中的表现有更多的了解。对于班主任来说,也需要对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向家长通报学生在学校、班级表现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只有在通报情况中增进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班主任与家长的相互配合,形成良性互动,才具有坚实基础。

总之,善于同各种不同职业、身份、文化程度、年龄、个性的学生家长沟通思想,取得他们的密切合作,这不仅是班主任道德修养的反映,也是一种教育艺术的表现。教师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上的修养,提高教育的艺术性,才能做好家长工作,受到家长的信任和尊重,家校之间从而形成平等和谐的氛围,教育任务也会得到圆满完成。和谐的家校关系,将促进教师、家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教育效应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