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琳 霍贵娟
都市农业是指在城市周边地区,利用城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并紧密服务城市的现代化农业;是城市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等进一步融合的一种发达的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都市农业不仅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经济功能和示范功能,而且具有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改善生活環境的生态功能。在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有明显的城乡融合性、功能多样性、生产集约性和高度开放性,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安阳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历程和现状
(一)农业结构调整历程
安阳市农业结构调整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是以大力发展棉花生产为主,提高粮棉油产量为主要目标的发展阶段,即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阶段。第2阶段是以发展蔬菜生产、林果生产、畜牧生产和食用菌为主的城郊型农业发展阶段,即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阶段。第3阶段是由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阶段,即拓展功能转方式的农业结构调整阶段。
(二)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1.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暨都市生态农业成效显著。近年来,安阳市按照“政府推动,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支撑”的总体思路,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要求,细化工作方案,狠抓工作落实,全市以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休闲观光园)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根据河南省政府的部署,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规格建设的要求,2015年安阳市聘请华中农业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为安阳市都市生态农业进行了总体规划编制。依据全市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条件,确立了发展以“两圈、两岭、三区、三带”为重点的都市生态农业基本思路,努力构造“2233”的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两圈”即30 min都市生态农业核心圈和60 min都市生态农业辐射圈。“两岭”即北岭生态农业旅游区和南岭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三区”即殷商农耕文化传承展示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三带”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生态走廊带、红旗渠休闲农业旅游带和黄河故道立体生态农业观光带。
2.主要做法。一是统一思想认识。为加强对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统筹指导,安阳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意见》《关于印发安阳市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成立了高规格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园区建设得到顺利推进。二是科学规划布局。为做好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做到园区规划布局合理、定位准确,按照“政府推动,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支撑”的总体思路和“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建设要求,确定了四个功能层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布局。三是创新体制机制。一方面,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所等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另一方面,支持鼓励大学生、科技人员以及在外企业家和务工能人回乡创建现代农业园区。四是强化宣传带动。五是强化考核管理。
(三)主要模式
1.生态景观型农业。以构筑生态循环系统,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优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为主要功能,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高科技设施型农业。应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农产品的保鲜、储藏、加工等现代科技,建设资本、技术、设施高度密集的现代化、智能化、精准化高科技设施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可控化和工业化,展示现代高科技农业风采。
3.体验参与型农业。融合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体,让市民和游客在接触自然、体验农艺中调节身心健康,享受田园之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4.特色精品型农业。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组织生产富有地域特色的安全、优质、鲜活农产品,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食品消费需求。
二、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政策支持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创新农业用地政策,二是完善财政扶持机制,三是创新投融资体制。
(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一是创新土地流转方式,二是加快培育土地流转市场,三是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新主体。
(三)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完善扶持政策,二是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三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物流体系。
(四)用先进科技改造农业,实现生产方式集约化
发展都市农业,科技是关键。要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尽快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科学发展轨道上来。一是提升农业科研能力,二是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三是打造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四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五)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一是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二是创新农业组织运行机制,三是加快发展农业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