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保险销售中六大错误观念

2019-09-10 07:22:44王辰
经理人·中国保险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营销员保额有钱人

王辰

对高端客户来讲,不但需要高额的保障型保险,也需要足够的储蓄型保险进行财产分配。如果他没有配置足够的保險只去做别的投资,万一出现了风险,就会血本无归。

在销售保险的过程中,如果观念不对,那营销员跟客户的沟通就会有障碍,客户就不会接受保险。

中国的个人寿险起步比较晚,销售一线的从业者多是半路出家,专业科班出身的人很少,造成今天行业内有许多错误的销售观念一直在流传,误导了很多新进的人员,也影响了整个行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错误一:第一张保单是意外伤害保险

每个人人生的第一张保单应该是什么呢?

行业内流行甚至公认的说法是意外伤害保险,理由就是意外伤害保险的保费比较便宜,对刚刚走进社会的人来说,钱少就先买份意外伤害保险吧,总比没有强。基于这个理论还产生了著名的阶梯销售法。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买保险的出发点是为了进行风险管理,在出险的时候获得损失补偿,不是因为便宜而买,而是因为需要而买。

意外伤害保险不是很保险,因为只有意外造成的死亡或残疾才能得到理赔,疾病风险不在它的保障范围之内。它便宜是因为出险的概率比较低,重大疾病保险贵是因为出险的概率比较高。

从保障型保险来说,价格最低的是意外伤害保险,因为它只管意外风险。

其次是定期寿险,保障的范围含意外和疾病双重风险,保障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就便宜。保障时间越长的越贵,终身寿险就要比定期寿险贵得多,而重大疾病保险是有提前给付的疾病责任,所以就贵了许多。

但是,重大疾病保险是我们每个人最需要的。因为我们买保险,首先是追求生存的机会,在罹患重大疾病的时候,费用充足就多一些希望;其次才是在身故的时候给家人留下足够的金钱,减轻他们的负担。基于这样一个原因,虽然重疾险比较贵,我们依然应该优先购买。

所以,我们人生的第一张保单应该是以寿险(重大疾病保险)保障为主的保险组合,包含意外伤害、意外医疗和住院医疗这些附加险,这样一个组合涵盖比较全面。

错误二:双十理论

保费应该占年收入的多少?保额应该是年收入的多少倍?行业内有一个著名的“双十理论”,即保费不超过年收入的百分之十,保额不超过年收入的十倍。正是这个“双十理论”,极大地限制了行业的个人产能,也让客户都觉得自己保险买够了。

我们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双十理论”对于给低收入客户设计保险方案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有了这样的套路总比没有强,起码有据可查。

但是到了中高端市场,这个理论就没有实际意义,如果受这个观念的制约,我们就成交不了大保单,客户也不会获得充足的保障。

比如一个年收入10万元的人,拿出1万元买保险,也许他觉得不容易;但对一个年收入100万元的人,拿出20万元买保险,也不影响他的生活质量,他还有80万元的资金要研究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如果年收入1000万的人,拿出300万元买保险,也不影响他的生活质量,那700万元资金的用处他也需要去寻思。

所以你会发现,其实对高端客户来讲,保险也是一种资产配置,他不但需要高额的保障型保险,也需要足够的储蓄型保险进行他的财产分配,因为如果他没有配置足够的保险只去做别的投资,万一出现了风险,就会血本无归。

保险是帮助客户锁定财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额度可以适度地提高。其实,保额到底应该是年收入多少倍,这主要是保险公司控制承保风险的一个尺度,但对客户来说应该是越多越好。因为,如果一个人不得已离开了这个世界,留给家属多少钱好呢?当然是越多越好。

一个美国的MDRT会员就发明了用资产配置的概念销售大额保单的方法,即保险的赔付应该维护客户家人未来的生活质量不下降所需的费用,而不是简单地补偿基本的生活需求。打个比方,就是一个开宝马的车撞了,你不能给人家一个奥拓代步,因为这不是他的生活品质,他需要一个和宝马质量差不多的车进行代步。所以要成交大额的保单,我们应该常问客户,“每年维持家庭的生活质量不下降,到底需要多少钱?”

买三五万元保额的保险叫买过保险,买三五十万元保额的保险叫有点保障,买三五百万元保额的保险是在谈论资产传承,买三五千万元保额的保险才算是资产保全。购买保险的额度不一样,意义也完全不一样,所以必须修正一下“双十理论”。

错误三:住院医疗保险是消费险

很多人以为住院医疗保险是消费型的,甚至有些保险营销员自己都不买,觉得自己有一定的福利,这钱会白花。但你会发现,现实中我们每年省一点住院医疗的保险费,几十年也没省太多的钱,但如果生病几次,我们自费部分花的钱远远比我们应该交的保费多。所以,我们可以将住院医疗保险理解为返还型保险。

举个例子,如果一年存500元钱做医疗储备,保额是1万元,10年存5000元,只要中间生病一两次,花了几万元,其实报销的费用远远多于保费,甚至是保费的几倍几十倍。

买住院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包括车险,好像保费是花了,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为换个地方存钱,存到保险公司,它就有了一个倍数的功能,万一出险了就可以加倍地拿回来。这些从人生一辈子来看,发生概率还是很高的。但不买保险,省了这点儿保费,一旦发生风险,得花费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多。

错误四:有钱人不需要保险

我们常听有人说:“我有这么多钱,还需要买保险吗?我要买多少保险呢?”于是,有些营销员就错误地认为,有钱人不需要保险。

其实有钱人生病的时候,他也需要花钱,花自己钱治病心情也不好。而买了足够的保险,在生病的时候不但不花自己钱还能赚钱,这对谁来讲都是有助于康复的。

没有人能保证有钱人生病的时候依然有钱,这个风险是不确定的,和穷富无关。另外,有钱人最懂钱也最愿意赚钱,从他们的视角来看,买保险也是一种投资,我们可以把它比方为一种风险投资。

保险的基本原则,就是以小的投入避免大的损失,或者通過资产法律性质的改变,避免税收和债务的损失,也等于赚钱,这不正是跟富裕阶层的原则是一样的吗?

有钱人都给车买保险,给企业的厂房买保险,给房子买保险,甚至给老婆孩子买保险,但是有人就是不给自己买保险,这是一种成本观念在作怪。其实我们每个人才是最重要的财富,只有我们在,身外之物才跟我们有关系,保住了我们本人就等于保住了一切。所以,防风险要从防范自己的人身风险开始。

错误五:公务员福利好不需要保险

营销员常有的一个误区是,遇见的公务员往往说自己福利好,不用买重大疾病保险,不用买医疗保险,于是面对这类客户就无从入手。这种困惑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营销员一直把重大疾病保险当成医疗费去销售,客户于是认为,只要有人报销了,自己就不需要买重大疾病保险了。

为什么要买保险?因为有风险,所以才需要保险。公务员也会遭遇风险,所以他也需要这样的保险。虽然在单位医疗费全部予以报销,这是好事不是坏事,但是我们要知道,如果这个公务员有房贷没还,单位是不会负责的。一个人罹患了重大疾病还要扛着债务,对康复绝对是没有好处的,但如果保险公司赔付了足额的重大疾病保险金,可以把房贷还上,让他看到人生的希望,更有助于康复。

其实,重大疾病保险是约定给付,买多少赔多少,不管客户怎么去使用,可以拿来还房贷,可以增加康复的费用,可以改善生活的质量,甚至可以换房子、可以换车、可以出去旅游。保险也是钱,在危难之间多一笔钱绝对没坏处。从理财的视角来看,该存银行的钱存银行,该买保险的钱买保险,谁也替代不了谁。

那么买多少重大疾病保险合适?量化一下,首要考虑医疗费的额度,比如三五十万元;其次要是有债务,还要考虑债务的额度,假如患了重疾,马上一次性还清债务;再次还要考虑未来的生活费,比如准备五到十年的生活费。

所以买重疾险不是一次性买足,要随着自己的收入变化而不断地加保,只要不影响生活质量,多买保险就等于多存钱,关键还有个杠杆效应。

错误六:理财险卖回报率

营销员另一个常见的错误观念,就是卖理财险去讲回报率。

其实理财险主要卖给富裕阶层,而富裕阶层最擅长的就是赚钱,所以理财险的回报率在富裕阶层面前绝没有竞争优势。所以我们必须明白,给富裕阶层销售理财保险,决不是为了让他用保险赚多少钱,而只是帮助他锁定一笔现金,在确保安全有一定增值的前提下,关键是要发挥保险在法律上的一些特性(比如专属性,比如可以避免一些税务和债务的问题)。当然,买保险不是随便买一个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同的保险不同的概念会解决不同的问题,具体的法律问题要具体分析。

我们营销员只需要做的是,公开跟客户承认“赚钱是您的事儿,帮您保住钱这是我们保险的职责”。

猜你喜欢
营销员保额有钱人
购买增额终身寿险要谨慎
『有钱人』迷惑行为大赏
2019年度上海地区寿险公司营销员收入、福利情况调研报告(摘编)
上海保险(2020年7期)2020-08-07 03:39:36
合理选择重疾险保额
为什么日本有钱人开的都是很一般的车
895万中小学生投保校方责任险
有钱人
大病险理赔给付方式合心吗
投资与理财(2013年7期)2013-04-29 00:44:03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
有钱人的想法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