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双创教育”的践行与反思

2019-09-10 06:22:15李清
现代信息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双创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摘 要:进入“互联网+”时代,双创教育的模式更加丰富,对于双创教育的质量要求逐渐提高,对于双创教育的评价标准也日趋多元化。山东华宇工学院作为民办高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并于2017年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与各二级学院建立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双轨制教学体制。影视动画专业近年来着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加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例如完善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政校企合作等措施是我们下一步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互联网+;双创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02-0186-03

Abstract:Entering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the mode of double creation education is multiplying,so as requirements on their qualities,also evaluating standards diversifies. As a private university,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s been committed to cultivating “practical” talents in technology. In 2017,it established the Colleg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then with secondary colleges it set up a dual-track teaching system combined with both double-innovation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the major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nimation has focused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in education,conflating double-creative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some achievements has been made. The existing problems,such as promoting the teaching system,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cooperating more with government,schools and enterprises,are the key points of our next reform.

Keywords:internet plus;double creation education;specialty construction;personnel training

1 “互聯网+”背景下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现状

2015年6月2日由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明确表示:要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由此可见,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两者的融合也是专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

早在2015年,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了贯彻实施意见,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及创新创业工作室,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积极的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但是,双创教育的理念大多浮于表面,实际上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度并不高,两者的结合不够紧密。

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重要的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而一流本科教育的根源在于合格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成,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学以致用”的实现程度,知识“能力化”的转变是专业教育、双创教育的核心。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人才的方式过于狭隘,导致了“学并不能用”,知识“能力化”的转变程度较低,双创教育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但是教育仅限于理论和设想,并没有结合各专业的特点进行知识的整合和利用,缺乏能够真正带领学生将知识“能力化”的导师,缺乏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深度融合的综合课程,或者课程体系。

2 影视动画专业双创教育的发展纪实及教学成果——以山东华宇工学院为例

2.1 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发展纪实

2.1.1 专业教育改革的前期调研

根据高职影视动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课题组首先对开设影视动画专业的山东省内高职院校以及相关的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其次,召集在校高职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对课堂学习效果进行了师生座谈。本次座谈的目的:第一,分析与高职影视动画专业相关企业的现状;第二,高职影视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薪酬及所处的现状;第三,相关企业对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调研以找出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影视动画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走向。

2.1.2 以双创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实操课程改革

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实操课程包括摄影摄像、二维动画创作技法、3ds MAX基础、角色建模、影视后期制作等课程,本次教改课题选取的是17-18第二学期开设的专业实操课程——二维动画创作技法及影视动画制作两门课程。

在二维动画创作技法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结合当前微信表情包,项目化课程内容,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于二维动画设计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影视动画工作室”公众号平台进行宣传,在校内外均获得了不俗的评价,学生们也因此获得微信表情包的“打赏”,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

在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以校园综艺节目为切入点,拓展学生们的创意思维,提高剧本写作的综合能力,锻炼学生们各种剪辑技巧的综合使用能力。后期,老师带领学生参与到当前关注度较高的《创造101》综艺选秀节目的后期剪辑、合成等项目化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们能够近距离的接触行业最前沿的节目制作,完善理论知识体系,建立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2.1.3 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中期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2016级高职影视动画专业的在校生,調研内容为学生们对于此次教学改革的态度和看法,以检验本课题涉及的职教教改是否适合高职类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

从不计名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于本学期两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满意度较高,纷纷表示对两门课程的兴趣度较之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学生们尤其对于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评价较高,甚至有的学生表示“感觉到了学以致用”。

2.1.4 将学习成果投放到比赛中以检验能力水平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的各方面能力和水平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此时的能力和水平是否能够符合行业的需要、适应本专业的发展,就要借助国内外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来检验。此种方式或许不够客观,但是能够真实反映本阶段全国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以此足以判断我校影视动画专业教育的发展程度及教学能力。

2.2 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阶段性成果

2.2.1 工作室制教学方式催生优秀的教学成果

我院于2017年11月创建“影视动画工作室”微信公众号,此公众号用于展示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教师的教学心得。公众号创办以来,引导学生对“影视动画工作室”微信公众号进行日常维护,包括公众号内容的选取、编辑、发布以及留言回复等,学生作为主人宣传本专业的学习成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们的专业自豪感。在完成公众号的日常维护工作中,学生们也掌握了新媒体运营的相关知识,无形中丰富了第二课堂的学习。在刚刚离校实习的2016级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中,就有7%的学生从事新媒体运营的相关工作,真正做到了学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影视动画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创办以来,相继开展了原画设计大赛、微视频创作大赛、校园微拍大赛、微信表情包设计大赛及推广、每周一星等赛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将学习和实际生活紧密的集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们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具体想法,为毕业就业打下基础,此项工作也为本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2.2.2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不再是一句口号

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国海洋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山东省新媒体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各类设计大赛,侧重命题类设计,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提高了影视动画专业实操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拓宽了师生们的专业视野,透彻了解自己目前的专业水平,以及明确需要改进和努力的方面。

第11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山东华宇工学院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获得省赛2个特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国家级决赛2个二等奖;获奖证书如图1所示。

第六届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山东华宇工学院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获得3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获奖证书如图2所示。

2.2.3 知识“变现”,学习成果的商业化发展

在二维动画创作技法课程中,组织相关老师集中备课,指导学生制作微信表情包并进行上传审核。制作过程严格遵循行业内规定,从绘制图形初稿开始,层层审查和指导,使学生明确了解设计从图纸上的写写画画到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完整过程。自主设计、自行管理、自发宣传的过程有效促进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学习衍生产品的相关知识,进而又指导学生开发了表情包一系列的衍生产品,得到了行业内的好评,获得收益,最终完成了知识“变现”的全部过程。

3 “互联网+”双创教育切勿“喊口号”,需要步步引领

以“创业促进学业,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为总的指导思想,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其创新之处在于除了开展实操课程的基础教育之外,更加重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三年的专业教育。

双创教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需要教师团队对于学生做一步步的引领,由浅入深,开发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法。

3.1 打好专业教育的基础

专业教育是全国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中心,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扎扎实实的推进专业教育,形成较完整、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才能够助力双创教育发展。

3.2 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并持续深化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融合

创新创业是脚踏实地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及具备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积极的、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仅可以顺利的“就业”,依据自己的特长“择业”,而且能够不断创新的“乐业”。

3.3 借助互联网为双创教育插上翅膀

“互联网+双创教育”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教育形式,而是教育思维上的革命。以互联网为手段和创新要素,构建数字化的新型的双创教育生态体系,“互联网+”时代,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将是未来教育的主流技术,必然会对社会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互联网+双创教育”是主动迎接未来社会的诸多挑战,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必要方式。

4 结 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启了创新创业的大门,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但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国家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结合“互联网+”的大背景,各地高校为学生搭建了创新创业平台,但是,在双创教育的实践中,各地高校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考验,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加困难重重,民办高校只有基于“互联网+”不断促进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耦合发展,才能够在“互联网+双创教育”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教育模式,形成独特的教育理念,用实际行动助力国家经济发展,文化腾飞。

参考文献:

[1] 罗娜.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双创教育研究 [J].才智,2018(26):12+14.

[2] 汪灵,吴冬.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项目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J/OL].戏剧之家,http://kns.cnki.net/kcms/detail/ 42.1410.J.20181125.2157.010.html,2018-12-20.

作者简介:李清(1984-),女,山东德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动画。

猜你喜欢
双创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基于双创教育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以面向市场视角观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价值工程(2017年7期)2017-03-17 08:03:24
社区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教育(2016年12期)2017-01-03 19:35:03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52:40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6:18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