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锚定效应提升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率

2019-09-10 05:12马琳
教育·校长参考 2019年2期
关键词:锚定荷叶效应

马琳

美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既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也要在其他学科上进行渗透融合,特别是在语文学科开展美育,水到渠成且意义十分重大。因为语文教学是开展美育的重要途徑,而美育也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二者互相补充、不可或缺。但纵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现状,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就语文学科看,主要表现为“三化”:一是虚弱化,即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对美育的渗透;二是德育化,即关注美育的德育实效超越了关注美育自身特有情感体验的过程;三是技能化,即将美育等同于艺术知识教学,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上述问题反映了当前教师在学生心理把握、审美情绪培养、语文教学实施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也体现出教师们对语文教学的美育手段掌握不足。对此,笔者在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手段过程中探索应用了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释义

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通俗讲,当人们对某件事的好坏做估测的时候,其实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坏,一切都是相对的,关键看如何定位基点,基点定位就像一只锚一样。

锚定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十分活跃又难以消除的判断偏差。它的这种特性,为开展美育提供了可能:一方面,锚定具有指明方向的作用。即通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设置的“锚”,引导学生向着美好的审美、情感等体验前行;另一方面,锚定又不是强制性的,学生们完全可以在教师设定的“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体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依据自身个性等特征发展形成适合自己的美育素养。

锚定效应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

笔者在教授一年级小学语文时,立足于教科书运用锚定效应,尽量做到自然而然地下“锚”,以顺利达到目标。

寻找合适的载体  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笔者自身对美育的了解等多个角度出发,笔者对所有文章进行了分析,并挑选了两篇文章作为第一阶段试验锚定效应的载体——《荷叶圆圆》和《端午粽》。一是注意力的需要。荷叶与粽子是学生都接触过的事物,也是容易类比和引起注意力的良好对象。二是相似性的需要。只有参照物与目标之间的相似性很高时,锚定效应才会强烈。这里的相似性,并不是单纯指荷叶与莲花、粽子与元宵等同类物的对应,而且包括了目标相关的环境、感受等。三是认知能力的需要。一年级学生认知有限,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生发新的审美意识,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四是对比效果的需要。《荷叶圆圆》与《夜色》是写物的文章,《端午粽》与《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含有人文情怀的文章。通过两篇设定锚而另外两篇不设置,可以进行效果对比,验证锚定效应对语文教学美育的渗透效果。

设定合适的“锚”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设定了这样一组“锚”:在讲授《荷叶圆圆》时,笔者先后展示了两幅图景,一是“鱼戏莲叶中”,代表荷花的生机;二是深秋枯萎的荷叶,代表荷花的凋谢。

在第一幅图景中,笔者首先设定一个倾向性的“锚”:“你们和谁在哪里看过荷花,好看吗?”它的倾向性就在于,这群孩子一定是怀着喜悦的心情游玩时看到的。学生的回答也无一不是对那段回忆的怀念和兴奋。笔者设定第二个“锚”:“还记得那天的天气是怎么样的吗?”这时,学生的回答就不一致了,但截然不同的答案却都与观荷的美好情致连接在了一起。接下来,笔者设定了第三个“锚”:“其实我们之前也学过关于荷叶的诗,那也是一首很有趣的诗。”笔者所指是一年级上学期学过的《江南》。此时,无论学生能否想起,笔者都会把它重新引入课堂,既是回忆,也让学生把古诗与对荷的美好感情连接在一起,起到强化作用。在课堂下半部分,笔者设定了第四个“锚”:出示深秋枯萎的荷叶图。此时再问大家的感受,孩子的回答开始关注到枯败荷叶下的果实。笔者借此机会向孩子们传达了关于生命、关于果实的信息,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孩子们的情感认知和体验。

在《端午粽》中,笔者设定了吃粽子体会、看包粽子视频、屈原、龙舟等一系列“锚”,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与荷叶圆圆相比效果稍差,主要表现在学生们对屈原、龙舟等的认识并未十分强化。

总之,利用锚定效应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美育渗透是有效的、积极的,对语文教学与美育的融合起到正向作用,但运用锚定效应必须找好“锚”。锚定效应的效果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否能引起情感共鸣。必须要在已有情感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锚定激发新的合理的情感,即美育的情感性。师生之间应通过锚定效应,彼此走进对方的情感世界,形成共同的生活世界,如此,“锚”的设定才会合理,“锚”的作用才能发挥。第二,是否与认知程度匹配。必须建立在与学生认知、理解相符合的“锚”,即美育的差异性。只有认识到不同学生对美育的理解、认识是不一样的,是需要依据个体特征和年级特征进行针对性设置的,才能使“锚”更贴近学生,贴近教学。

(作者单位: 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

猜你喜欢
锚定荷叶效应
锚定“四个一流”监督护航高校发展
用对“锚定”
画与理
荷叶像什么
用对“锚定”
双起升岸桥吊具锚定故障及其应对措施
荷叶圆圆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偶像效应
荷叶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