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华 朱其忠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市场需求的变化速度日益加快,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对企业的生成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价值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态应势而生。价值网络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也对企业间的互动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分析价值网络本质及形成动因的基础上,将生态学理论与企业互动关系联系起来,设计并构建价值网络共生系统的拓展Logistic模型,运用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分析价值网络共生关系平衡状态的稳定性,揭示价值网络共生系统的演化过程,进而得出价值网络共生关系的平衡状态是自发形成的。通过对共生效应来源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对数值仿真实验结果的比较,得到了影响因素对共生效应的作用关系:异质性节点企业越多、网络分工程度越高,共生效应越强。
关键词:价值网络;Logistic模型;共生效应;稳定性
一、引言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产业结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产生了颠覆性影响,传统的一体化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企业必须在业务流程、商业模式、生产方式、治理机制等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产业业态。实施“归核化”战略是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路,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企业“归核化”开辟了道路[1]。企业将业务组合和组织资源进行拆分、整合,剥离非核心业务,将主要战略资源聚焦在核心业务上,从而纵向一体化战略逐渐被“归核化”战略所取代。企业将自身打造成为基于核心能力的价值模块,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核心能力的互补性组合,以自身核心能力为基础作为一个价值增值环节参与网络分工,实现价值创造。于是,作为核心能力集合体的价值网络应势而生。价值网络的产生深刻变革了分工结构:基于价值网络的分工模式替代了传统基于价值链的分工模式[2]。
价值网络的形成基础是核心能力资源的高度异质性和互补性,核心能力的低成本动态组合推动了价值链向价值网络的转化[3]。价值网络以客户价值创造为目标,通过共同的界面联系规则将具有不同核心能力的模块化企业联结起来,通过更为精细的分工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网络成员企业的比较优势,实现深度合作、集体创新、共同创造、价值共享、风险共担。价值网络改变了传统的竞争格局,由原来的企业间竞争转变为价值网络之间的竞争,与此同时,成员企业的关系已经从竞争关系轉变为合作共生。作为一个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价值模块联合体,价值网络能产生包括规模化经济、范围化经济、专业化经济、学习化经济、集群化经济和网络化经济等共生效应[4]。实质上,价值网络是由多个“归核化”的企业在核心能力互补的基础上构成的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生产系统,是生物群落的社会化体现[5],成员企业间的互动关系与生态系统中种群活动高度相似,所以价值网络是一种价值生态系统。在价值生态系统中,通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等生态系统的功能,促使各种主体和资源在企业之间互动和交流[6],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驱动下,价值活动实现系统化和生态化运转。
因此,运用生态学理论及思维方法分析和研究价值网络中成员企业的互动关系问题,不仅能够深入剖析价值网络的本质和形成动因,而且可以直观地揭示价值网络的共生效应。本文通过对二维的合作共生logistic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价值网络共生模式的logistic模型,并将模型扩展至多维状态,系统描述价值网络共生的一般性模型。运用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和数值仿真实验对模型进行分析,试图研究价值网络的共生效应以及该共生模式的稳定性。
二、构建Logistic模型
(一)模型构建与基本假设
Logistic模型,又称阻滞增长模型,是指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对种群规模的增长起着阻滞作用,并且种群规模越大,阻滞作用越大[7]。显然,企业产出变化规律也遵从Logistic规律,所以可以构建Logistic模型来描述经济活动中企业产出水平的变化:
其中,x(t)是t时刻企业的产出水平,r是企业产出的增长率,N是企业的最大产出水平。x/N表示企业产出的饱和度,在生态学中,种群数量的饱和度对该种群数量的增长产生阻滞作用,并且饱和度越高,阻滞作用越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企业的生产活动也受到自身产出饱和度的阻滞作用[8]。在方程的右端,rx体现了企业产出水平的增长趋势,(1-x/N)体现了环境和资源等因素对企业产量增长的阻滞作用。
需要对模型作如下基本假设:(1)假设企业的产量x(t)是时间t的函数,实际上参数t包含了时间、知识、技术、劳动力、企业能力、交易成本等多个指标。将参数t简化为时间,也是符合现实意义的;(2)增长率r随企业的产量的增加而减小。一方面,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加、技术创新难度加大等因素抑制企业成长;另一方面,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资源稀缺原理导致企业获取生产资源的边际成本增加。但为了分析的方便,此模型中的增长率r为企业的平均增长率;(3)在某一确定的时期和空间范围内,资本、技术、劳动力、市场规模等资源和要素都是一定的,即使各种资源得到最优的组合和最充分的利用,产出也不可能无限地增长,即企业的产出水平存在一个极限。所以,企业产出水平x(t)受到最大产出水平N的制约,当产量达到最大水平N时,企业的生产停止,即r(x=N)=0。(4)-x/N是企业产出为x时对自身和其他企业的阻滞作用,于是,x/N则表示企业产出为x时对自身和其他企业的贡献作用。
(二)合作共生的Logistic模型
合作共生是企业间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各自获利的企业互动模式[9],是价值网络形成的基础。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分工不断深入与细化,企业通过互利共存、优势互补而形成的具有共同目标的企业利益共生体,这是价值网络的形成过程。合作共生的关系使得任何一个成员企业的存在都会对其他成员企业的产出有促进作用。对任意两个具有合作关系的企业,都可以在方程(1)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共生的模型:
其中,λij表示企业i对企业j的贡献系数,且λij>0,它反映的是企业间合作的程度。价值网络的合作程度与成员企业的“归核化”程度有关,“归核化”程度越高,合作程度越强。λijxi/Ni表示企业i对企业j的贡献作用是企业i产出量饱和度的λij倍。
分析两个企业合作共生的结果,就是要求解当t→∞时,x1(t)与x2(t)的值,即平衡点。根据(2)求解方程组:
根据特征方程的系数p与q的正负号判断平衡点的稳定性:若p>0且q>0,则平衡点稳定;否则,不稳定。计算可得特征方程系数及稳定条件,如表1。
在合作共生模型的四个平衡点中,P1(0,0)、P2(N1,0)和P3(0,N2)三种结果是不稳定的,当企业的贡献系数满足λ21λ12<1时,共生关系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此时两个企业的产出水平为P4(N1(1+λ21)/(1-λ21λ12),N2(1+λ12)/(1-λ21λ12)),两个企业的产出水平都超过了其最大产出。这反映了合作共生模式实现了“1+1>2”的价值溢出效应,原因是合作优化了资源的配置、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由此产生了规模效应和外部效应。当N1=N2且λ21=λ12时,两个企业的产出水平相等。同时,在企业2对企业1的贡献作用λ21一定的情况下,企业1对企业2的贡献作用λ12越大时,1-λ21λ12越小,于是N1(1+λ21)/(1-λ21λ12)越大,即企业1的产出水平越高,这反映了合作关系中,合作者对对方的贡献越强,对其自身的促进作用就越强,揭示了合作机制“利人利己”的本质。
三、价值网共生的扩展Logistic模型分析
生物界中,两个种群为了生存繁衍进行合作的现象数见不鲜,相比为了争夺有限的食物和生存空间进行激烈的生存竞争,合作共生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分工导致了合作,同时合作促进了分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发生了空前的改变,需求日益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传统“大而全”的一体化生产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而“小而精”的生产方式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在此背景下,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新形式的合作模式不断涌现。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采用“归核化”战略以实现纵向分离,放弃非核心业务,缩减业务组合,将战略资源聚集在核心业务。随着企业价值形态和组织结构模块化,企业无法独自实现价值创造,具有不同核心能力的模块企业相互组合,形成了一个开放的企业外部价值网络[10]。企业只是作为一个节点根据自身的核心能力和资源融入价值网络,借助于价值网络的联系规则可以快速进行资源的跨企业整合,实现自身核心能力和资源的调整和优化。各个企业的核心能力和资源的高度互补性,使得价值网络不是通过产权或契约建立的,而是在价值增值的引导下企业自发形成的强强联合。
价值网络是由若干个战略经营单位模块化所形成的生产性的虚拟共生系统[4],是以核心能力和资源为基础的业务组合和要素组合。价值网络的形成彻底改变了企业的外部环境,为企业提供了生产经营的新的平台——网络环境。网络环境表现为企业间的型新互动关系,合作得到大幅度的强化,竞争被最大限度的削弱。价值网络是一种介于市场机制和科层制之间的新型组织形态[11],网络环境兼具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的比较优势,是一个低风险、低不确定性、低交易成本、高激励效能的有序的价值网络内部市场环境,它是成员企业直接的外部环境。相比市场环境,网络环境为企业创造了更强的外部性,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降低了由环境和资源导致的阻滞作用。
(一)扩展Logistic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1. 价值网络的二维Logistic模型
为了更好的揭示价值网共生关系的本质,下面对方程(2)描述的合作共生关系进行改造,得到价值网络生态共生的二维Logistic模型:
其中,μi表示价值网络对企业i的外部性系数,作为企业的外部环境的价值网络为企业带来的促进作用,要求0<μi<1。价值网络为企业创造了正外部性,使得企业对自身的阻滞作用降低,1-μi表示阻滞作用被降低,μi是降低的程度。λij为价值网共生关系的贡献系数,值得注意的是,价值网共生模型中的贡献系数要比合作共生模型的贡献系数大。同时,μi+λji表示企业i面临的外部性和其他企业的贡献作用的之和,当二者之和大于1时,意味着两者的共同作用超过了企业自身的增长作用,为了使该模型满足现实意义,需假设μi+λji<1。
外部性系数与贡献系数的大小体现了价值网络的合作程度,而合作程度与成员企业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和互补性程度密切相关。“归核化”战略是企业实现核心能力异质化的途径,企业剥离自身不擅长的业务活动,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同时极大限度开发培育核心能力,通过提高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参与价值网络的分工。价值网络是核心能力的集合体,当企业核心能力的廣度减小、深度增大时,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得以提高,那么企业之间的互补性就得到增强,因为单一核心能力无法实现现代市场环境下的价值实现。所以,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和互补性程度与价值网络合作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高程度的合作有利于增强资源、知识、信息、人才等要素在企业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提高企业面临的外部性和其他企业的贡献作用。于是,异质性和互补性程度越高,企业间合作程度越强,从而价值网共生模式下企业的外部系数和贡献系数越大。简言之,“归核化”程度越高,合作程度越强,表现为μi和λji越大。
运用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求解得到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如表2。
通过计算可知,企业合作并存是价值网络共生模式的稳定状态。由于外部性系数和贡献系数满足μi+λji<1,即0<λji<1-μi,于是可以得到λjiλij<(1-μi)(1-μj),这正是价值网络平衡点P4的稳定性条件。由此可见,价值网共生关系的稳定性是自发形成的,是由价值网络创造的外部性和成员企业间的相互促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μi+λji→1时,(1-μi)(1-μj)-λjiλij→0,平衡点P4的产出水平趋于无穷大。同时也可以对方程(5)进行分析:当lim(μi+λji)=1时,dx1/dt呈现指数型增长,而且随着企业产出水平的提高,指数型增长的增长率逐渐变大。所以,企业所面临的外部性和贡献作用越大,企业的产出水平越大,并且呈现出井喷态势。价值网共生模型中,成员企业的产出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反映了价值网络的共生效应,较高的产出水平和增长速度体现了较强的共生效应。
2. 价值网共生的多维Logistic模型
对方程(5)描述的二维模型进行扩展,得到扩展的价值网共生的多维Logistic模型:
(二)共生效应分析
1. 共生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价值网络的出现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使得买方市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13],另一方面,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分工持续细化。价值网络作为一个生产性的网络平台,集中了模块化企业的优势资源,将各种能力要素整合在一个有序的共生系统中。成员企业作为异质性的价值增值节点进行密集交互,建立了高度信赖的合作共生关系,通过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和共同创造,能够产生比一般的合作机制更强的共生效应。价值网络的共生效应表现为高效的价值创造,价值网络改变了传统价值链单一的纵向价值创造模式,通过将价值链进行解构、整合和重组,实现价值链的网络化,价值网络形成了价值的纵向、横向同步创造的模式[3],大大提高了价值创造的效率。共生效应的增强是价值网络形成的内在驱动力。价值网络的共生效应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1)资源整合效应。单个企业资源与能力已经无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价值网络成员企业借助价值网络及其他企业的优势资源来弥补自身不足,通过内外部资源的优势互补[14],提高核心能力以实现价值增值与创造。价值网络通过对价值生产环节的深度分工,加强企业间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联系,提高资源的有效组合和充分利用。成员企业是通过整合自身拥有的独特且难以仿制的异质性资源和能力实现模块化,企业加强自身的非核心资源和能力在价值网络中的互动,不仅可以通过吸收其他企业的资源加强自身核心能力建设,而且非核心资源的移除有利于企业提高“归核化”程度。在价值网络资源整合机制的作用下,企业专注于提高自身核心优势,以自身核心能力参与网络分工。因为价值网络对资源整合的作用使资源的利用程度超过了企业单独生产时资源利用的极限,所以价值网络所创造的整体价值远远大于各企业单独创造的价值总和。
(2)知识转移效应。知识作为一种主要的无形资源,是影响企业核心优势的最重要因素[15],知识是否能够实现转移和转移的速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相关业务活动的竞争优势。企业知识理论认为知识是从完全显性到完全隐性的连续分布,隐性程度越高的知识越难实现转移,于是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源泉。由于隐性知识具有粘滞性和情境性的特征,使得隐性知识具有较高的转移成本,也成为阻碍企业核心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知识的转移受到知识属性、知识转移双方的特性、知识转移机制和知识转移时的情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价值网络中,成员企业之间紧密的互动关系促进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高度信赖的企业间关系提高了知识发送方的发送意愿和接受方的吸收能力,同时网络环境为知识转移创造了有利的转移机制和情景环境。于是,价值网络不仅提高了知识转移的效率,而且降低了知识转移的成本。知识在企业间有效的转移,有利于成员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也促进了企业之间核心能力的互补和知识创新的协同。知识在网络系统中高效传播,实现了信息的共享,通过网络节点之间的紧密互动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意[16]。
(3)规模经济效应。价值网络是一个更为精细分工的价值创造平台,也为促进分工深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企业通过“归核化”战略实现核心能力基础之上的价值模块,作为价值网络的一个网络节点参与分工合作。每一个成员企业只需将精力和资源聚集于自己擅长的价值活动,这种生产模式为整个价值网络及每个网络成员带来了规模经济效应。精细的分工提高了企业的专业化水平,进而促进规模经济效应,同时,由规模经济产生的分工收益的增加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于是形成了分工深化—规模经济—分工深化的良性循环[17]。规模经济效应的产生不仅得益于分工的深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且也来源于各种成本的降低。一方面,价值网络通过内部市场的交易方式节约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专业化的分工提高了资源转换效率,进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与此同时,模块化精简了企业的组织结构,既提高了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减少了用于协调企业内部活动的管理费用。
(4)系统经济效应。作为一个以若干互补性核心能力模块动态组合为基础的价值共赢系统,价值网络具有精细分工、深度合作、集体创新、共同创造、价值共享、风险共担等多个治理机制,这些治理机制得共同作用实现了价值网络的系统效应。第一,众多具备核心优势的企业团结在一起,使价值网络的整体实力和资源规模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这些核心能力和资源通过价值网络的整合,提高了价值网络整体的各项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价值网竞争能力、产业扩张能力、市场控制能力、风险防御能力等。第二,各节点企业在能力、资源、知识等方面相互协调合作,通过系统的匹配与整合实现联合创造價值,扩大了价值创造的边界、拓展了价值创造的空间[18],创造出了更多的生产者剩余。第三,成员企业以网络节点参与顾客价值创造,建立了非常强的依赖性的同时也保持了相对独立性,实现柔性化的、精益化的生产方式,灵活的生产提高了响应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的速度,精益化的生产也增强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价值网络通过整合各环节创造的价值完成顾客价值创造,提供满足甚至超越顾客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组合,提高价值网络系统的用户黏度。价值网络所产生的系统竞争力是价值创造和市场创新的动力[19]。
(5)风险低稳效应。价值网络的风险低稳效应主要表现为价值网络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防御与化解作用。网络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型共生关系,各节点企业处于对等的地位,以价值增值和价值创造为导向,通过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相互渗透,形成了灵活、稳定的网络组织结构。价值网络独特的价值创造机制使网络成员间建立了极强的信任度和依赖性,这使得价值网络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因而形成了强有力的风险防御能力。同时,成员企业灵活的生产模式和精简的组织结构,也提高了价值网络化解风险的能力。价值网络及其成员的共同作用促进了网络环境的稳定性,在内外部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动时,成员企业能够在合作基础上维持正常功能, 确保价值网络的可持续发展[20]。除此之外,价值网络也削弱了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行为。一方面,成员企业间密集的交互关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和人的有限理性;另一方面,界面联系规则、“价值链问责制”等监督机制的存在和企业间信任机制的建立有效避免了“搭便车”、“敲竹杠”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显然,价值网络的共生效应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分工程度和网络成员个数。首先,分工的细化是价值网络的形成基础,当分工超过某一限度后,企业实施“归核化”提高专业化程度与该分工水平相适应,通过与其他模块化的企业进行核心能力的互补性组合实现价值创造。随着分工持续深入,企业归核程度随之增强,网络成员间的互补性与依赖性也不断强化,价值网络稳定性提高,网络环境越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共生效应得到提高。其次,当分工程度一定时,网络成员的个数越多,每个网络节点的生产环节均由一个核心能力相匹配的企业承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企业的互补性与依赖性,从而共生效应增强。不仅如此,这两个因素还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分工程度的增强,价值网络中的网络节点随之增多,这就要求有更多的企业融入价值网络,而且对各成员的归核程度也有更高的要求;反之,当网络成员企业的数量超过节点数时,价值网络在提高价值创造效率的驱动下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重组,形成更多的网络节点,于是网络分工被进一步细化。实际上,价值网络中成员企业的个数描述的是价值网络的饱和程度或网络密度。
2. 数据仿真实验
为了更为清楚地分析分工程度和网络成员个数这两个因素对价值网络共生效应的影响方式,下面将分别进行三组数值仿真实验以模拟价值网络共生模式:
(1)A组实验。两个企业的初始产出水平分别取x1(0)=50、x2(0)=20;由环境和资源决定的最大产出量分别取N1=400,N2=300;企业独立生产下的平均增长率分别取r1=0.2,r2=0.3;外部性系数取μ1=μ2=0.1;受到其他企业的贡献系数取λ21=λ12=0.1。用MATLBA软件作出相轨线,稳定状态的产出水平为(499,375)。
(2)B组实验。保持初始产生、最大产出、平均增长率不变,即x1(0)=50、x2(0)=20,N1=400,N2=300,r1=0.2,r2=0.3。提高外部性系数与贡献系数之和,将四个系数的数值均提高0.1个水平,即μ1=μ2=0.2,λ21=λ12=0.2。平衡状态的产出水平为(665,500),相比A组实验,两个企业的产出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成员企业个数保持一定时,分工程度的增强促进了企业核能能力的提升,不仅强化了网络环境的有利性,而且提高了企业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表现为外部性系数与贡献系数之和的增大。此时,各个企业的产出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反映了共生效应的增强。
(3)C组实验。保持初始产生、最大产出、平均增长率不变,即x1(0)=50、x2(0)=20,N1=400,N2=300,r1=0.2,r2=0.3。加入企业3,并取x3(0)=30,N3=300,r3=0.3。保持三个企业之间的贡献系数与A组实验相同,即λ21=λ31=0.1,λ12=λ32=0.1,λ13=λ23=0.1;将外部性系数在A组实验的基础上增加0.1个水平,即μ1=μ2=μ3=0.2。平衡状态的产出水平为(654,437,491),相比A组实验,企业1和2的产出水平也呈现较大的增长。在分工程度保持一定(表现为贡献系数不变)时,成员企业数量的增加促进了分工的程度,进而提高了各企业的专业化水平,有效强化了网络环境的有利性,表现为企业的外部性系数的增大。于是,各网络成员的产出水平均提高,共生效应增强。实际上,成员企业个数的增加促进了网络分工程度和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增强了企业间的互补性和依赖性,也提高了企业间的促进作用,即企业的供献系数增大,那么企业的产出水平增长幅度会更大。
保持A组实验的其他参数不变,外部性系数取μ1=μ2=0,进行O组实验,该组实验模拟了一般的合作机制,最终稳定状态的产出水平为(444,333),結果表明合作机制优化了资源的组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合作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使合作参与者的产出水平均超过了独自生产时由环境和资源决定的最大产出量。将四组仿真实验的各个参数与实验结果汇总于表3中,通过比较O组与A组的实验结果,发现价值网络共生模式体现出比一般意义上的合作机制更高的共生效应;分别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的结果,可以揭示价值网络分工程度、网络节点个数对共生效应的正相关的影响作用。
四、结语
价值网络的本质是以实现客户价值创造为目标,在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模式下,对传统价值链进行解构、重组、优化,建立系统多维的价值传递机制和相应的治理框架,通过具有专用性资产或核心能力资源的模块化企业的互补性组合,而形成的价值生态系统。每一个网络成员处在一个价值增值的网络节点上,并承担相应的价值活动,价值网络整合了所有网络成员创造的价值,为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价值网络的特征是将价值链上连续的价值活动分离,对价值传递机制进行优化并重新安排价值活动,通过价值活动主体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网络化的价值创造[21]。灵活的生产方式、稳定的企业联系、高效的治理机制形成了有利的网络环境,使价值网络产生了诸多内生优势,依赖资源互补合作、价值成果共享的基础创造出的网络整体价值超越了各个企业单独价值创造的总和。强大的网络共生效应是价值网络形成得内在驱动力,共生效应增强能促进价值网络的稳定性,同时,价值网络稳定性的强化也必然会提高共生效应。
本文运用生态学理论和微分方程理论对价值网络共生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价值网络共生关系的平衡稳定状态是自发形成的,原因在于价值网络特殊的形成机理。企业以模块化为基础,对自身的能力资源和业务活动进行拆分、组合,将自身塑造成为以核心能力和资源为基础的高度专业化价值模块,通过与其他具有互补的核心能力资源的模块企业进行能力要素的强强联合,在共同的联系规则和治理框架下,进行价值增值和创造活动。在模块化背景下,单个企业要想实现价值创造必须融入价值网络参与网络分工,同时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资源、信息、知识、技术的互补和共享,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加强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互补合作,形成高度信任与依赖的共生关系。所以,价值网络共生模式的平衡点的稳定性是自发形成的,而且是唯一存在的稳定平衡点。通过对价值网络共生效应来源的分析,发现网络分工程度和网络饱和度(网络成员的个数)是决定价值网络共生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工程度越高、饱和度越大,网络共生效应越强,数值仿真实验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个结论。
参考文献:
[1] 孟华,徐江玲,王静.基于“猎鹿博弈”模型的价值网络形成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2018,(10):54-56,61.
[2] 陈小勇.基于“全球价值网络”的企业内生优势生成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7,39(2):27-31.
[3] 魏明亮,冯涛.从全球价值链到全球价值网络——谈产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5-9.
[4] 余东华,芮明杰.基于模块化的企业价值网络及其竞争优势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7):52-57.
[5] 刘满凤,危文朝.基于扩展logistic模型的产业集群生态共生稳定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8):121-125,137.
[6] 许其彬,王耀德.商业生态系统与价值生态系统的比较与启示[J].商业经济研究,2018,(4):17-20.
[7]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41-158.
[8] 朱娜娜,赵红岩,谢敏.基于Logistic模型的生态产业链中企业共生合作模型及稳定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9):124-129.
[9] 高臻,张睿,钱省三.基于生态学理论的相关企业互动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10,(3):54-56.
[10] 余东华.价值组织形态演进与模块化价值网络的形成[J].经济问题探索,2010,(3):90-94.
[11] James F. Moore. Business Ecosystem and the View from the Firm [J].The Antitrust Bulletin,2006,(51):31-57.
[12] 李放,林汉川.基于模块化的先进制造业价值网络构建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24(4):49-52.
[13] 张宝建,孙国强,任晓悦.网络组织治理模式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15,(3):36-45.
[14] 汪婷婷,康蓉.新經济时代企业价值网络竞争优势形成机制及锁定效应研究[J].管理学刊,2016,29(3):35-40.
[15] 蔡进兵.知识转移机制与企业边界的变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35-68.
[16] Silvana Trimi, Holta Galanxhi. 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2.0 in Organizations[J].Service Business,2014,(8):405-420.
[17] 刘明宇,芮明杰.价值网络重构、分工演进与产业结构优化[J].中国工业经济,2012,(5):148-160.
[18] 刘国亮,冯立超,刘佳.企业价值创造与获取研究——基于价值网络[J].学习与探索,2016,(12):124-127.
[19] Ravi S. Achrol , Gregory T.Gundlach. Network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Competition:A Marketing Analysis[J].The Antitrust Bulletin,2014,(4):743-768.
[20] 张萌,姜振寰,胡军.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及稳定性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6):77-85.
[21] 吴海平,宣国良.价值网络的本质及其竞争优势[J].经济管理,2002,(2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