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辰辰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也是中国学生的难题,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够浓厚。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语言环境,而课本内容又相对单一、课堂操练机械化并且与实际生活不够贴近,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学生能否把课本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情感上是否有实际体验和自己感悟成了我思考的重点。
《新课标》指出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南海子郊野公园地处大兴,设湿地景观、皇家文化、麋鹿保护、生态休闲等功能区,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园之一,是北京落实城南行动计划的第一个重大生态工程,麋鹿苑更是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是大兴区重点打造的南海子文化项目之一,也是当地中小学生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校紧邻南海子公园,学校学生熟悉公园的一草一木、春夏秋冬,还有生活在这里的小动物,这些都是英语学习的重要资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南海子地域文化资源与课程内容整合,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挖掘地域资源,高效把握课堂
地域文化资源是一个地方最鲜活、最持久、最具生命力的象征,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南海子地域资源为我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学生对于南海子地域文化的认识还处于懵懂阶段,虽有了解,但不全面;虽有认识,但不深入。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以动物为主题,重点学习“询问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的句型,要求学生能够听懂、会读、表达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初步询问有什么动物和数量。低年级学已经接触过动物的话题,积累了很多动物类的单词,并且对麋鹿苑中的麋鹿、天鹅等动物有一定的了解,这时引入南海子动物资源,可以实现英语学科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学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在实际生活中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游戏承上启下,活跃课堂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有效的过渡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使课堂教学更高效。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南海子地域资源,引入麋鹿等动物,设计图片和字谜猜动物单词的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教学主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再如,设计动物消失游戏,对动物词汇进行总结,通过游戏承上启下,让学生学习身边最亲近动物的英语单词,让学生与小动物之间建立亲切感,培养学生关注地域文化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在英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真实生动,能够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易于创造、模拟母语学习环境。例如,我根据教材内容利用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让学生成为动物管理员的真实情境:麋鹿苑招聘管理员,学生充当麋鹿苑管理员并扩充麋鹿苑的动物,师生一起从学习过英语单词的动物里选出三种扩充到麋鹿苑中。之后带领学生猜一猜教师扩充了什么动物、有多少动物,以达到功能句的操练和运用的目的。最后让学生介绍自己为麋鹿苑扩充了什么动物,让学生受到情景的感染,置身于英语环境中,运用知识并能在情感上体会当管理员的责任感,在对动物保护意识上有真实的体验。
升华情感,培养家乡自豪感
情感态度目标是《新课程标准》中英语课程目标之一,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而情感不仅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与家乡的情感更需要深刻体会。例如,我通过出示麋鹿苑动物,并讲述小动物对人类的心愿与诉求,例如麋鹿:“别摸我的鹿角!”;梅花鹿:“不要冲我大声喊!”;天鹅:“不要扔塑料袋!”等,为学生渗透保护动物的意识。再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游览南海子麋鹿苑,看望小动物并数一数个数,让学生在切实体会大自然的过程中练习使用功能句,慢慢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责任心并增强家乡自豪感。
挖掘可用資源探索实施方法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分辨哪些文化可用,并从中提炼适合学生的地域文化资源融入课堂,要把地域文化资源与英语课堂教育的结合作为长期的工作,并日臻完善。
(作者单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兴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