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文重 于超
俗话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类来说十分重要。随着新课程不断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还要加强学生核心素养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在不断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育同时,通过教学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使其形成健康人格,同时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生物成绩的目的。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能够解释资源匮乏问题,还能够帮助农民提高粮食产量,所以高考对生物的考查主要体现在联系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上。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基础学科知识讲授给学生,还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他们学习兴趣,使其在兴致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中不仅能够提高注意力、课堂兴趣与参与度,还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养成自主探索和思考学习习惯。
例如,在讲授“从生物圈到细胞”一节时,教师首先利用视频播放“人类与非典型肺炎SARS抗争过程”,创设教学情境,然后说道:“同学们,2003年春夏交替季节非典型肺炎在我国四处蔓延,众多患者因为肺部弥漫着这种可怕冠状病毒而死亡,你们知道这种病毒如何生存吗?”学生根据预习已经知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回答:“它们不能独立存活,只有依靠人体才能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教师继续问道:“根据同学们所掌握的资料,你能说出SARS病毒侵害了人类哪些细胞,又是怎样危害人类健康的吗?”学生开始讨论与交流。随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就连没有细胞结构的SARS病毒也要依靠细胞才能生存与繁衍,可见细胞对生物体的重要性,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师通过创设特定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其更快进入了课堂教学活动情景中。
二、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力
人一旦没有了目标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学生没有了目标也是如此,会感到十分迷茫和无助。计划是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学生想要完成学习目标,首先就要制定详细学习计划,并且设置合理时间和学习步骤。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起到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制定相应学习计划,还要起到监督作用,在学生完成目标过程中时时监督和检查。
(一)课前复习与预习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复习和预习是一节课良好的开端,学生通过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结合新旧知识,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讲授“细胞器”一节前安排学生做好复习和预习工作。上课时,通过提问上一节知识点“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使学生将细胞膜与细胞器相联系,并学会思考“细胞器是不是与细胞膜有着相似的结构与功能”和“如果两者结构功能都不相同,那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为新课讲授提供学习环境。
(二)课上学会“精读”知识
良好的阅读习惯成就优秀的学习成绩。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阅读时间,使其通过阅读课本知識能了解到课堂教学内容,教会他们养成“碰到疑问知识点时学会‘精读’”的习惯,使其能仔细品味课本想要传达出的信息。这样对于学生理解疑难知识点十分重要,学生通过阅读和精读过程不仅能够掌握知识点,还能养成钻研的好习惯,从而为生物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下勤于练习
课堂上,虽然学生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后对其有了一定认知,但是要想达到掌握程度,还需要课下进一步练习。只有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学生才能深刻领悟到生物知识中蕴藏的奥秘,掌握解题技巧,为高考做好充足准备。同时,练习解答问题不仅考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有助于他们养成独立自主解题的好习惯。
(四)勤于提问
教师在生物各个教学环节都要培养学生提问意识,这样不仅能够使其学会带着疑问思考,还能使其不断探索问题,并在探索中获得新知,在解决问题中收获快乐和自信,同时还有利于养成良好提问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好以上四个环节,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培养创造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百益而无一害。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自我反思意识
生物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生物知识。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学科知识与生活进行紧密联系,还要在现实世界中寻找生物素材,使教学更贴近生活。
例如,在讲授“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时,教师问:“我们每天除了通过吃饭补充身体所需营养、通过睡觉补充精力外,还有一件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事情,是什么呢?”学生答:“呼吸。”教师:“对,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细胞通过呼吸作用补充能量。如果呼吸停止,生命就会随之消亡,植物也是一样。细胞呼吸主要是有机体吸入氧气后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作用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其中还伴随着能量ATP释放,那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在无氧环境下能够生存吗?”学生:“不能。”教师继续说道:“那细胞能不能生存呢?”学生通过预习已经知道答案,于是答:“可以。”教师说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细胞呼吸两种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分别找到两种呼吸形式分为几个阶段?场所在哪里?经历了什么过程?物质和能量又如何变化?”教师通过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呼吸”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使其通过生物学习获得知识的同时反思生命存在的价值以及学习生物的意义。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不仅可以加深其对生活的认知,还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反思,使其明白生物学就是为更好地生活提供服务,进而养成学习生物、反思生活的好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教师需要从一点一滴抓起,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活细节,时时关注其生活和心理动态,不放过一丝一毫,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更加严谨,使学生们可以在叮咛中自主思考问题、自我管理和约束,从而健康成长。
(责编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