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被要求更高的教学能力,教师不能够只是本着应试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而是从心出发,对学生展开真正的素质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的趣味和魅力。下面,本人就多年的教学要求,从“课堂创设情境”“进行师生互动”“结合生活实际”三个方面,来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数学的教育不能够只是让学生纯粹地模仿和记忆,它旨在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小学数课堂教学中,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生却始终无法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并没有提高自己的创新探究能力,虽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但是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响应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是每一名小学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课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初始,要创设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正是刚刚接触数学的初始阶段,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开始阶段很容易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故小学数学教师要从一开始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领略数学的魅力,这样学生才不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情景,在每一个小学教室里面,都有钟表,教师可以用钟表作为导入话题,“同学们,大家家里都有钟表吧,大家观察过钟表里面的时针、分针、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吗?”学生会回答,“时针、分针、秒针都在绕着中心点旋转”,还有的学生会说,“分针一时旋转一周,时针一时旋转一大格”,还有的学生会说,“时针、分针旋转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相反的就是逆时针方向”,再比如,可以用公路上收费站的横杆作为课堂导入,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在假期出门游玩的时候,大家有没有观察过马路上的横杆,当它升起来的时候,和它落下去的时候”,有的同学会回答,“当它升起来的时候,横杆是逆时针运动,当它降下去,横杆是顺时针运动”,通过这种课堂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数学兴趣被大大激发了,教师不用担心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的情绪了。
二、进行师生互动,营造学生学习氛围
教师为了响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是无法避免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一个人唱独角戏”,必须要和学生建立互动模式,只有学生和教师进行了互动,才能说明教师的教学方法符合素质教育,教师才能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一课时,属于几何的范畴。教师在教授时,要和学生产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进行三维想象。教师可以这样做,首先,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同学放映一系列的图片,像是打点计时器、车窗玻璃上的雨刷和酒店的旋转门。然后询问学生,可以观察到什么。然后,教师要在进一步的引申课题,为同学们展示如下图形,一个半截的矩形,一个半截的圆弧,一个半截的三角形,一个半截的的梯形,然后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可以告诉我,以上这些图形旋转后可以得到什么三维图形?”,同学们会回答,“矩形形成圆柱”,“圆弧形成球体”,“三角形形成圆锥”,“梯形形成圆台”,然后教师在用多媒体为学生以GIF格式为学生播放答案,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点,从而为以后学习别的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三、结合生活实际,升华学生数学认知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教学,要建立学生的数学观,让他们知道数学就是从生活中演化出来的一门学科。
例如,教师在教授完“平面图形和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关数学知识后,可以组建一趟数学活动实践课,让学生自行动手绘制校园平面图。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两张相关的校园平面图,然后提出如下問题,“同学们,大家在绘制平面图之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呢?”同学们会想到一些元素,像是,“校园中的哪些建筑需要我们绘制呢?”“需不需要收集一些数据呢?怎么收集?收集哪些呢?”,“比例尺取多大合适呢?”等诸多问题。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和自行查询下,成功解决所有的问题后,便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了。学生接下来需要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活动方案,包括主要步骤和分工等。通过一系列的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数学中发现生活,从而成功升华学生对数学的认知。
综上所述,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从生活实际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价值观,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创设具体地教学情境,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建立优良的互动模式,为学生的学习构建一个良好的氛围,为学生升华对数学的认知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先国 .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 新课程: 上, 2014 (11).
[2]喻俊云 .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研究[J]. 学苑教育, 2015 (21) : 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