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王阳明:凡做人,在心地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示宪儿》
释义:孩子们啊,要听从教诲:要勤奋地读书,还要孝顺父母;要学习谦恭待人,一切按照礼仪行事;节俭饮食,少玩游戏;不要说谎,不要贪图利益;不要任情耍性,不要与人斗气;不要责备别人,只要管住自己。能够放低自己身份,这是有志的表现;能够容纳别人,这才是有大的度量。凡是做人,主要在于心地的好坏;心地好,才是善良之人;心地恶劣,是凶狠之人。譬如树上结的果子,中心是它的蒂;如果蒂先败坏了,果子必然会坠落。我现在教诲你们的,全部在这里了。你们应该好好听从,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② 方孝孺:虚己者进德之基
人之不幸,莫过于自足。恒若不足,故足;自以为足,故不足。瓮盎易盈,以其狭而拒也;江海之深,以其虚而受也。虚己者,进德之基。
——《缑城杂诫》
释义:一个人最大的不幸,就是自我满足。常常自以为不足,所以他充实;而自我满足,所以他不足。陶瓮瓦罐容易满,因为它狭小而不能接纳更多的东西;江河大海水很深,是因为它宽广并能接受各种细小的水流。虚心克己,是增进德行的基础。
③ 鄞县史家:“八行”孝为先
孝友、睦姻、任恤、中和。
——史氏家范
释义:善待父母则为孝,善待兄弟则为友,善待内亲则为睦,善待外亲则为姻,信于朋友则为任,仁于州里则为恤,天下大本则为中,达义利之分为和。
④ 屠氏:崇文崇学
凡人性情刚愎,礼貌粗疏,皆因不读书之故。吾族城郊各有校学,为父兄者当令其子弟及时入学,上之足以讲求礼义,次之亦得稍通文墨。如有聪颖子弟,渴望造就,而贫不能读书者,首得向公众设法助以修脯,使得学成用世。
——《甬上屠氏家谱》续定宗约
释义:一个人如果性格刚愎,举止粗俗,都是没有读过书的缘故。我们屠氏家族在城郊有学校,做长辈的要让晚辈及时上学,能学会礼仪最好,即使学不会也能稍微通点文墨。假如有聪明的孩子,能够成才的,但因为贫穷而不能读书,族长就要想办法向族人募集学费,让这孩子能够继续学习。
⑤ 童氏家训:教育排在首位
鄞州横溪镇童村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教授,仅官方公布的童氏教授就有78人之多,光科学泰斗生物学家童第周让房一脉两个辈份,据统计就有19位教授。书香门第,不遑多让。童村之所以能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教授村”,原因从他们24字家训就可看出一二:
弈载诗书甲第; 中和亿祀云仍;
参赞经纶位育; 家齐国治均平。
——童氏家训
释义:“弈载诗书甲第”的意思是,世世代代要熟读诗书,成为饱学之士,参加科考要争取第一名,争取状元及第。“中和亿祀云仍”中“中和”即儒家提出的中庸之道,即待人接物不偏不倚,态度调和折中。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出的最高道德修养的标准,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参赞经纶位育”的意思是,从小就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要用参与协助、管理国家大事的高标准要求自己,长大后一定能够各得其所。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包含了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