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君
在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大班额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已成为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制约因素。由于形成大班额问题的因素很复杂,且由来已久,因此,治理大班额问题必须运用法治思维,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造成班额过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新城镇建设、人口流动。一些地区搞新城镇建设,但教育设施建设滞后,致使城镇老区已有教育资源难以承受刚性的就学需求,造成老城区学校大班额的问题。由于劳务市场的开放,务工流带来了学龄人口的流动,也加剧了大班额的形成。
二是择校加剧了大班额的矛盾。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不少小城市或农村家庭为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或者为考学降低难度而进城择校,现行的蓝印户口政策也是造成大班额的政策原因之一。
三是功利驱使是大班额顽疾的深层次原因。现行公立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收费、赞助费等。政府拨款一般是按学生人数拨,学生越多,经费越多。经费充裕,学校的条件就会得到改善,学校的比较优势也会越发明显。受比较优势的吸引,择校生越来越多,学校得到的社会经济支持也越来越大。社会对大班额学校的反应,一方面不满,另一方面追捧,他们往往是社会公众眼里的好学校。
四是治理不力。治理大班额问题,虽已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但治理并不得力。在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中,对大班额问题关注不够;支持适度班额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备;招生转学规范性政策执行不严等。
大班额的危害是严重的,应引起重视。大班额危害教育公平。大班额学校一般是教育资源相对优越的学校,相对其他学校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就大班额的学生而言,他们享受的教育也很难公平,大班额有碍于教育质量的提升。由于班额过大,教师讲课有时需要使用扩音设备,有的教室拥挤得教师无法走到学生身边,教师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很难顾及每个学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目标达成。大班额对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构成隐患。大班额的学校有的将座椅换成了坐凳,有的教室桌椅紧挨着讲台,后门被桌椅堵住。这样既影响学生的健康,也影响学生的逃生安全。
治理大班额应运用法治思维,采取综合性措施。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各级学校的班额,教育部门早有明文规定,而一些政府部门和学校在执行的过程中,把班额规定当成橡皮规章,弹性使用,规范意识不强。治理大班额问题应强化班额规定的法规意识,划定班额红线,依法保证班额的规范性。治理大班额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大班额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以上已做了分析,因此,必须采取检查、评估、经费供给等综合性措施,让大班额存在无理无利。加大治理大班额的执行检查力度。第一,要解决教育资源的供给问题。一些地区的大班额问题,是由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造成的,政府应增加教育资源的供应,解决教育资源的刚性不足问题;第二,加大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力度,以均衡的教育抑制择校,促进教育公平;第三,推进招生、转学的科学管理,用公平公开的措施合理调整生源,防止大班额的形成,在保證学生就学公平的前提下,促进教育质量的公平;第四,增强检查评价结果的奖惩力度,提高检查评价的科学性水平,严肃检查评价纪律,使检查结果在奖惩中发挥作用,坚决防止检查评价的形式主义。
改革学校经费拨付办法,规范收费使用政策,消除大班额生成的土壤。改革以生源数量为唯一要素分配公用经费的政策。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学校经费的支出与班级数量关系最大,因此,在改革公用经费分配办法上,应重点考虑学校班级数量,学生数量放在次要位置。非义务教育要严格规定收费标准和收费范围,并严格监督执行;义务教育阶段,明令取消与入学挂钩的教育赞助。规范收费和收费使用政策,重在收费权和使用权分开,收费上缴,统一平衡使用。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