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兵 李敬君
摘要:清代獍亭毗邻或所处的枝江县、宜都县是重要的产棉区。清末民初,獍亭的织布业可谓盛极一时。獍亭利用自身的地理和织布业优势,成为织布机生产和销售的重镇,进而又推动了织布工业的繁荣。民国时,古老背的织布业居宜都县之首,下街40余户,家家织布,成为远近闻名的织布街。
关键词:獍亭;棉纺织业;棉花;清末民初
中图分类号:F0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9)02-0007-03
猇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市镇,濒临长江水道,是进入三峡的门户。相距不远的虎牙、荆门二山绾毂长江三峡进出水道,历史上被称为“楚之西塞”。东汉初刘秀部将岑彭率军与公孙述部将田戎、任满在荆门虎牙的江面展开激战,焚毁横江索道,公孙述大败。三国时期著名的蜀吴猇亭之战也发生在这里。由此可见,猇亭的交通地位重要。明清时期,朝廷还在白洋设置水驿,便利公差人员往来长江水道,传递军情重务,转运军需物资。清末,猇亭又利用长江便利的运输条件,发展棉纺织业,成为远近闻名的纺织生产交易大镇。
一、清末猇亭发展棉纺织业的背景和条件
宋元时期,棉花开始在我国推广种植。入明以后,棉花的栽培与种植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到清代,棉花的种植己遍及湖北省,清代乾隆年间,汉口的棉花行业被列为六大行业之一。明代,湖北沿汉水流域和长江两岸棉花种植已较普遍,主要种植州县有承天府的景陵(天门)、潜江、沔阳,德安府的应城、孝感,黄州府的蕲州、罗田,襄阳府的宜城,荆州府等,当时生产的棉花号称“江花”。
由于棉花的大量种植,清代纺纱织布成为绝大多数地区农家第一副业,传统的耕织结合形式由农麻与农桑两重结合过渡到农棉结合,纺织原料的结构由明代棉、麻、丝三足鼎立变为棉纺织业占绝对优势。整个湖北地区产棉区,“为农者必兼织,广植木棉,农隙即率妇子尽夜纺绩。”人们以纺纱织布成为支持家庭经济的重要副业,棉布的商品化程度较高。如乾隆《江陵县志》物产志记载:“棉布,乡民农隙以织为业者,十居八九。”“或篝灯纺绩,旦夕不休,或机声轧轧,比屋相闻寒暑不辍。”汉阳县的扣布销往秦晋滇黔,汉川县的大布、小布“近而襄樊、楚南,远而秦晋滇黔,咸来争市焉。”云梦县棉布则由山西布贩运销北方。监利县所产吉贝大布“西走蜀黔,南走百越。”尽管纺织业红火,但多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纺织技术落后,远不能与江浙地区相比,产品之所以有一定的市场,只因价格低廉,能满足百姓的需求。
清代猇亭毗邻或所处的枝江县、宜都县是重要的产棉区,织布业也较为盛行。同治《宜都县志》记载:宜都“杂产木棉、苎麻、丝、蜜……”现代《宜都县志》记载了民国时期宜都棉花种植规模和产量,“棉花,民国二十五年,宜都棉花种植面积5.2万亩,皮棉总产量156.6万斤,平均单产30斤。民国三十一年引进美国陆地棉后,由于种子退化,产量逐年减少,1949年棉花种植面积3.66万亩,皮棉总产量73.22万斤,平均单产20斤。”与宜都相邻的枝江县棉花生产、棉纺织业似乎更加繁荣。同治《枝江县志》记载:“邑产棉,洲地尤佳,年丰亩产以百计斤,居民于农毕时,纺织兼营,无产业家更藉此为活计,夜半机声与纺车轧轧相闻,有竟夜不眠者,其功勤其利亦倍贾人,多于董市、江口买花,入川呼为楚棉布,亦如之。”枝江百里洲土质肥沃,棉花的产量在县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清末猇亭纺织工具的更新与发展
随着织布工具的更新、改良,猇亭织布业迎来了一次大的发展。传统的织布方式是手工投梭织布,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多是满足于一家一户的衣食之需。在织布的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人们对工具的更新和改良日益迫切。猇亭镇织布工具的更新以引进日本的铁质织布机为肇始。1 905年,宜昌市三斗坪人黎荫三和好友张协亟从日本学成回国到宜昌定居,带回两台以蒸汽为动力的铁质织布机,数台铁木结构自动穿梭脚踏织布机,聘请3名日本纺织技师来宜昌负责调试安装,培训纺织员工,在北门外租用原救生局的房屋创办第一家纺织工厂——宜人组织机坊。这是猇亭现代织布业的星星之火。
辛亥革命后,留学日本的宜昌人张秉元开办了以培养纺织、刺绣、编织与美工的“宜昌女子职业学校”,且同步开办有实习工厂。因时局动荡,机构存续时间不长。宜昌救生局织布场解散后,曾在该工厂工作过的猇亭人覃世悌回乡,购回了日式洋织机,开办家庭织坊,具有现代私营织布工厂性质。与此同时,在宜都织场工作过的猇亭人陈业生也从宜都关门的织场购回一台同型号洋织机,开办家庭织坊。而家住桐岭的木工廖槐安师傅,选用上好的木材,复制一台。覃世悌的同乡工友刘德兴师傅也深受廖槐安得启发,在古老背老城开办了一家“刘德兴木器(制品)坊”,专业复制日式洋织机。民国初年,古老背人刘绍德开办了一家专门生产铁木织布机作坊,产品规格有1.2尺窄机,有2.5尺、2.7尺宽幅机,以后又有人开办了数家铁木织布机作坊和专门生产织布机配件的工场。解放后,猇亭纺织工业仍沿用铁木织布机,直到1969年始购置铁织布机。有了新式织布机器的引进与仿造,猇亭现代织布业的发展成为燎原之势。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民国二十三年(1934),古老背人冯存章首次将1.2尺幅的窄织布机改为宽幅织布机,淘汰落后的机型。据民国《湖北县政概况》记载,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宜都工业之较著者如织布业——织布机械,江北古老背及全县境内共约六七千架,日产额约六千余匹。”猇亭的织布业可谓极盛极一时。猇亭利用自身的地理和织布業规模优势,成为织布机生产和销售的重镇,进而又推动了织布工业的繁荣。民国时,古老背的织布业居宜都县之首,下街40余户,家家织布,成为远近闻名的织布街。
三、猇亭织布业的产品及规模
猇亭织布业开始以生产土布为主,主要自给自足,少量用于市场交易。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洋纱的引进与冲击,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土布逐渐改良为杭纱经、土纱纬,品种主要有“毛冲”、“毛月”、“对子布”、“青布”、“红布”和“印花布”,以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其中以“对子布”声誉较高,深受鄂西人喜爱。随后猇亭的织布业同全国各地一样一直在继承中创新,除了生产传统的产品外,还改良生产技术,生产新式产品。到1950年后,猇亭的织布业利用原来深厚的工业基础,先后组织5个棉织生产组,除生产土布外,还大量生产白细布、格花里子布、格花衬衣布、二六元青布、提花被单布、蚊帐布等产品,年产量10.2万米,行销鄂西一带。
《枝江县志》记载:民国十年(1921),董市先后开办振兴、九成、协成三家织布厂,古老背镇开办家庭织布业已相当普遍。民国二十四年(1935),全镇拥有家庭织布机1000多台,日产土布3000余匹。此间织布机也由过去的拉梭式改为投梭式,使每台织布机由原来的日织布10码(每码为0.9144米)增加为3O—40码。同时采用洋经土纬(即用国产机制纱作经纱,土纱作纬纱)织布,生产细密美观的“荆庄大布”。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枝江生产的土布、市布、格花布、荆庄大布等年产量达200多万匹。与此同时,董市、古老背及江口开办染坊十余家。又据《宜都县志》记载,清末古老背仅杨义和一家染坊,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古老背、董市等三镇共开染坊十余家,可见印染业之盛,布疋的花色加工需求大。
民国时期的《湖北县政概况》记载:宜都布业原料以沙市纱厂所出之纱为最多,织布机器江北古老背及全县境内约共六七千架,布疋约合市尺长4丈、宽尺一二寸,每日产额约六七千余疋,每疋价值约一元一二角(每疋手工钱五六百文在内),行销地点以施南、鹤峰、秭归、兴山、巴东一带最多,长阳资丘、渔洋关次之,沙市董市又次之。计全年可售计六七十万元。民国十七、十八年间行销最旺时,每日输出在万疋之谱,最近两年渐渐衰落,虽因市面萧条所致,而营业者不知改良,布疋多窄短、稀松,以致信用渐失,销路减少,是为主要原因。现饬由商会筹商改良方法,第一步从货真价实入手,随口面加宽放长以期恢复旧观。
清末民初由于猇亭成为长江中游织布业生产和交易重镇,人口较多,市面繁荣,是宜都县重要的市镇。《湖北县政概况》云:“宜都各市镇凡十五……均系四方寻常小镇,以古老背、白洋、安福寺为较繁。”又云:“(宜都)各镇商业之较著者,首推古老背,主要者为布业,布以洋纱为主,本地纺织为辅,其次如白洋、安福寺为江北之小集。红花套、聂家河为江南之小集,皆系营杂粮、棉花及寻常日用品,均无大资本。猇亭以纺织业的兴盛其在经济地位方面居宜都之首。
责任编辑:王作新
文字校对:向华武